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从人间佛教思想的酝酿开始,百年来中国佛教史上存在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这就是反对或不赞成“人间佛教”提法的人或许各有各的理由,总的来说,都针对其变革性一面而来。而改革一方则都出于对现代世界大势的切肤了解,而不满当时佛教界的现状,不甘心佛教的衰落与日益社会边缘化,因而试图有所振作,希望改变教界现状与佛教在社会上的形象。他们的主张往往援引并以强调佛教传统上的依据,当然,对传统的取舍和发挥又各有侧重。从太虚提出教制革命、教理革命、教产革命被讥为“提婆达多”再世,到近年针对“人间”提法而突出佛教“超人间性”的议论莫不如此,而人间佛教提倡者所强调的历史继承性从一开头也都是有针对性的有感而发。赵朴初于1981年重提人间佛教,1983年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中有关内容之所以相当温和,就充分考虑了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已故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也是这样,他既了解世界大势,也深悉中国佛教界的现实情况,因此,就人间佛教的提倡而言,其与赵朴老在认识极其一致,但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依据接触到的真禅法师的著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这位大和尚的人间佛教思想。

  • 标签: 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史 社会边缘化 “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真禅法师
  • 简介:茗山法师(1913-2001),谷姓钱,名延龄,江苏盐城人,太虚法孙。自幼随父学习儒家经史。因家贫,未能进新式小学读书。1932年依建湖罗汉院释宏台出家,后在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戒,并入焦山佛学院学习。

  • 标签: “人间佛教” 法师 江苏盐城 定慧寺 佛学院 学习
  • 简介:我与真禅法师的认识,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但多限于工作上的联系。真禅法师曾想以玉佛寺领衔举办一次国际佛学研讨会,找人与我商议。当时我对佛协的情况并不清楚,总认为以复旦大学和上海佛教协会的名义举办,代表面会更大些,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现在看来,自己想问题还是太简单,我慢心毕竟大了些。

  • 标签: 法师 八十年代 佛教协会 复旦大学 玉佛寺 佛学
  • 简介:宽霖法师,俗名王天顺,四川省新都县军屯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1905年5月31日),卒于1999年6月8日。生前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政协常委、成都文殊院方丈。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方丈 高僧 法师 会长 四川
  • 简介:玄奘法师在印度将要回来的时候,戒日王给开了一次无遮大会。窥基法师《因明大疏》中说玄奘法师在这次无遮大会上公布了“唯识比量”,唯识比量就是真唯识量。

  • 标签: 唯识 玄奘 法师 因明
  • 简介:3月17日星期四晴我们的自然老师是个老头子,戴大眼镜,穿一件半长的风衣,脑袋的前半部分已经没有头发了,后半部分的头发倒是比较浓密,不过全都花白了。他讲课喜欢喷口水,坐前排的同学都很痛苦,认真

  • 标签: 法师 酒精 试管 混合物 烧杯 魔法
  • 简介:应北京大学哲学系邀请,4月25日下午,台湾法鼓山创办人文学博士圣严法师来到北京大学的生命科学院报告厅发表专题演讲,题目为“中国佛学的特色”。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外国哲学教研室赵敦华教授热情接待了圣严法师,并全程陪同。原本容纳两百人的演讲厅,

  • 标签: 演讲 法师 台湾 北大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院
  • 简介:在四川省东北部乐至县龙门乡的绿水青山之中,有一处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这便是四众弟子津津乐道的报国寺。寺因人显,先后两代住持离欲法师、昌臻法师皆持戒精严,苦行修持,布衣素食,安贫乐道,讲经说法,深入浅出,且皆精通岐黄之术,悬壶济世,德风远播,名驰巴蜀,实为当代高僧!

  • 标签: 法师 高僧 当代 安贫乐道 深入浅出 乐至县
  • 简介: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是当代中国人写的第一部禅宗历史著作。在此之前,中国虽有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等禅宗史著作。日本亦有宇井伯寿的《中国禅宗史研究》以及关口大真的《中国禅学思想史》等,然多依据八、九世纪禅门文献,且就印度禅向中国禅的演化历程重视不够。印顺法师此书从以上二方面弥补了以前禅宗史研究的缺

  • 标签: 中国禅宗史 印顺 禅宗史研究 宇井伯寿 禅学思想 演化历程
  • 简介:学做高功已是十五年前的事,记得那时刚入道,抱着满腔做神仙的念头,上了武当,许是某些特有的缘分吧,终于能在心念久已的地方住下,且一住经年。之后离开了武当,当然也是缘。

  • 标签: 高功 道教 法师 神仙信仰 斋醮科仪活动
  • 简介:浙东山水.世所闻名。天台一山、作为中国佛道名胜,更为历代文化名人仰慕。诗仙李白,书圣王羲之,高道司马承祯,葛洪等人,无不以一登天台为幸事。综观莽莽天台山,西承南龙宗脉.东涉溟海汪洋.天台延伸近海部分气势尤为雄伟,此即今日之宁海县全境。宁海胜景之中.在千年县邑的缑城之南.

  • 标签: 司马承祯 佛道 葛洪 圣王 法师 天台山
  • 简介:谛闲法师(1858-1932)是中国近代天台宗的高僧,他创建了宁波观宗讲寺,在寺设立观宗学舍(后称弘法社和弘法研究社),培养出大批僧才,分灯弘化各地,使天台宗传播于大江及黄河南北,甚至北至东北,南及港台地区,因而被尊为天台宗四十三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能够中兴天台宗,其因缘在于他在辛亥前后,接受了清末民初的时代思潮,开始参加僧伽教育事业,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正因为有如是之因,才有后来中兴天台宗之果。

  • 标签: 天台宗 高僧 法师 知道 时代思潮 因缘
  • 简介:人死如吹灯,火已灭,光安在?人既去,魂焉附?我们是唯物论的一元论者,肉体与灵魂是统一的整体,灵魂不可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然而,我们又说,有的精神可以不灭,有的人精神可以永垂不朽,承认某些思想有永久的价值。

  • 标签: 人生哲理 人生观 生活态度 生活方式
  • 简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同志,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听到这个消息,笔者深感痛惜:赵朴老生前两次到福建视察,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地藏寺的方丈传常老法师

  • 标签: 赵朴老 佛教 宗教政策 福建 传常法师 佛学思想
  • 简介:20年代初,由太虚推行的佛教复兴运动,是现代佛教史和思想史的重要内容。这个运动发端而未完成,在兴起之初,就昭示了失败。以致未能如愿以偿,发展成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主流。太虚晚年著有《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理论有余而实行不足”,认为自己长于计划短于任事,加以身心早衰,使一生事业半途而废。作为中国知识者,承认自己任事乏力,已经是深刻的反省。但这种反省仅仅是自省和自责,还不能触及到一切社会运动成败的关键。近两年来,有关佛教复兴运动失败的原因,积累了许多意见。其中葛兆光《十年海潮音》(载《学人》第二辑)一文,在各种意见中最出类拔萃。他认为,佛教复兴运动的失败,是由于内在运思理路的

  • 标签: 佛教复兴运动 佛教史 太虚法师 居士佛学 支那内学院 欧阳竟无
  • 简介:阳江市佛协副会长、慈云庵住持释越洪法师慈悲为怀,向阳江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在当地群众和佛教界传为佳话。

  • 标签: 灾区 法师 称赞 支援 副会长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