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含CrO3氢氟酸水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于粉末冶金Ti-Al合金表面制备多孔氧化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多孔氧化膜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电解液各组份及浓度、阳极氧化电压对多孔氧化膜影响规律,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探讨多孔氧化膜成膜机理。结果表明:合金在不含CrO3HF电解液中阳极氧化不能获得多孔氧化膜,而是发生严重腐蚀溶解。电解液中HF浓度和电压均影响氧化膜形貌,在HF含量为0.2%时可获得规则多孔氧化膜,孔径在50nm左右当氧化电压为10V时形成多孔氧化膜规则性较好,电压增大时多孔氧化膜结构遭到破坏。氧化膜中主要含有无定型TiO2、Al2O3以及少量晶态Ti2O、单质Al。多孔氧化膜生长过程包括阻挡层形成、多孔氧化膜初始形成和多孔氧化膜稳定生长3个阶段。

  • 标签: TI-AL合金 阳极氧化 多孔氧化膜
  • 简介:摘要:镁合金具备比强度大、导热性能好、导电性能高、应用密度低等优势,目前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推广。为了延长镁合金使用寿命,会在其表面增设自修复防护膜层,提升镁合金环境抗性。本文针对镁合金表面腐蚀类型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外援型自修复膜层、本征型自修复涂层、有机转化膜型自修复涂层、微容器型自修复涂层在镁合金防护中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有效延长镁合金使用寿命,提高镁合金制品所带来综合效益。

  • 标签: 镁合金 自修复防护膜层 电偶腐蚀
  •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前工业技术稳定发展以及进步,全新材料研究以及应用,往往会成为工作研究核心要点,因为材料质量以及性能,直接决定了工作开展质量水平。镁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领域等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提升了这些领域工作开展水平。但是,因为镁合金本身也存在缺点,比如极为容易腐蚀,力学性能较低等,从而使得应用受到了直接限制。为了能够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也就应当将冷喷涂技术应用到镁合金表面处理过程中,这是本文研究重点。

  • 标签: 镁合金 表面处理 成形 冷喷涂 科学研究
  • 简介:摘要:冷喷涂技术是一种在镁合金表面处理与成形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先进技术。本文综述了冷喷涂在镁合金材料中应用研究,重点关注其在提高镁合金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磨损性方面的成果。冷喷涂技术通过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坚固涂层,有效改善了材料性能,增强了其在航空、汽车制造和电子等领域应用潜力。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成形中应用,包括在制造复杂零件和提高成形工艺可行性方面的作用。总之,冷喷涂技术为镁合金材料改进和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有前景途径。

  • 标签: 冷喷涂,镁合金,表面处理,成形,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铸造镁合金主要类型,探讨铸造镁合金表层处置现状与工艺方法,分析了不同方式生产镁合金保护膜层性质、MAO工艺特征与发展态势等。

  • 标签: 镁合金 MAO UMAO 发展态势
  • 简介:摘 要:本文介绍了多孔结构钛合金基材表面钽涂层制备原理及方法,通过分别采用EDX(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对涂层成分、形貌、厚度等进行分析以及采用划痕法对涂层结合力进行检测,研究发现采用化学气相方法在多孔结构钛合金表面制备钽涂层成分、厚度均匀,同时具有良好结合力,涂层厚度>10μm,结构致密钽涂层。

  • 标签: 多孔结构 钽涂层
  • 简介:<正>据报道,1941年时,身为海军上尉泰迪正在一艘停泊在直布罗陀英国皇家海军"击退号"军舰上服役,当泰迪在军舰上向一名船员示范如何将锚绳抛向海岸时,他宝路华自动金表突然从手腕上滑落,掉进了海中。

  • 标签: 物归原主 英国皇家海军 宝路 文市 挖泥 塔尔
  • 简介:摘要随着国防工业需要,对铝合金材料抗腐蚀、高强度和高硬度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处理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以铝基材料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为主要处理工艺,两种氧化工艺处理后基体材料表面原位生成一层致密均匀氧化层,该陶瓷层具有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具有良好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冲击和电绝缘特性等,因而具有更加广阔应有前景。本文就从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与阳极氧化工艺展开分析。

