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16年6月-9月济南大气污染连续监测数据和同期的降水数据,分析了夏季降水对大气污染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降水对大气污染的清除效率,最高的是PM10,PM2.5、SO2、NO2次之,对O3的清除效率最低。降水对颗粒的清除效率高于对气态污染的清除效率,两者的降水清除机制不同。降水量大于5mm时,降水对污染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效果随雨量增大而增大。降水时长为10~15h时,降水事件对大气污染的清除效率最高。

  • 标签: 济南 降水 大气污染物 清除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有了很大进展,电力系统建设越来越完善。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环节的变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且未及时检修,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人工巡检难以做到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频发事件时有发生,亟须一种手段能够对这类变电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根据变电设备的实时状态变化对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预警。本文就联网环境下电气设备实时状态信息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物联网环境 实时状态 运行参数 电气设备
  • 简介:摘要:水体中有机污染危害性大,不但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生殖系统与神经系统等出现问题,并使得患癌的机率提升。基于此水监测要提高有机污染检测技术水平,严格依据规范操作,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一致,掌握有机无污染种类、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有针对性与及时治理,以此强化水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同时保证用水安全。本文在对水监测过程中,有机污染检测常用技术进行分析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希望有值得借鉴地方。

  • 标签: 水监测 有机污染物 检测技术
  • 简介:煤矿企业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将井下的生产状况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便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范于未然.通过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同时加入优先和可扩展的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分布式、远程视频监控.

  • 标签: 优先权 视频监控 煤矿 硬盘录像机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一种新型锅炉烟气颗粒净化装置。这种装置利用气、液、固三相粘附原理与惯性除尘原理,创新了锅炉颗粒净化装置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颗粒净化效果良好的特点。

  • 标签: 锅炉 颗粒物 净化
  • 简介:大气是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persistentorganicpolutants,POPs)监测的重要环境介质,大气中POPs的采样技术是准确表征大气中POPs赋存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大气中POPs的采样技术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大气中POPs的两类采样方法:主动采样法(activeairsampling,AAS)和被动采样法(passiveairsampling,PAS),总结了新型吸附材料和新型采样器研发的成果,讨论了不同类型的采样方法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获得的POPs监测数据,并提出今后应用不同POPs大气采样技术在监测数据可对比性研究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 主动采样 被动采样
  • 简介:利用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石油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修复油污土壤,采用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油污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水溶性有机(DOM)变化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外光谱分析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前后油污土壤DOM的SUVA25。值和ABS285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DOM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含有的芳香族和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减少,其芳构化程度降低;2)随着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进行,与未接种石油降解菌的土壤相比,投加降解菌的油污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芳香族类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紫外区类富里酸呈增加趋势。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减小石油污染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的芳构化程度。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降解 水溶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根据"十二五"期间淄博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别对可吸入颗粒的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呈近似"U"型分布,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冬春污染较重、夏秋较轻的规律;同时,通过对可吸入颗粒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得出淄博市具有南部、北部地区污染轻,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污染重的特点。

  • 标签: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特征 变化规律
  • 简介: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系统分析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机组因素、飞机因素、环境因素和飞行管理4个1级指标及26个2级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由于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元的可拓性,构建了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多级元模型。实例演算表明,元理论能充分地利用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指标信息,确定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便航空公司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 标签: 安全工程 航空公司飞行安全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物元模型
  • 简介:以协商的方式确定水污染间接排放标准的规定打破了人们对标准确定性、强制性的传统认识。协定标准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减轻企业的污水处理负担,使企业可以集中力量搞生产。协定标准具有灵活性和优越性,应充分利用。通过对协定标准概念和重要性的分析,指出协定标准存在效力不确定、缺少对协定范围的限制等问题,造成协定标准在实践中通常被忽视或者滥用。并从明确协定标准的范围、加强排污企业的管理和协定标准的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和完善水污染间接排放标准的建议。

