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基于先天性巨结肠肠管切缘神经节细胞结构特点的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分级标准与术后预后之间联系,探索这一标准作为指导先天性巨结肠术中切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205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其中,男158例(77.1%),女47例(22.9%);短段型155例(75.6%),长段型30例(14.6%),全结肠型20例(9.8%)。根据冰冻切片中切缘神经节细胞的胞质及胞核组织病理学特征,将切缘分为6级,其中发育可、尚可与稍差为满意切缘,发育较差、差及无神经节细胞为不满意切缘。收集所有患儿术后随访数据以评估临床预后,并用儿童失禁与便秘评分系统预测术后肠功能情况。结果20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有33例(16.1%)术中首次冰冻病理提示不满意切缘,需向近端继续切除肠管。最终肠管近端切缘病理结果如下:发育良好6例(2.9%),发育尚可102例(49.8%),发育稍差85例(41.5%),发育较差12例(5.8%),无发育差及未见神经节细胞病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8个月(3.0~54.4个月)。近端切缘的病理等级与术后便秘及污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1和<0.001)。PICSS量表评估结果表明术后肠功能改善与切缘病理等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该神经节细胞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分级标准与术后预后存在关联,此分级标准对先天性巨结肠术中切缘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望进一步减少病变肠段切除不够或正常肠段切除过多的问题。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病理诊断 病理组织学 术中冰冻切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预测病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的可行性,为GST患者在治疗前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ST患者504例(共计506枚G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9例,女245例,年龄13~85(60±11)岁。根据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277枚)和高风险组(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229枚)。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肿瘤长径对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在性别(男/女:131/146比129/100)、消化道出血(有/无:39/238比59/170)、形态(规则/不规则:218/59比95/134)、钙化(有/无:36/241比53/176)、坏死程度(0°/Ⅰ°/Ⅱ°/Ⅲ°:197/61/16/3比58/98/32/41)、溃疡(有/无:32/245比94/135)、生长方式(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102/105/70比44/98/87)、肿瘤位置(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98/7/135/12/25比98/6/114/5/6)、供血动脉(有/无:32/245比104/125)、血管样强化(有/无:19/258比88/141)、灶周积液(有/无:0/277比13/216)、灶周脂肪阳性征(有/无:0/277比30/199)、肿瘤最长径[2.82(2.04,3.80)cm比5.93(4.06,8.29)cm]、肿瘤短径[2.31(1.60,2.88)cm比4.40(3.21,6.37)cm]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最长径(OR=2.08,95%CI:1.35~3.20)和溃疡阳性(OR=2.01,95%CI:1.03~3.92)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位置中以胃窦为参照,胃底(OR=7.77,95%CI:2.00~30.24)、胃体(OR=3.93,95%CI:1.03~15.01)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最长径预测肿瘤危险度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8 cm、62.9%、95.3%。结论GST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术前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为患者治疗前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的比较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所的98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粗针穿刺活检,与其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和免疫组化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粗针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为78.0%(Kappa值为0.48)、ER的符合率为97.0%(Kappa值为0.88)、PR%符合率为88.0%(Kappa值为0.69)、HER2符合率为95.0%(Kappa值为0.70)、Ki67表达的符合率为76.0%(Kappa值为0.48)。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可以准确预测ER、PR、HER2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对癌症的分级与Ki67的检测符合性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密切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特征对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表现特征 病理组织学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分析术中快速冰冻技术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8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术中实施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则开展石蜡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数据可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型病理诊断分析中发现:G1符合率为76.67%,G2符合率为95.00%,G3符合率为100.00%;此外,在病变侵入肌层的诊断符合率上也具有一致性:其中 1级一致性为71.43%,2级为88.00%,3级为100.00%。结论: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结果整体准确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偏差,主要集中在肿瘤分型中的G1期和病变侵入肌层的1级患者中,需要对这一部分患者加强复诊,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 石蜡病理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一句话形容本轮牛市中的分级基金似乎最为贴切——“机构的蜜糖,散户的毒药”。与普通公募基金产品不同,分级基金同时具有杠杆、固定收益份额、二级市场交易、折溢价、合并分拆等诸多元素,不同份额间定价传导机制复杂。在未经过深入研究前,很难对分级基金的交易、套利、风险等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其内在门槛甚高。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入分级基金只要有股票账户即可,没有任何交易门槛。

  • 标签: 基金 市场交易 传导机制 多元素 投资者 门槛
  • 简介:期刊存在差异是毋庸置疑的,有些期刊拥有庞大的读者队伍,另一些却只有少量专业人员才能看得懂。由于办刊宗旨、稿件来源、作者学识、编辑水平与出版技术、办刊经费等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学科、同类机构所办的刊物,它们的学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可见,期刊级别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存在的。

  • 标签: 期刊 学术水平 办刊宗旨 稿件来源 出版技术 办刊经费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生产安全事故损失概念及构成,然后分析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事故风险控制措施。

  • 标签: 安全生产 事故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成像在预测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及早期复发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接受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成像检查及手术治疗的HCC患者90例的影像学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探讨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成像在肝胆期不同信号强度与患者术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并通过Kaplan-Mrier生存分析探讨肝胆期病灶的信号特征对患者早期复发率的影响。结果90例HCC患者中肝胆期呈低信号59例(65.56%),混杂信号31例(34.44%),未见呈高信号患者;肝胆期信号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χ2=2.26,P=0.040)及肿瘤大小(t=3.10,P=0.03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杂信号患者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低信号患者(χ2=2.25,P=0.041)。结论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成像肝胆期不同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有预测HCC病理分级及患者早期复发率的潜能。

