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vs52.63%),且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8.31±1.01vs6.83±1.0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结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产妇生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北京路社区3294名社区居民中筛选出409名高血压患者。目的实现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方法通过发现血压异常患者,筛选出高血压患者,评估、分级管理,划分小组、设立以小组长为核心的高血压俱乐部,定期组织活动、健康宣教,交流体会。结果提高健康意识、实现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自我管理 过程 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在小鼠颌骨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变化情况。方法利用lncRNA-seq测序技术检测孕18d及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中的lncRNA表达谱差异,经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进行分析。结果孕18d与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FDR≤0.001)的lncRNA,确定为差异表达lncRNA。2倍以上变化的共6617条,占所有lncRNA的17.16%;2倍以上升高的共3720条;2倍以上降低的共2897条;5倍以上升高的共714条;5倍以上降低的共288条;10倍以上升高为共645条;10倍以上降低的共211条。结论孕18d与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了小鼠颌骨发育的调控。

  • 标签: 颌骨发育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通过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系统的设计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在保证儿童预防接种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是非常有效且重要的。结论改变单一儿童预防接种模式,安全技术与接种前、中、后健康教育干预结合,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的关键。

  • 标签: 预防接种 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FOCUS—PDCA程序预防控制重症监护室(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护理操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CRBSI发生的具体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和监督,形成良性循环。结果运用FOCUS—PDCA程序干预前(2010年1—12月),ICU的CRBSI发病率为8.29‰;经干预后(2011年1月-2012年12月),CRBSI的发病率降至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P〈0.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控制CRBSI的发病率是有效的。

  • 标签: FOCUS—PDCA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执行新标准,手供一体规范化管理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在满足病人需要的同时,有效控制了院感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

  • 标签: 外来器械 规范化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PDCA循环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肿处理过程中,预防发生不良事件的效果进行探讨。通过在血液透析患者在发生内瘘血肿处理过程中全程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发生内瘘血肿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检查,处理,查找新的问题,并应用于下一个PDCA循环作为重点。发现通过PDCA有效的管理手段后能明确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内瘘血管得到有效的保护。结果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在严重血肿发生、失功、感染、血栓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管理手段能有效的防止内瘘发生不良事件、特别是内瘘失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生命线,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内瘘血肿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生在护理过程中畏惧焦虑的原因及分析,提高实习生在护理工作的效率。方法对本市一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从2013年6~11月份收集202名各科实习生出现在护理过程中畏惧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发生原因。结果本组202名实习生,其中97人在护理过程中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其表现率为48.02%。其中74人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操作技能不熟练,其表现率为36.63%。其中31人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理论知识欠缺,其表现率为15.36%。结论应加强护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实习生 临床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有效措施和办法。方法对于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结果不正确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能够确保对药品质量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结论对药品的检验过程可大致分为了三个步骤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措施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在胃肠癌化疗过程中止吐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胃肠癌化疗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2例患者采用恩丹西酮治疗为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帕洛诺司琼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呕吐的止吐总有效率(96.2%)、迟发性呕吐的止吐总有效率(9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7%)、(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在胃肠癌化疗过程中止吐效果显著,不仅起效快且作用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帕洛诺司琼 胃肠癌 化疗 止吐 恩丹西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小儿脑瘫康复过程中应用家庭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小儿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家庭护理组,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家庭护理组出院后三个月复诊时的评分情况均高于出院前评分情况(P<0.05);家庭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出院后三个月复诊时评分情况明显升高(P<0.05)。结论将家庭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中可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从根本上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增高,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小儿脑瘫 家庭护理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出现的突发事件176例,归纳总结当时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176例中晕针42例,晕血22例,低血糖42例,高血压急症32例,心动过速18例,针刺伤18例,跌倒2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未发生生命危险及较大的医疗纠纷事件。结论体检护理中对有基础病、特异体质、老年受检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及安全干预。体检风险防范中要做到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增强法律意识、纠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体检 风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骨科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运用及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过去所收治的骨科患者16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4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能够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博取患者更多的信任,消除和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科护理 护患沟通 技巧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7-0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已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和对侧同名活髓牙在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程度,探讨正畸矫治对根管治疗牙齿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初诊患者共计54颗已行根管治疗的牙齿作为试验组,用对侧同名活髓牙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矫治前后的牙根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后,两组牙齿牙根均有轻微吸收,试验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71±0.11)mm,对照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97±0.1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0,P=0.019);试验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54±0.11)mm,对照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79±0.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40)。结论正畸治疗对已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牙根吸收影响程度小于对侧同名活髓牙。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根吸收 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 根尖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牙科门诊及收治的义齿修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教育干预1个月、3个月后,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对义齿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经不同义齿教育过程干预后,1个月时研究组的掌握人数共80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人,3个月时研究组掌握人数共98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义齿教育,研究组有38人非常满意,44人满意,对照组有11人非常满意,20人满意,研究组总满意人数82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人数31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义齿修复过程中进行综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接受更多的义齿知识,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有关义齿的知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义齿修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医患之间关系,有助于患者使用和佩戴义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义齿修复 重要性
  • 简介:背景:既往文献主要探讨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而较少文献报道如何改进具体手术技巧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过程中胆道相关手术技巧对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475例患者肝移植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手术技术变化之间的关系,归纳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具体措施。结果与结论:475例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36例(7.6%),包括胆管非吻合口狭窄(n=19,4.0%)、胆管吻合口狭窄(n=7,1.5%)、移植后胆瘘(n=3,0.6%)、胆总管迂曲(n=3,0.6%)、胆总管结石残留(n=1,0.2%)、远期胆总管结石(n=3,0.6%)。统计结果显示胆道吻合方式对非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临床显示留置“T”形管组造成胆管狭窄的可能性小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显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系膜上静脉插管取肝和取肝时即进行胆道灌注可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3和P=0.018,OR=0.26和OR=0.28),取肝时即对胆道进行灌注可明显降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率(P=0.001,OR=0.09)。同时,修肝时尽量减少供、受者胆道血供的丢失、于肝脏膈面垫高肝脏进行胆道吻合等手术技巧均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肝移植 胆道重建 胆道并发症 胆管非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本科室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静脉留置针患者提供常规临床护理措施;2013年初探讨静脉留置针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记录两组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00%,显著低于2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00%;2013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2组,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后可显著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风险管理法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较为系统地探讨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拟定治疗、护理方案,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结果对186例患者实施医疗护理预案后,至出院时,腰椎骨折恢复正常者106例,46例部分恢复正常,且没有出现并发症,后遗症等。经后续调查部分恢复正常患者相继康复,占患者比例87.6%。结论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治疗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可行的,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腰椎 压缩性 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又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儿,如果小孩生病了,有些父母想到的是尽量服用中药,由于中药对儿童常见病如感冒、发热、腹泻等有独特的疗效,况且中药效果好,副作用少,因而越来越多的为家长所青睐。但如果中药汤剂煎制及使用等不当,就会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甚至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