  • 标签: 间接排放 协定标准 效力 性质 适用 限制
  • 简介:以淡水底栖动物花翅羽摇蚊(Chironomuskiiensis)幼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中六氯苯(HCB)对其28d的慢性毒性效应,观察摇蚊幼虫的存活情况和活动行为,以死亡率、羽化率和羽化时间为受试终点,计算28d试验后沉积中HCB对摇蚊的半数致死浓度(1ethalconcentration50,LC50)以及50%羽化时间(50%emergencetime,EmT50)。结果表明,HCB对摇蚊28d的LC50为59.8mg·kg-1,对摇蚊羽化率的半数效应浓度(halfmaximal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为59.8mg·kg-1。与大多数污染不同,HCB有促进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和羽化的作用,随着HCB染毒浓度升高,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加强,EmT50缩短。暴露于高浓度HCB(〉21.6mg·kg-1)时,摇蚊的EmT50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尤其对雄性摇蚊影响更大。但与对照相比,HCB对羽化摇蚊的性别比没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六氯苯 花翅羽摇蚊 沉积物 慢性毒性 羽化率 羽化时间
  • 简介:为了对地铁颗粒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粒径颗粒的密度均值,重点分析了地铁颗粒在区间隧道内运动的受力情况,计算和对比了各主要作用力。结果表明,地铁颗粒的密度随粒径变化较大,采用平均值表示更为合适,其中PM1、PM2.5和PM10的密度均值分别为2.562g/cm~3、3.766g/cm~3和4.043g/cm~3。由于地铁颗粒独特的密度属性及区间隧道内特殊的流场环境,颗粒受力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当颗粒粒径为1μm时,主要作用力呈现明显的分化,仅需考虑Brownian力和曳力;当颗粒粒径为2.5μm时,重力占据了足够的份额而不能被忽略,需要考虑Brownian力、曳力和重力;当颗粒粒径为10μm时,Saffman力明显增大而不能被忽略,因此需要考虑Brownian力、曳力、重力和Saffman力。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地铁颗粒物 区间隧道 密度均值 受力情况
  • 简介:生物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反映生物、组织以及细胞等样本中生物化学的综合信息,能够精确检测和评价生物分子成分或构象的微观变化,具有快速、客观、无损、重现性好等优点。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光谱技术在环境污染毒性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其中常用的2种技术是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单一污染(重金属、有机污染、纳米材料等)以及复合污染对细胞、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质、DNA/RNA、多糖以及碳水化合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之中;拉曼光谱技术包括常规拉曼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二者均可以用于污染的毒性效应研究之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信噪比高、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并提供丰富的细胞生物化学指纹图谱信息。数据处理是生物光谱技术应用的重要一环,光谱数据分析大致分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提取光谱信息特征、以及信息分类和光谱特征峰解析3个部分。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系统地开展生物光谱技术在污染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生物光谱学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毒性效应
  • 简介:为研究干建材在建筑环境空气污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其挥发性有机化合(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传质特性进行建模与测定。首先提出了干建材VOC传质模型,具有完全显性解析解;其次,基于模型变换发展了干建材VOC传质特性快速测定分析方法。通过复杂程度不同的木家具中多种VOC的传质试验,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模型进行无量纲分析发现,密闭舱干建材VOC传质可简化为5个无量纲准则数决定的一般性问题,且背景质量浓度会影响VOC传质的平衡方向与速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建筑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 干建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质学
  • 简介:选择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作为受试生物,以泥鳅死亡率、血液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作为测试指标,考察了沉积中"加标"金属镉(Cd)的毒性状况,探讨了水体沉积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高有机质的粘土粉砂性沉积能够有效吸附重金属镉;镉加标暴露组泥鳅的死亡率以及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各测试指标随着沉积中镉"加标"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经过计算,水体-沉积物体系中的镉对泥鳅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2.8037、2.4997、2.2705和1.7538mg.g-1干重。而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对沉积中的镉的毒性反应灵敏,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标。

  • 标签: 沉积物 泥鳅 死亡率 红细胞 微核
  • 简介:介绍了大港油田大气颗粒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并对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特征构成及大气颗粒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大港油田地区大气颗粒中多环芳烃污染类型为燃油型,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多环芳烃污染的相应对策。

  • 标签: 大港油田 大气颗粒物 多环芳烃 污染防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其在大型医用设备监管领域的应用日益凸显重要性,传统的医用设备监管方式存在许多问题,监测不及时、效率低下等困扰,而引入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改善这一现状,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的精确采集与深度分析,大型医用设备监管得以更加精密、高效地展开,进而提升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力保障医疗事业的顺利开展,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推动,联网技术为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医用设备的实时监测不仅使得故障可以提前发现并进行预警,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医疗机构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流程。这种精细化的监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联网技术在大型医用设备监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提升了监管水平,也推动了整个医疗行业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医疗智能化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联网技术将在医疗设备监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医疗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大型医用设备 监管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半挥发性有机是一种常见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探讨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的前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 半挥发性有机物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