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CT诊断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结果以手术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71例患者中,X线胸片诊断准确率为84.51%,CT检出为97.18%(P<0.05)。CT检查对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显示清晰程度高于X线胸片(P<0.05)。结论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 标签: 中央型肺癌 X线胸片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平片、CT、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CT、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检出率。结果MRI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钩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钩突增生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诊断中,X线平片、CT、MRI各有优势,其中MRI检出率较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检查方式。

  • 标签: X线平片 CT MRI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治疗前后肝癌肿瘤血管密度的X线解剖学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情况,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患者的外血管密度,肿瘤分布面积,并通过X线解剖学进行研究。结果相较于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区血管密度明显减小,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肿瘤面积有明显变化,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肝癌 肿瘤血管密度 X线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我院分院影像科收治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6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CT、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及对疾病分期的准确率。结果X线显示患者两侧股骨头内密度明显不均匀,可见囊状低密度区,周边可以见轻度骨质硬化;CT显示患者两侧股骨头内出现囊性变,并且可见硬化,关节间隙较好;CT对疾病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高于X线,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X线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及X线平片表现,对比X线平片和CT诊断的符合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位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将两组检测的结果与病理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几率。结果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对照组经X线平片检出19例,检出率为52.8%,研究组经CT诊断检出33例,检出率为91.7%,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对胸腰椎骨折检出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结论与X线相比,CT这一诊断方式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过程中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符合率,接诊疑似病例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尽快确诊病情。

  • 标签: X线 胸腰椎骨折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2015年1-7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结果。结果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痊愈为95%,即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5%,有效为5%,即二次手术治愈率为5%,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结论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治疗肛瘘的术式。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挂线法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予以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偏头痛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埋线 氟桂利嗪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科室收治7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一般组,平均每组35例,一般组高位肛瘘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高位肛瘘患者采取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后遗症出现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高位肛瘘患者临床疗效为100.00%,后遗症出现率为0.00%,一般组高位肛瘘患者临床疗效为88.57%,后遗症出现率为11.43%,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效果较优,且后遗症较少,复发率较低,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切开挂线疗法 高位肛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位肛瘘病人13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挂线疗法)与中医组(中医挂线疗法)各69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肛门功能、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肛门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RRP、AR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创面面积、创口愈合时间、wexner评分、半年后复发率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可有效改善高位肛瘘病人肛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挂线疗法 高位肛瘘 肛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40例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8月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CT诊断)与对照组(X线平片)各20例,评价两组诊断准确率与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为70.0%(诊断准确个数为14例);CT诊断准确率为95.0%(诊断准确个数为19例),x2=4.3290,P=0.0374。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影像学特点显著,P<0.05。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对其中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T诊断更与手术结果相符,操作简便且诊断准确率高,影像学特点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X线平片 CT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磁共振成像和X线平片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46岁,在一星期内进行腕关节X线检查和MR检查。MR成像仪的为0.3T场强,处理含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结果25例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50个腕关节中,X线发现14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发现45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检查一共发现156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而X线平片只发现18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检查中发现月骨是最容易受累的骨头。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病变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分析,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01)。MR的成像还可以清楚的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增强MR可鉴别关节积液与血管翳。结论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腕关节病变,如骨质侵蚀等,MR比X线检查更优越,倘若X线检查不能发现临床怀疑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行MR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腕关节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肛肠科收治的肛肠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为8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6.51±1.95)kPa,直肠静息压为(3.85±0.59)kPa,治疗后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2.08±1.36)kPa,直肠静息压为(2.13±1.25)kPa,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肛肠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挂线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中医挂线疗法 肛肠病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28例,中位年龄41(24-80)岁,均为病理确诊为TNBC,使用一定疗程的希罗达化疗后出现耐药或者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结果随访显示,17例TNBC患者停用希罗达后应用替吉奥治疗有比较良好的近期疗效。HFS等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而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结论在TNBC治疗上替吉奥和希罗达未见明显交叉耐药性,替吉奥可作为TNBC患者二线化疗的新选择。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替吉奥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与CT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98个关节有阳性发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比较阳性关节检出率及阳性关节不同病变X线与CT显示情况。结果CT检查对阳性关节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90.8%高于80.6%,P<0.05)。阳性关节不同病变显示,CT显示尿酸盐结晶、痛风石、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关节积液等病变比例均高于X线检查(77.6%高于0.0%,85.7%高于40.8%,88.8%高于46.9%,73.5%高于59.2%,57.1%高于0.0%,P均<0.05)。结论X线与CT均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诊断检查方法,但与X线相比,CT阳性关节检出率及不同病变显示率高,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 标签: X线与CT比较 痛风性关节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CT、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诊治的30例(4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对检查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最为接近,其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CT检查的76.2%和X线检查的57.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高于CT及X线检查。

  • 标签: 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CT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与CT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入院后均接受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48例患者中,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4.16%(26/48),高于CT检查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检查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可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但在早期病变诊断中易漏诊,此时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佳。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 线 CT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数字化X线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42例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摄取数字化曲面断层X光片,与此同时,对患者经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图像和未经处理的图像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图像对患者牙槽骨改变的判断的组间一致性,以此评价数字化X线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图像,经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之后的图像清晰度更高,更能帮助临床诊断发现患牙的病变细节,诊断一致性明显更高(100.00%vs78.57%,P<0.05)。结论数字化X线数字化后处理技术应用于牙周病的诊断之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一致性,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X线 影像后处理技 牙周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和超声波检查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X线对患者尿道、膀胱以及输尿管中下部分的诊断有效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输尿管上端及肾脏结石的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超声检查这两种方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超声检查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肛瘘应用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8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进行常规挂线疗法治疗,干预组进行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对比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单纯性肛瘘应用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高。

  • 标签: 单纯性肛瘘 隧道式拖线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临床医学也离不开医学影像信息的支持,医学影像已经成为临床患者诊治以及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医学影像中,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十分关键,该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信息处理处理技术,且综合涵盖材料科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学等多个学科,且逐渐发展成为专门技术领域。本文将针对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X线影像优化中的相关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 X线影像 后处理技术 应用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