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模式80份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80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洗器械不合格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效果显著,器械清洗不洁检查问题减少,有助于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及临床满意率,降低管理过程中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头颅CT或者是MRI、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CTA或者是DSA等检查,并且在入院时、4周后、8周后采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其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以及DSA表现以及预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8周后患者的Barthel评分大于85分的有65%(39/60),小于85分的患者有30%(18/60),发生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对其实施检查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采用CT或者是MRI,而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cta检查或者是DSA检查,可以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和具体位置,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的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供应室护理人员10名(管理后组)及2012年4月-2013年4月供应室护理人员8名(管理前组),管理后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管理前组为PDCA循环实施前的常规管理。结果管理后组器具、器械等日处理量、临床科室满意率及供应室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供应室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学习主动性、科室满意率及供应室质量指标合格率。

  • 标签: 供应室 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改善护理系统的运用状态,提高运行效益,是护理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国外先进护理理论、管理方法的引进,护理管理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不断发展。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循环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93.5±2.6)分、94.0%;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9.8±3.2)分、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到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PDCA循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全员参与该项活动,使静脉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到2‰。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 标签: PDCA循环法 静脉配液中心 降低 差错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外科113例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进行分组研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患者平均年龄(49.6±16.8)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9.7%);高血压30例(26.5%);贫血8例(7.1%)。术后共20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17.7%,其中术后48h内诊断的AKI和术后48h至7d内诊断的AKI的构成比分别为95%和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增多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结论AKI是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输血量,维持术后循环稳定可以降低CPB心脏手术后AKI发生。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的效率。方法我院于1~3月份通过到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进行调查,存在问题列入整改范围内,于4~8月份应用pdca管理,09~11月份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调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pdca成效管理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该全面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380例门诊病人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门诊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等待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门诊安全管理 护理干预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议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中200例入院患者所有资料,研究医院后勤工作的现状,将科学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具体效果。结果对比应用PDCA循环法前后,患者和职工的满意度,应用PDCA循环法后,患者与职工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PDCA循环法有效、科学的管理,大有力提高我院的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从而使我院更加昌盛强大。

  • 标签: 后勤管理 PDCA循环法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颈后路术中使用石膏患者预先使用安普贴预防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74例颈后路手术使用石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上下半年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安普贴,对照组按常规手术,使用海绵垫。观察两组发生面部压疮的例数与程度。结果实验组面部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安普贴对颈后路术中使用石膏患者预防面部压疮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石膏床 面部压疮 安普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以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发生率为改善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步骤,运用品管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持续的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发生率由10‰降低到改善后的2.5‰,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发生率,同时能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高危 跌倒坠床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影响效果。方法抽选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新生儿在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共有37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发生率为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病理性黄疸病例。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在出生后(3.8±0.9)天,明显晚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在出生后(13.1±1.8)天,明显早于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平均为(10.5±1.1)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同时能够延缓黄疸发生时间,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 标签: 早期护理 新生儿黄疸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指末节掌侧V-Y推进皮瓣联合甲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缺损的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改良掌侧V-Y推进皮瓣联合甲扩大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缺损患者11例13指,其中男7例8指,女4例5指;年龄22~53岁,平均34.8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机械伤4例。损伤指别拇指3指,示环小指各2指,中指4指。指端软组织缺损范围0.8cm×0.5cm~1.5cm×1.2cm。均伴骨外露及甲远端部分缺损,甲残留约1/2~1/3。所有患者采用掌侧V-Y皮瓣联合甲扩大术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和周围皮肤相近,指甲外形和健侧指相似,外观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0指,良3指,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改良掌侧V-Y皮瓣联合甲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术后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指端缺损 V-Y 推进皮瓣 甲床扩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取的2015年5月-2016年5月手指的泌尿外科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在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前或者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后在该医院住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所有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关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文关怀、操作技能、健康宣传以及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二者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泌尿科管道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消毒供应室的42例资料作为观察组,抽选实施PDCA循环法前的消毒供应室的42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清洗灭菌合格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洗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在骨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的临床教学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骨科护理学生82例。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PDCA循环系统法对他们进行带教,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学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执业态度、导师满意度以及总教学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系统进行骨科护理带教,其教学效果良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 标签: 骨科护理 带教 PDCA循环系统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与具体实施措施,便是根据PDCA循环来展开应用。其主要可被分为计划安排、具体执行、过程检查与最终处理等四个阶段过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对各项工作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通过实践执行与检查后留下成功部分,将不成功的遗留问题留到下一循环解决,此为质量管理的基础理念。本文将对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中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疗 质量管理 运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取的60例具有完整治疗信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ACBT干预,对比两种治疗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者的FVC、FEV1以及FEV1/FVC值、动脉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d内的平均排痰量为34.25±4.78(g),高于对照组的21.51±3.20(g)(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中,应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功能状况。

  • 标签: COPD 自主呼吸循环技术 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