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BBC关于阻燃化学品最新报道,近几年来,亚洲地区正缓慢而稳步接近超过美国成为塑料用阻燃化学品最大的市场,并且销售趋势有望继续。

  • 标签: 市场分析 阻燃剂 BBC 亚洲地区 化学品 塑料
  • 简介:据报道,由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化分公司开发生产的新型聚酯缩聚催化在天津石化6t/a的聚合-纺丝-后加工连续装置上试用成功。此举改变了锑系催化垄断聚酯行业的局面,有助于我国纺织品突破“绿色”技术壁垒。

  • 标签: 聚酯生产 钛系催化剂 绿化 中国石化集团 天津石化 缩聚催化剂
  • 简介:DowCorningHM-2500组装密封是一种专用反应性热熔硅胶,可提供很高的初期强度,瞬间粘着,然后固化成为一种柔软的、耐候性硅胶密封,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和杰出的耐UV性能。

  • 标签: 密封剂 技术应用 初期强度 使用寿命 DOW 反应性
  • 简介: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最近推出AP系列新型环氧增韧。这种新型环氧增韧为分子结构中带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材料,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较好,以一定比例掺入低粘度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能与环氧树脂固化发生交联,成为环氧树脂固化物分子结构中的组成部分,赋予环氧固化物柔韧性,用量可随固化物柔韧性的要求在10%~30%范围内调节,并可用环氧树脂通用固化工艺成型,固化物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和粘接力。

  • 标签: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增韧剂 P系列 环氧树脂固化物 环氧树脂固化剂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 简介:以环己烷为溶剂,正钛酸四丁酯(TnBT)水解后的产物为前驱及十二胺(DDA)为表面活性物质,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粒径小、在油相中分散均匀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仪(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锐钛矿,粒径为7.9—20.4nm,产物中有胺基(-NH2)峰,证明DDA吸附在颗粒表面。文章还对TiO2纳米颗粒合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二氧化钛 溶剂热法 合成 油溶性 纳米颗粒
  • 简介:阻燃的协同效应理论是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已成为当前研究开发高效阻燃的主要、指导理论之一。其中,围绕磷开展的高效有机协效阻燃研究开发是当前阻燃开发领域的热点。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国内外研发的新型磷一卤素、磷一氮和磷一硅有机协效阻燃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阻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 标签: 阻燃剂 协同效应 高分子材料
  • 简介:美国康涅狄格州Middlebury,2006年12月15日科聚亚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CEM)宣布将提高溴系阻燃价格,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合同允许范围内生效。具体溴系列产品如下:

  • 标签: 溴系阻燃剂 价格 康涅狄格州 证券交易所
  • 简介:据报道,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安全环保标准日益严格以及塑料产品应用增加的双重刺激,未来4年全球阻燃市场需求将以年均6%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4年该市场需求将达到220万t。

  • 标签: 阻燃剂 市场需求 产品应用 环保标准 塑料
  • 简介:研究了SiC凝胶浇注成型工艺中,不同引发体系引发浆料固化过程的流变特性,发现SiC粉体对丙烯酰胺(AM)自由基聚合存在阻聚作用。引发体系分别为过硫酸铵(APS)、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APS-TEMED)氧化还原体系和2,2-偶氮[2-(2-咪唑啉-2-基)丙炕]盐酸盐(AZIP·2HCI)。3种引发引发的浆料固化过程中均存在阻聚作用。AZIP·2HCl引发时,阻聚作用尤为明显,浆料在120min内不能完全固化。烧结助剂的加入可降低阻聚作用对浆料固化的影响,但浆料仍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固化。煅烧处理可消除粉体的阻聚作用,表明粉体表面的不明有机物可能是阻聚作用的原因。对比3种引发体系引发浆料固化过程的流变曲线,得出APS-TEMED是SiC凝胶浇注成型的理想引发体系的结论。

