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的病原,并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以广东地区200余家医院送检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为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0余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描述其流行情况,其中流感病毒流行数据与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南方地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14.69%),其次是腺病毒(13.98%)、EB病毒(10.09%)、甲型流感病毒(9.31%)、柯萨奇CA16病毒(7.99%)、肺炎支原体(6.44%)、副流感病毒(6.18%)、巨细胞病毒(6.16%)、鼻病毒(5.91%)。同时,人鼻病毒、EB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检出率在秋季(9~11月)开始明显上升,但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在冬季后检出率才有明显上升。另外,本研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峰有2个(分别为2018年22~26周和2018年48周至2019年18周),后者与国家流感中心南方地区的发布高峰(2018年45周至2019年18周)相近。但在流感散发的时间段,本研究监测到的平均阳性检出率(5.88%)高于国家流感监测中心(1.04%)。结论总体上,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丰富,其中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高达19.48%。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尽快明确病原体,减少儿童肺炎的发生。另外,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季节流行规律比较明晰,可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市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对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 IFV-A/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1~4型(parainfluenza virus 1~4,PIV-1~4)、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229E/OC43/HKU1/NL63、鼻病毒(rhinovirus,RV)的检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26例ARI病例的316例(43.53%)标本中检出病毒,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IFV(12.40%),其次为Adv(10.61%)、RV(8.82%)、RSV(5.51%)等。AdV在男性ARI病例中的感染更为常见,IFV-B、PIV、RSV、RV、AdV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更高,IFV、RSV、RV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结论福州市ARI病例的主要病毒病原包括IFV、AdV、RV、RSV等,不同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 流行病学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术式,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越来越普及,而关节感染则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的并发症。尽管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室无菌条件的改善,假体周围感染发病率在逐渐下降,现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为1.7%,在初次膝关节中为2.5%[1]。然而在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关节感染的数量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因此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给人工关节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br〉细菌学的依据,现对近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发表的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归纳和分析,以了解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关节 置换 感染 微生物 抗生素
  • 简介:把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采用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时所使用的美国西部地区强震资料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采用美国南加州地区数字宽频带记录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与由丰富的等震线资料统计得出的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起,用转换方法分别得到了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对该衰减关系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的标定工作.

  • 标签: 加速度反应谱 标定 位移时程
  • 简介: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100m速度特征及其相关报道的结论与分析得出结论:1当代100m跑加速跑距离的研究室一个误区,加速跑距离长是高水平运动员最大速度大的外在表现特征,不能通过调整加速步态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2运动员加速能力强的特征是加速度大而不是加速距离长;3步态特征之步长步频的变化是运动员高速跑中的自然协调,步长和步频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才有意义,简单的定论步长与步频谁代表了短跑的发展方向是误导;4建议100m训练重点放在技术与最大速度训练上,尽可能的发展动作速度

  • 标签: 100M跑 速度特征 加速跑距离 最大速度 加速能力 步态变化
  • 简介:目的了解特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顺位变化.方法用构成比和顺位法对某院1993~2002年的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主要以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占83.5%;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妊娠分娩产褥期并发症和消化系统疾病有下降趋势.结论特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医院的重点应放在损伤中毒、妊娠分娩这两类疾病上面.

