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会有较高风险在四肢或肺部出现血栓,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10月3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血栓可以游走至脑部引起中风。在瑞典进行了一项超过45,000名成人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群中栓塞问题有较高的风险,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高风险 血栓 《美国医学会杂志》 研究人员
  • 简介:选择性冠脉造影是采用导管插入左右冠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以显示冠脉走行和病变的技术.因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冠脉造影 术中 心电图 心电监护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体外循环
  • 简介:近年来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CRSD)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热点,大量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表明肾脏去交感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即有外科切除内脏神经治疗难控制性高血压的研究,通过切除胸腰部内脏神经、肾交感神经达到降压目的[1],但因严重并发症限制其进一步发展。Krum等[2]创立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大大拓宽了治疗高血压的新视野。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渐发现肾脏去交感化并不局限于降压,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改善。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 去交感神经 射频消融术 肾脏 顽固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射频消融因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而迅速被临床电生理学界接受和推广[1],目前已成为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1999年~2001年12月我院共施行射频消融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脑出血患者的12%~24%.积极地救治丘脑出血患者,对于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穿刺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6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丘脑出血 患者 微创 引流术 刺血
  • 简介:此前有一些数据统计显示,血管成形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不如男性患者。接受血管成形术后的女性患者生存率低于男性。这也引发争论,是不是女性患者在选择治疗的时候应拥有一套跟男性不同的标准呢?但近来的一些研究结果澄清了这些疑问。长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实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预后相似,

  • 标签: 血管成形术后 相似 预后 女患者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大动脉调转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2例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出生后1个月内手术12例,9h至6岁10例.TGA/IVS10例、TGA/VSD11例、DORV(Taussig-Bing)1例.3例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结果手术死亡9例,手术死亡率为40.9%.手术死亡原因为: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3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目前施行大动脉调转的手术死亡率较高.只有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改进大动脉移植技术和严密的术后监护处理等综合措施,才可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儿童 大动脉调转术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 简介:目的报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应用体外循环(CCABG)21例,其中并发室壁瘤2例、瓣膜病1例;非体外循环(OPCAB)6例.结果全组手术效果良好,27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无早期死亡.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性地进行非体外循环下搭桥.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治疗 冠心病 体外循环 CCABG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5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并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1996年前8例病例采用低温间断晶体停跳液灌注技术,于1996年超全部采用了新的体外循环技术-低温一次性含血停跳液顺行灌注加连续性逆行灌注晶体停跳液。结果严重并发症6例,住院死亡率1.7%。结论就①体外循环技术;②高龄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③搭桥中使用内乳动脉;④在低心排综合征中使用IABP;⑤不停跳心脏搭桥及双侧内乳动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内乳动脉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近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老年患者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围期的急性谵妄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增加对这一组疾病的认识,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共检测AMI患者急诊PTCA86例,26例入选研究组。对其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入院后发生谵妄的患者评定谵妄的严重程度。结果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年龄、并发多种躯体疾病、心肺复苏和使用呼吸机使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本组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为25.7%。所有患者均为一过性谵妄,年龄越大,谵妄发生率越高,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是预示谵妄发生与否的敏感指标。采用静脉持续注射地西泮或咪哒唑仑控制谵妄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谵妄 老年人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CEA)与颈动脉支架成形(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对1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84例为CEA组;82例为CAS组。初级终点设定为术后30d内发生卒中、死亡或心血管意外,或随访6个月内的同侧卒中或死亡;次级终点为与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6个月内的重度再狭窄。结果CAS组有8例达到初级终点,累积发生率为9.8%;18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22.0%。CEA组有10例达到初级终点,发生率为11.9%;16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19.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CEA是相同的。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血管成形术
  • 简介: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滤网装置 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保护 高危颈动脉狭窄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carotidendarteretomy,CEA)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1-3].但是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介入材料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已被美国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推荐为CEA的替代疗法[4].为了解中国CAS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笔者汇总分析1997年1月-2012年3月中国CAS的手术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中国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钻孔引流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6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清除血肿,讨论手术时机,操作注意事项,术后合理用药。结果本治疗组的痊愈率、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较理想。结论钻孔引流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截瘫患者的术前访视及中护理措施。方法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术前与中的心里护理缓解患者的心里压力。更好的配合手术结束。结果通过医护共同努力使高位截瘫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的爱心与关心是截瘫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高位截瘫 术前访视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的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对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死亡1例;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在一些高危患者较之体外循环更显出其优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名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名产妇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上予舒适护理干预的40名产妇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天后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天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患者轻;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比护理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变化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产后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病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病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GRAVES病 甲状腺毒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烟雾病综合征
  • 简介:心力衰竭是极为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共同的归路.临床上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是经历了心肌肥厚到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然而代偿良好的心肌是如何发生失代偿的,其机制尚不清楚.

  • 标签: 大鼠 升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