  • 标签: 凝胶浇注成型 SIC 引发体系 固化 阻聚
  • 简介:研究了以各种酮类作为保护基团的潮湿潜伏性固化酮亚胺与环氧树脂体系的储存稳定性和固化性,酮亚胺的空间位阻对储存稳定性和固化性影响很大。由MOPAC计算的理论数据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甲基异丙基酮和甲基叔丁基酮在酮亚胺N原子附近空间狭小(〈4.2A),而在酮亚胺C原子附近空间较大(〉3.7A),可以认为是酮亚胺最佳的酮类。对于酮亚胺为固化的胶黏性能而言,以大体积酮作保护基团的要比体积小的酮搭接剪切强度为高,其原因是环氧树脂的反应程度较高,同时,大体积的酮类增塑效应亦大,且在粘接界面也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弛豫(松驰)。

  • 标签: 环氧树脂 酮亚胺 潮湿固化 单组分 储存期 环氧树脂体系
  • 简介:丰田中央研究所在夏威夷举行的电气化学国际学会“ECS2004JointImemationalMeeting”上公布了燃料电池的催化使用以钴(Co)为中心的有机复体的方法(演讲号码1860)。这种方法能够让燃料电池的催化不使用稀有金属铂(Pt),这样以使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比使用铂时降低成为可能。该研究成果适用于燃料电池的空气极(阴极)。

  • 标签: 公布 丰田 稀有金属 成本 中央 电气化
  • 简介:由于氢化钛能快速分解且产生大比体积的氢,所以大部分的铝发泡是氢化钛。但氢化钛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操作起来十分危险。马德里的一所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已经制备出成本极低的使铝发泡的碳酸钙发泡。使用这种碳酸钙发泡,泡沫铝的生产工艺可连续进行。

  • 标签: 生产工艺 发泡剂 泡沫铝 碳酸钙 氢化钛 快速分解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锌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研究了一种制备Mn3O4的方法,以廉价的硫酸锰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得了高纯度的纳米级Mn3O4。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加适量乙醇作为分散剂;控制氨水滴加速度使反应时间在2h以上;前驱物在200℃煅烧2h。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物纯度为100%,粒径约为20nm。

  • 标签: MN3O4 纳米颗粒 水解氧化法 分散剂
  • 简介:据报道,近日,哈尔滨金烨创业投资中心与南京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签约,在哈尔滨市建立基地,生产纯度为99.9999%的电子气体,首次实现了硅烷这种能够保证电子芯片、集成电路具有高防腐性的电子气体的国产化。

  • 标签: 防腐剂 国产化 高纯 电子气体 哈尔滨市 硅烷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首次采用铁基催化快速、高效分裂氢气发电,使燃料电池的成本大大降低。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在线版上。该实验室分子电催化中心带头人、化学家R.莫里斯·布洛克说,现在燃料电池采用铂作为催化,其缺点是价格要比铁超出1000倍。

  • 标签: 铁基催化剂 燃料电池 成本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物理学家
  • 简介: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钟云(音译)、彼得亚雷·泽伦亚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元宗(音译)近期在《自然通讯》杂志中发表论文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碳基催化,能为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增强型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的下一代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提供可靠与经济的高效充电方法。文中描述了一种新型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催化。这种新材料在任何非贵金属的碱性介质中都能促使其发生最高的氧还原反应,而这种活动正是电池高效存储电能的关键。

  • 标签: 新催化剂 绿色能源 科学家 碱性燃料电池 韩国科学技术院 洛斯阿拉莫斯
  • 简介:四川联合大学开发出国家级“pvc”低铅复合稳定,由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吴崇周教授主持开发的“pvc”低铅复合稳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得点推广计划》项目。

  • 标签: 复合稳定剂 PVC 四川 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成果
  • 简介:Freedonia咨询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市场阻燃需求将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溴化合物、磷化合物、锑化物以及锰化合物等高价值特种阻燃将继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铝化合物需求增速会放缓,氯阻燃增速最小。未来几年,西欧市场速预计为3%,到2009年需求量将达50.5万吨;北美市场阻燃需求年均增速预计为3.4%,到2009年需求量将达71.5万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国内市场受环境法规限制较小,几乎没有影响,影响较大的是出口市场。未来5年亚太市场需求将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需求量将达81万吨,从而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阻燃消费市场。

  • 标签: 阻燃材料 阻燃剂 需求量 溴化合物 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