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自然分娩产妇生产过程中应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本文深入分析其有效性、可行性。方法:本次实验时间起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内,择我院8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主体,将其分为两小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服务,后将产妇所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作为最后研究依据。结果:运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孕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效果显优势,各项数据评分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充分体现其价值(P < 0.05)。结论:临床应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产妇在分娩时具有较高可行性,在分娩过程中有效改善分娩结局,使其分娩时会阴撕裂程度降低,具有较高可实施性,对此建议提倡。

  • 标签: 自然分娩 适度保护助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无保护助产护理技术对增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意义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在本实验中,通过运用数据比照的途径,对无保护助产护理技术在增进初产的女性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意义进行评估,并对相关护士进行建议。选择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生产的100名初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途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使用了传统的医学助产护理路径,而实验组则使用了无保护助产护理的途径,对两组初产妇分娩时阴道血流量和就医时长展开对比分析,推算出无保护助产护理在增进初次生产女性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意义。结果:在对初次生产的女性的生产过程进行看护时,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途径能够极大减少初次生产的女性在剖腹产时的阴道大出血,缩短其剖腹产后的就医时间长。结论:实验组的阴道血流量远少于对照组,且就医时间远短于对照组,此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腺激素类药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7月国家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告,通过对胸腺激素类药物关键词输入,查找胸腺激素类药物致少见药物ADR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3例病例纳入研究分析。11例患者用药前做过皮试,静脉给药的患者62例,肌肉给药的31例,皮下给药的8例,局部封闭给药的2例;患者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现象最多,其次是精神抑郁及性格改变;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较为广泛;其他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为迟缓,多发与用药的48h~2个月左右。结论胸腺激素类药物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者的药量、给药途径和药物品种有关系。

  • 标签: 胸腺激素 少见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对口服地屈孕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口服地屈孕酮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妊娠成功率、新生儿活产率及妊娠结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新生儿活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口服地屈孕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加强其用药、心理及生活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地屈孕酮 护理干预 妊娠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入院分娩的5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腹产分娩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腹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明显,P<0.05。结论:通过以上两组对比,助产士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腹产,提升产程时间,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助产士心理护理 促进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12月为期限,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封闭抗体检测,参与研究的135例患者中有118例患者检测结果呈阴性,占比87.41%;对118例封闭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3个疗程中转阳患者分别有11例、33例和56例,分别占比9.32%、27.97%和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阳的100例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81例,占比81.00%,未转阳的18例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12例,占比66.67%,前者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可以助力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转阳,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成功妊娠及分娩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自然流产患者 封闭抗体检测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入科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产科常规助产护理)、B(n=30,予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两组,并对两组产程用时,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结果 B组产妇各个产程用时、分娩时疼痛评分、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更低、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对比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降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概率,缩短产程用时及缓解分娩疼痛均有积极影响意义,同时亦可确保母婴分娩安全,值得被进一步在产科推广应用。

  • 标签: 产房助产士 全程陪护 自然分娩 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乳房爬行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共计80例,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被动含乳吸吮,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乳房爬行,主动寻乳吸吮,主要调查两组产妇泌乳相关血清学指标及母乳喂养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相关血清学指标及母乳喂养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乳房爬行对刺激自然分娩产妇泌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保障新生儿营养、健康成长,并可促进产妇早期母乳喂养,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母乳喂养 自然分娩 婴儿,新生 乳房爬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乳房爬行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共计80例,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被动含乳吸吮,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乳房爬行,主动寻乳吸吮,主要调查两组产妇泌乳相关血清学指标及母乳喂养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相关血清学指标及母乳喂养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乳房爬行对刺激自然分娩产妇泌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保障新生儿营养、健康成长,并可促进产妇早期母乳喂养,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母乳喂养 自然分娩 婴儿,新生 乳房爬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龄产妇接受规律产检对围产期的影响。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20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产分娩的高龄产妇,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根据是否规律产检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产妇未接受规律产检,观察组产妇接受规律产检,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早产发生率较低,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三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规律产检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借鉴。

  • 标签: 规律产检 高龄产妇 围产期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杨少山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治规律。方法 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杨少山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方剂资料挖掘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等方法,分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剂中的常用药物、核心组合等。结果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医处方323张,涉及中药142味,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方剂中较高频次中药有62味,药物关联度较高的药对10组,得到8个方剂组合。结论 通过证治规律的分析与挖掘,为总结杨少山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提供了参考,也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提供了借鉴。

  • 标签: []  数据挖掘 名老中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治规律
  • 简介:目的:由于滴丸类药物的载药量小,使得滴丸类制剂研究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清咽滴丸中冰片、薄荷脑体外溶出行为和人口腔黏膜吸收特性。方法:建立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法。采用智能药物溶出仪研究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的体外溶出规律,并对5名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吸收特性进行研究,以这两种成分在志愿者口腔黏膜的累积吸收百分率与其在体外试验中的累积溶出百分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冰片、薄荷脑分别在10、2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4.3%、79.7%;志愿者口腔黏膜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冰片、薄荷脑分别在45、30min累积吸收百分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0.3%、94.6%。对体外溶出及其口腔黏膜吸收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清咽滴丸中冰片、薄荷脑体外溶出及口腔黏膜吸收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0、r=0.907。结论:建立了灵敏、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及人口腔黏膜吸收试验均可以表明滴丸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冰片、薄荷脑具有溶出快、释药快、吸收快的特性,符合滴丸制剂的临床要求,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清咽滴丸 冰片 薄荷脑 体外溶出 口腔黏膜吸收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在初产妇 分娩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初产妇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会阴裂伤情况 、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初产妇采取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既可以减少产妇的损伤,对母婴均无损害,可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无保护 无痛分娩 初产妇 分娩
  • 作者: 陈嘉璐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1-09-16
  • 出处:《健康管理》 2021年第4期
  • 机构:摘 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6月-2020.05月到本院产妇共9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会阴损伤情况、产后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以及阴道损伤概率低于对照组,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助产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研究目标为2018年2月-2019年4年入住我院的70例初产妇,按照住院的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撕伤率的结果呈现都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无保护助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应用于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自然分娩产妇,结合此间自然分娩产妇应用分娩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常规分娩及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产程时间、产妇分娩结局、VAS评分。结果:分析产程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分析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对照组(18.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期间,通过予以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减少疼痛感的同时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且改善了产妇的分娩结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分娩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球运动 自然分娩 VAS评分 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21年5月,结束时间:2022年1月。患者来源:我院产科患者94例,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干预。结果: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的观察组患者,每个产程用时较短,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而在产后出血率方面,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2.76%,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科分娩的产妇而言,在分娩过程中,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进行分析,并加以预防,通过相关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