  • 标签: 铝合金表面 微弧氧化 阳极氧化 工艺
  • 简介:用化学方法在AZ91镁合金表面沉积二水磷酸氢钙涂层以提高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生物降解能力。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该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前、后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预钙化过程中形成二水磷酸氢钙涂层呈现出两种不同形貌。预钙化过程中钙化溶液滴定速度强烈地影响预钙化涂层形貌。随着钙化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延长,二水磷酸氢钙衍射峰逐渐消失,羟基磷灰石在基底表面析出,表明二水磷酸氢钙在浸泡过程中发生溶解。详细讨论了二水磷酸氢钙涂层结构以及羟基磷灰石涂层形成机制。更多还原

  • 标签: 镁合金 Ca-P涂层 显微组织 模拟体液
  • 简介: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氧化陶瓷膜具有阳极氧化膜和陶瓷喷涂层双重优点,能够克服铝合金硬度低、耐磨性能差缺点,在军工、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性能、生长机理及技术工艺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尚待解决问题,并提出了该技术发展趋势.

  • 标签: 铝合金 微弧氧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铝合金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用量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只有提高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才能拓宽铝合金使用范围。

  • 标签: 铝合金 表面改性技术 方法
  • 简介:评述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和金属基熔覆体系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金属基熔覆层组织特征及性能,指出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存在问题及改进途径,介绍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今后努力方向。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涂层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选择对铝合金表面精加工影响。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研究了不同类型和规格砂轮在铝合金表面精加工中性能表现。研究结果显示,砂轮选择对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不同磨削参数对加工结果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加工策略,以提高铝合金表面的精度和光洁度。这项研究对于改善铝合金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砂轮选择 铝合金 表面精加工 加工参数 精度。
  • 简介:摘要:巴氏合金作为传统轴瓦材料,其具有良好顺应性、耐蚀性和耐磨性。但是,由于巴氏合金质地相对较软,需要与强度较高基材进行复合,才能够作为轴承衬套使用在工业制造中。传统巴氏合金轴瓦制备方式多为离心浇铸,此类巴氏合金轴瓦偏析严重,组织粗大,结合强度低且极易发生脱落。各种缺陷如气孔、疏松等也经常出现在离心浇铸巴氏合金轴瓦产品中。铝合金材料由于其自身质量小,且耐蚀性能优良,在加工时成形性能好,同时某些铝合金导电导热性也比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以及各类动力交通领域中。文中选用铝合金材料为基材,利用 MIG焊工艺,在铝合金表面堆焊巴氏合金层,系统地研究在其他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等)不变情况下,焊接速度对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等问题影响。

  • 标签: 铝合金 巴氏合金 堆焊 焊接速度
  • 简介:为提高镁合金耐蚀性,通过微弧氧化和硬脂酸乙醇溶液疏水处理两步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考察微弧氧化电压、频率和时间对疏水处理试样接触角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弧氧化电压、频率和时间增加,疏水处理试样接触角均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350V、1000Hz和5min时获得最大值.最佳超疏水涂层主要由MgO和Mg2SiO4相组成,其表面微孔直径为~900nm,厚度为~6.86μm,接触角高达156.96°.超疏水试样腐蚀电流密度较基体降低3个数量级,而氢气析出量较基体降低94.77%.

