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X线表现,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复位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经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儿次性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4例(92%),其中回结套和回回套各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整复特别有效的方法,既简单又安全,又整洁,整复率很高。

  • 标签: 小儿急性肠套叠 空气灌肠 诊断与整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炎患儿中实施X线检查的临床表现与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36例肺炎患儿纳入研究,给予DR-X光机进行胸部前后位摄片,必要时加照右侧位片,同时与其临床资料相结合,分析患儿的肺炎病变情况。结果136例病例中,吸入性肺炎者8例,所占比重是5.9%;支气管肺炎者128例,占94.1%。X光机胸部摄片显示82例(60.29%)有小斑片状或点状致密影,35例(25.74%)肺门及双肺上叶以下部位有密度不均匀阴影,余者19例(13.97%)呈大叶性浸润表现,主要沿肺叶肺段分布。结论在儿科肺炎患儿中实施X线胸部摄片,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肺炎病变情况,对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施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肺炎 X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对骨科病人颈椎、胸部、髋关节、下肢等部位进行床边X线摄影的相关护理进行总结,通过托举、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止刺激受伤部位,严禁粗暴放置X线成像板,减少病人2次损伤的发生;通过辅助固定肢体,以达标准片要求摄影中注意放射防护,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防扭曲折叠;对于有严重感染的病人操作时需有无菌观念;摄影完毕再恢复原先的治疗体位、角度及牵引的重量。

  • 标签: 骨科 床边X 线摄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埋线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2组选取相同穴位,治疗组予埋线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2组均治疗2个月,中间间隔1周。结果治疗组基本控制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效差3例,无效2例;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后,基本控制3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效差5例,无效3例。2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治疗癫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形肺炎的X线征象的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方法搜集临床88例球形肺炎病人的X线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病理证实神经源性肿瘤、肺上沟瘤、甲状腺瘤、支气管腺瘤、脂肪瘤以及结核球等。经胸部X线正侧位检查。结果定位正确32例定性正确30例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70.4%。结论X线平片绝对是首选方法,是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对球形肺炎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有很大帮助的。

  • 标签: 球形肺炎 肺部肿瘤 放射摄影术 断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肺炎运用X线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DR-X光机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诊治的76例肺炎患儿进行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胸前后位与右侧位摄片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76例肺炎患儿中,属吸入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者各占15.8%(12/76)和84.2%(64/76)。经胸X线扫描,可见患儿密度影主要呈斑片状、点状表现者46例,占60.5%;密度影不均,且位于肺门与两侧肺上叶处者20例,占26.3%;阴影见于肺叶肺段周围,且以大叶性浸润呈现者10例,占13.2%。结论小儿肺炎在X线下具有典型征象,应尽早检查,以准确掌握肺炎的病变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 X线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梗阻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X线检查表现进行诊断。结果24例确诊为小肠梗阻,由于患者梗阻的原因不同,X线表现也不同,患者均伴有气液平面或积气,能够清晰看见梗阻间存在“牵拉征”、“咖啡豆征”等征象;12例确诊为结肠梗阻,X线下主要以小肠扩张为主。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在诊断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

  • 标签: 肠梗阻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及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距下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表现,对踝关节正位及足部侧位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距下关节内脱位6例,其中合并距骨骨折2例,前脱位同时合并踝关节脱位、胫腓骨远端骨折1例,后脱位1例。结论多数距下关节脱位可通过X线平片诊断,但应注意与投照体位不恰当造成的假性脱位相鉴别。

  • 标签: 距下关节脱位 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炎性假瘤X线表现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和评价X线与CT检查在胸部创伤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胸部创伤X线平片和CT影像表现。结果96例患者中肺挫裂伤58例,胸部骨折42例,血气胸25例,肺不张7例,纵隔和皮下气肿20例,气管及支气管断裂5例,创伤性膈疝3例,胸内主动脉及大血管损伤1例。结论X线平片是胸部创伤检查的常规手段,螺旋CT检查快速,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对复合伤及病情危重、复杂患者应首选CT检查。

  • 标签: 胸部创伤 X线平片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侧弯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侧弯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侧弯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侧弯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侧弯患者13例,胸段侧弯的患者17例,腰段侧弯的患者30例。术前侧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侧弯(20o~60o)43例,重度侧弯(>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侧弯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X线诊断46例肺结核患者的要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通过X光片分析肺结核X线检查特征以及临床诊断要点。结果46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没有误诊漏诊情况出现,总结了X线检查诊断要点。结论采用X线检查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可广泛用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急性肠梗阻的X线表现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显示的梗阻的部位与手术后临床结果符合率为91.67%。结论X线拍片结合透视是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首选检查办法,诊断迅速,准确率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x线 表现特点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扭转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扭转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和手法整复率。方法分析近年来检查发现的31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结果器官轴型胃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胃扭转较少见,手法整复成功率较低。结论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手法整复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扭转 手法整复 数字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X线平片和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和螺旋CT,对比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发现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螺旋CT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针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X线胸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螺旋CT成像成像更清晰,诊断更明确,可以作为对X线胸片疑似患者的补充检查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X 线平片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