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责任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质控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为层级管理实施前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层级管理实施后阶段,由护理责任组长对本组护士的各项工作开展质控管理,比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文书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层级管理实施前,实施后的护理文书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责任组长可提高护理层级管理质控工作的效率,同时可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护理责任组长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3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11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n=115,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药品安全事件中药品缺陷产生各阶段药品生产者的刑事责任,明确药品生产者在此类事件中所可能涉及的常见罪名。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结合法理基础研究、法学基础理论来分析药品生产者在药品安全事件中所应承担的常见刑事责任。结果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应适用刑法学理论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在专门设置的涉药犯罪条款尚不充分的情形下,在药品安全事件中适用其他条款,可严密涉药刑事法网。结论正确认识药品安全事件中的刑事责任有利于惩治违法药商、规范药品市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标签: 药品缺陷 产生阶段 药品生产者 刑事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10月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0例,男13例,女7例。骨折按照Russell-Taylor分型ⅡA型7例,ⅡB型13例。患者均采用骨折局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螺旋刀片型治疗,术后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对创伤性髋关节恢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正常随访(失访者),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平均愈合时间(16.25±4.19)周。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18/20),所有病例均无移位、断钉、切口愈合不良、肌肉挛缩、畸形愈合发生。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疗效可靠,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恢复局部正常功能,控制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风险,在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股骨粗隆下骨折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有限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98足)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48足)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50足)患者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Bolth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Bolther角和Gissane角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有效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96例肘部创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医治)与实验组(52例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比对照组,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9.57±4.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5.14)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对对照组2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5.77%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创伤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肘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Pilon骨折的患者36例,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程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患者对手术评价的调查,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骨折时间为15至26周。有4例患者皮肤坏死,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6例患者出现踝关节的关节功能障碍的现象,未出现针道感染以及松动现象。且患者对手术评分的优良率为83.33%,且有28位患者复位良好,占77.78%。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程度、Pilon骨折的类型以及患者软组织受损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适宜的手术时机,且充分合理的利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植骨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植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接班模式的转变对责任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护理交接班模式现状,修改,完善并实施,比较改变前后的交班所需时间,患者满意度,病情知晓状况。结果转变交接班模式后,交班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病情知晓状况有很大提高。结论新交班模式可以缩短交班时间,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交接班 模式转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的优势。方法从我院随机选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其中34例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以此作为研究组。另34例患者则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由护士长分配,根据患者情况机动式随机安排的方法,以此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总康复率、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大的帮助,而且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方法能够使患者更加满意,责任制整体护理具有较好的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责任制 整体护理 老年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公民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作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实际卫生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时刻面临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面临着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的风险,面临渎职的风险,甚至面临着人身安全的风险。一线卫生监督人员应对此有高度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强化责任风险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卫生监督 执法风险 责任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在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减少工作缺陷及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及医护患满意度。方法改变过去的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的护理,以保证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能得到固定护士系统的连续的整体护理1。结果实行责任制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使医院获得经济及社会双重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产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方法对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过程中的120例产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行责任制护理的产妇有75.0%能进行良好哺乳,哺乳技巧及效果明显优于以往的55.8%,P<0.05;且产妇及家属非常满意的程度高达94.2%,也明显好于过去的75.8%,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各级护士的工作质量,是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保障。

  • 标签: 产科 责任制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责任制护理组各22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责任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输液满意率。结果责任制护理组输液环境、护理态度、输液技术、等待时间、换药时间及整体输液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其中护理态度输液技术、换药时间及整体输液质量满意率两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输液满意率。

  • 标签: 输液 门诊 责任制护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是以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是社区服务成功的关键,是完善管理机制的工作保证,推行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全科医生 家庭责任制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为课题,遵循PDCA循环,通过调查现状,设立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根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61%提升到97%。结论品管圈的应用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落实优质护理。

  • 标签: 品管圈 满意度 优质护理 责任护士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产科自然分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收的选择自然分娩的待产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分娩措施,试验组产妇给予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分娩,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中出血量及产后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与产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其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产科自然分娩中不仅能明显提高产科质量,缩短产程时间和减少产中出血量,而且还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责任制助产 产科自然分娩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病人200例,随机选取其中100例为实验组,其余1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出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前、院内死亡率和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有显著临床疗效,降低急诊患者死亡率和出错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责任制 全程护理模式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L”形有限椎间隙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有限的“UL”形椎板间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01例,平均年龄53.7岁,平均病程6.8年。结果101例获得平均6.8年随访按Naika标准评定,优49例,良4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1%(92/101),有91.1%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症掌握严格,本术式在减压过程中既减压彻底,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是一个可靠的方法,加上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间开窗法 椎管减压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