  • 标签: 超疏水涂层 AZ31镁合金 微弧氧化 耐蚀性 生物医学应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也越来越迅速。Mg及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良电磁屏蔽性、易于加工和回收等优点,在航空、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可作为生物植入材料。然而,镁标准电极电位低(-2.36V),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且镁合金表面氧化膜(MgO)PBR值为0.81,以致氧化膜疏松多孔,对腐蚀介质阻碍性很小,使得镁合金耐蚀性能很差。另外镁合金中合金元素电位比镁高,在腐蚀液中容易形成原电池,诱发电偶腐蚀,镁作为阳极优先被腐蚀,且腐蚀产物疏松、多孔,保护能力差,导致镁合金腐蚀反应持续快速进行。因此,镁合金要大规模工业应用,须开发适当合金体系,或者进行表面处理来保护镁合金构件。目前国内外镁合金防腐蚀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转化膜、有机涂层、阳极氧化、金属膜层、气相沉积等。真空蒸镀是一种传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具有沉积速率快、绕镀性好、膜层纯度高,设备简单、工艺易实现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蒸镀中被汽化镀料分子或原子能量较小只有0.1~1eV,镀料粒子到达基体后以低能量态沉积,使得铝膜层结合力和致密性不佳,因此关于镁合金表面真空蒸镀防护膜层研究报道很少。Al电位低,与镁具有很好兼容性,且铝本身具有很好耐蚀性,是现在镁合金防腐蚀中应用最为广泛膜层之一。

  • 标签: 镁合金表面离子 辅助蒸镀铝膜 腐蚀性研究
  • 简介:摘要铝及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对铝及铝合金表面进行改性。本文通过使用专利数据库CNABS、VEN对关键词和分类号检索,对该技术国内外主要申请人、专利申请趋势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改性 专利申请
  • 简介:摘要铝合金构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裂纹损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修理。复合材料胶接修复是指将已固化、半固化或者未固化复合材料预浸料补片,用胶接方法贴补到构件损伤区,进行局部补强,以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一种有效方法。复合材料胶接修复具有结构增重小、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修理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优质、高效、低成本结构修理方法。

  • 标签: 磷酸 阳极化 铝合金板 表面
  • 简介:室温下,以Ti(S04)22-6g/L,H2021-2g/L,NaF3-5g/L,EDTA2-6g/L为转化液主要成分,加入1-2g/LCe(N03)3.6H20促进转化膜致密性和均匀性,控制转化液pH4.0-4.5,转化处理10min,在样品表面制备一层化学转化膜.通过中性盐雾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征转化膜耐蚀性,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转化膜微观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转化膜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转化膜耐蚀性优艮,EDS能谱分析得出这层颗粒状物质主要由Na,A1,F元素和少量Mg,Ti,O元素组成,推断转化膜主要成分为Na3AIF6,铈盐起到促进转化膜致密性和均匀性作用.

  • 标签: 铝合金 转化膜 耐蚀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钛合金片(简称钛片)表面沟槽化修饰对成纤维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影响,研究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沟脊宽度(简称脊宽)钛片表面的生物学特点。方法制备脊宽分别为50、80、100、150和200 μm沟槽化修饰钛片,5个实验组沟宽均为50 μm,沟深均为10 μm;无沟槽钛片作为对照组。将成纤维细胞接种各组钛片后,于不同时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黏附状态,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CCK-8)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黏着斑蛋白染色观察沟脊宽度对细胞黏附部位影响,通过免疫荧光观察沟脊宽度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作用。结果SEM显示接种48 h后,细胞黏附于钛片沟脊部位;脊宽较小组(50~150 μm),细胞形态细长,并沿沟脊方向延伸生长。CCK-8提示不同脊宽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荧光染色显示细胞可顺沟脊方向有序排列,其中50 μm组细胞长轴与沟脊延伸方向一致性最好,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着斑蛋白荧光染色检测发现细胞黏着斑蛋白分泌集中于沟脊部位,半定量分析显示50 μm组黏着斑蛋白分泌最多,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检测结果显示脊宽对成纤维细胞成肌分化有调节作用,其中50 μm组α-SMA表达最强,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片表面沟脊修饰可对成纤维细胞排列、黏附和成肌分化产生影响。当脊宽50 μm时,细胞排列极性更强、黏附相关蛋白分泌更多、成肌分化趋势更显著。

  • 标签: 合金 成纤维细胞 沟脊 黏附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