  • 标签: 疾病构成 顺位
  • 简介:目的通过对近20年肾脏病理类型的回顾性分析,为我国肾脏疾病的构成及其演变趋势提供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我科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患者4105例的病理类型,并比较1994年~2003年与2004年~2013年前后10年间肾脏病理类型的变化.病理分型参考WHO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和2001年在全国肾活检病理诊断研讨会上拟定的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特点明确诊断.结果本组4105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4.5±12.3)岁,男女比例为0.85∶1.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3410例(占83.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516例(占12.6%),遗传性肾脏疾病者42例(占1.0%),肾小管间质疾病者76例(占1.9%),新发现罕见肾脏疾病者10例(占0.2%),未分类者51例(占1.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最为常见1450例(占42.5%),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是狼疮肾炎254例(占49.2%).近10年肾活检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年龄增高,平均年龄从(31.9±11.2)岁增至(35.1±12.5)岁,40岁以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分析前后10年间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的检出率,证实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微小病变均增多(均P<0.01),而系膜增生性病变、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则减少(均P<0.01).近10年还发现了一些少见的肾脏疾病(如:胶原Ⅲ肾病、纤维性肾小球病、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肾小球囊肿病、脂蛋白肾病等).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近10年来,肾脏疾病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可能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实际发病率的改变有关.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分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软件对近10年来收治的所有肝病患者疾病特征及比例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进展程度来看,肝硬化及肝癌略有上升趋势;肝病的主要病因中,病毒性肝炎比例最高但呈下降趋势,药物性肝损伤及酒精性肝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呈下降趋势但仍占大多数,丙型肝炎呈明显上升趋势;非感染性肝病呈现高发态势,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 标签: 疾病,肝 疾病谱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CNS)真菌感染以病情严重、诊断困难、治疗棘手而具挑战性。本文介绍了导致CNS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和实验室指标。由于CNS真菌感染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尤其需要临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一旦感染则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有效开展优化诊疗方案,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真菌感染 病原谱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及其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1 891份鼻咽拭子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卡方检验与Bonferronni两两比较法对不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1 891份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样本有810例,总检出率42.78%;感染以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鼻病毒(Rhinovirus, RhV)、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为主。在年龄分布中,"<5岁"组与"5~岁"组病原体检出率偏高。不同症状的患者病原体检测,偏肺病毒(Metapneumovirus, MPV)在肺炎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FLuA)、PIV、CoV、RhV在非肺炎患者检出率较高;FLuA与腺病毒(Adenovirus, ADV)在高热与超高热组的检出率相对较高;CoV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在中度发热组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IV在咳嗽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多个病毒流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普遍在冬春季检出率较高;在不同年份,不同的病毒检出率有较强规律性。结论PIV、RhV、CoV为广东省近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 标签: 发热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监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2014-2015年我院759例儿童感染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分布,了解广州地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group16,CA16)核酸,巢式PCR法扩增VP1基因测序分型。结果1060例疑似感染者检出759例EV阳性(检出率71.6%);两年均检出11种血清型,2014年CA16、EV71、CA4、CA10和CA6位列前五位,CA16和EV71占77.1%;2015年CA6、EV71、CA10、CA16和CA2列前五位,CA6占51.7%;性别比为1.8~5.3;感染以〈3岁儿童为主(60.1%,456/759);全年均可检出,4~7月达高峰,5月CA16、EV71、CA10和CA2达高峰,7月CA6达高峰。由于病原不同,2015年病情普遍较2014年轻,两年均无死亡病例。EV71感染重症病例比率最高(12.7%),CA16、CA10、CA4和CA6偶见重症病例。结论广州主要流行十余种肠道病毒,两年病原不同,大部分感染引起疾病较轻。

  • 标签: 肠道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手足口病
  • 简介:细菌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预后,除了与病因、急性感染期癫痫、高颅压、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有关之外,脑灌流的受累所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也是致死或致残的原固之一。经颅多普勒(TCD)为脑膜炎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110例脑膜炎病人,37%为细菌感染,24%为直

  • 标签: 脑血流速度 缺血性脑损害 细菌感染 脑血流动力学 急性感染期 北京军区医药
  • 简介:本文介绍了《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第1课时)的教学案例,希望能给我们的物理教学带来帮助。

  • 标签: 物理教学 教学案例 教师 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血流和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Vs)变化在急性单侧上尿路梗阻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单侧急性上尿路梗阻病例、122例正常人进行超声检查,测算双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双侧肾实质Vs值。结果:在急性上尿路梗阻发生早期,梗阻侧肾脏的RI值略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但无显著性差异;梗阻侧肾脏的Vs值显著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技术具有安全、方便、无创、可重复等优点,有助于急性上尿路梗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剪切波速度 阻力指数 急性上尿路梗阻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当前,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跳远水平的提高,人们加深了对跳远运动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理论,这无疑对促进跳远运动的发展是有益的。跳远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变化是助跑向起跳过渡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起跳的效果,影响着跳跃的远度。因此,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变化特征,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前苏联的阿·斯特里日阿科认为:助跑最后的步伐应使身体总重心做适度的降低,倒数第二步要比倒数第一步长20——30厘米。这样有利于踏跳腿伸直触板和由脚跟快速过渡到全脚掌支撑动作,给起跳踏地角所需要的最适宜角度77°—80°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起跳高度。而美国的P·帕尔科尔认为:助跑最后

  • 标签: 跳远起跳 跳远运动 跳远助跑 踏跳 水平速度 远度
  • 简介:摘要:利用智能手机中常见的传感器,借助软件sensor kinetics软件中线性加速度计功能,测量物体与弹簧的连接体在弹簧断开瞬间,物体加速度大小,加深同学们对瞬时加速度的理解与记忆。详细介绍了实验的过程,与软件的应用。

  • 标签: 手机传感器 瞬时加速度 sensor kinetic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