  • 标签: 癌,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复发 肿瘤分级 钆塞酸二钠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脏病理Lee氏分级与其临床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IgAN患儿的临床及肾脏病理Lee氏分级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6例IgAN患儿中,男44例(66.7%),女22例(33.3%),男女比例2∶1,年龄(7.7±2.6)岁。66例IgAN患儿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为主(49例),其次为孤立性血尿(16例),孤立性蛋白尿(1例);10例(15.2%)IgAN患儿有肾脏病家族史。肾脏病理以Lee氏Ⅲ级最常见,共39例(59.1%),其次为Ⅱ级17例(25.7%),Ⅳ级5例(7.6%),Ⅰ级3例(4.5%),Ⅴ级2例(3.0%)。不同Lee氏分级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蛋白比尿肌酐、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ee氏分级与患儿的24 h-UP、尿蛋白比尿肌酐、血肌酐、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值间呈正相关(均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尿合并蛋白尿是本次研究儿童IgAN最普遍的临床特征,Lee氏分级以Ⅲ级为主,患儿蛋白尿水平、肾功能指标与Lee氏分级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IgA肾病 儿童 肾脏病理 Lee氏分级 临床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N)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特征预测术前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36例panNEN患者的CT资料。根据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将panNEN分为G1、G2、G3级神经内分泌瘤(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C),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病灶实性部分CT值和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T值和相关参数对不同病理分级panNEN的鉴别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在136例panNEN患者中,共检出142个肿瘤病灶,其中G1、G2、G3级NET和NEC病灶数分别为58、73、7、4个。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panNEN病灶实性部分的CT强化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G2级NET患者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CT值差值、相对密度指数均低于G1级NET患者[动脉期:105 HU (46~251 HU)比126 HU (57~195 HU)、62 HU(6~212 HU)比81 HU(23~166 HU)、1.1(0.4~2.5)比1.4(0.7~2.0)。静脉期:90 HU (49~159 HU)比107 HU (63~162 HU)、49 HU(9~134 HU)比62 HU(24~128 HU)、1.1(0.5~2.0)比1.4(0.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动脉期=2.880、2.607、3.482,H静脉期=3.426、3.323、3.891,P均<0.05)。G3级NET患者动脉期CT值差值、病灶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以及静脉期CT值差值、增强指数均低于G2级NET患者[31 HU(27~52 HU)比62 HU(6~212 HU)、67%(59%~153%)比151%(15%~705%)、0.6 HU(0.5~0.9 HU)比1.3 HU(0.1~5.8 HU)、40 HU(36~52 HU)比49 HU(9~134 HU)、0.9(0.7~1.6)比1.5(0.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634、2.801、3.267、2.264、2.882,P均<0.05)。G1级和G2级NET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相对密度指数具有最大AUC值,分别为0.679[95%可信区间(CI) 0.587~0.771,P<0.01]、0.701(95%CI 0.609~0.793,P<0.01);G2级和G3级NET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增强指数具有最大AUC值,分别为0.875(95%CI 0.793~0.956,P=0.001)、0.828(95%CI 0.700~0.956,P=0.004)。结论panNEN的CT增强扫描参数可用于预测术前病理分级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病理分级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腺癌 病理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adiologic extranodal extension, rENE)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 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N1期PCa患者病例,根据有无rENE表现分为rENE+与rENE-两组,其中rENE+组67例,rENE-组23例。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计算两组间ISUP分级分组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ENE与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NE+组患者ISUP 5的风险是rENE-组的2.6倍(RR=2.6,95% CI:1.477~3.676),rENE组患者ISUP≤3的可能是rENE+组的17.4倍(RR=17.4,95% CI:4.2~72.3)。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与rENE影像表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95% CI:0.363~0.688)、0.570(95% CI:0.367~0.716)。结论rENE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正相关,相较于rENE-患者,rENE+患者的原发灶恶性程度更高。rENE有望用于无创评估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 标签: 前列腺癌 头颈部鳞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磁共振成像 Gleason评分 ISUP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经穿刺活检诊断,对采集的组织通过特殊染色体及免疫组化技术实施诊断,比较不同检验技术的检出结果。结果;病理特殊染色结合免疫组化检验明显比单一检测结果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检测阳性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阅读是对灵魂的滋养。品读一行行文字,跟随作者的心境或喜或悲,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作家用文字诉说自己的心灵,我们用文字品味生活的体悟。于是文字成为这么一件可雕可塑的艺术品,鲜活灵动、睿智真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读者。

  • 标签: 阅读 分类 训练 文字 艺术品
  • 简介: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高等院校进行了大量扩招。我们的教育正在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享受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好处。但与此同时,这种状况也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英语水平高低不同,致使教学难度加大。倘若教师用同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对个体差异极大的学生进行同堂教学,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使英语教学质量整体下滑。

  • 标签: 英语分级教学 英语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 “精英教育” 高等院校 大众教育
  • 简介:1999年国家档案局5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三条中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制定”:在第三章档案管理的第十五条中规定“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

  • 标签: 档案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级管理 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