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垂直管理模式在护理部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 方法: 在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内开展本次研究,首先从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内从我院抽选 1000 例接受护理的患者,并开展护理质量统计、护理满意度统计,同时对护理团队在开展考核中统计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知识普及率以及护理操作规范评分,将统计结果保留。继而在 2018 年 12 月之后开展垂直管理模式培训工作,促进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垂直管理模式的相关策略与方法,最后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内继续随机抽选 1000 例接受护理的患者分别统计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护理团队以考核的方式统计疾病知识普及率、护理操作规范评分等,将最终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本次研究。 结果: 从最终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到,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还是护理满意度对比,或者疾病知识普及率以及护理操作规范评分,在应用垂直管理模式前与应用垂直管理模式后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 P 值各自为( P=0.0284 、 P=0.0395 、 P=0.0452 、 P=0.0279 ),从这里可以看到各指标组间对比中的统计学意义均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 结论: 在医院护理部中,应用垂直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增长以及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规范质量等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垂直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规范操作 护理部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监测和质控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 对监测和质控的内容、方法及作用做总结分析。结果 : 通过监测和质控 , 撑握了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特点 , 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 , 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 监测和质控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必要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监测质控 必要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药剂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本项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行常规管理措施,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药品滥用、过期、损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后期发现药品滥用、过期、损坏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渗透,推动 精神防治院档案管理向网络管理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适应当前 精神防治院档案管理发展要求的管理内容和建议突然变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防治院 管理 档案 网络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手术病患呼吸道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病患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4例)以及实验组(44例),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护理以及全程个性化管理。对比每组病患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干预后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方面,实验组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管理 呼吸道 手术 肺癌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方法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 我院 采集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将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与临床实践中,以期提高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管理中的执行率。并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方法: 2017 年 3 月 -7 月对我院收治的 32 例肺癌化疗患者以及 14 名临床护士进行 JBI 循证护理中心临床实践程度。护士执行率与对比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经过 JBI 护理质量审查,指标 1~3 执行率为( 98.12% )、( 92.45% )、( 95.11% )。证据应用前患者焦虑抑郁管理结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证据应用后患者焦虑抑郁管理结果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最佳证据应用可作为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管理,并占据重要价值。

  • 标签: 肺癌 化疗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 目的:我国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 2020年 3月 30日,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0年 7月 1日起施行。本文结合目前新法规中一些法规亮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为产业界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对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部分药品注册新理念,包括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原辅包和制剂关联审评、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并从药品注册的角度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思考,结合实际工作中情形进行解读。结果与结论:考虑到本次药品注册管理法规的修订内容较大,许多的新理念和新制度需要产业界和监管部门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作为药品上市申请人,应该勇于改变,积极在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勇于承担责任,在药品上市的全生命周期中落实质量管理、风险防控和责任赔偿的能力。

  • 标签: 药品 注册 审评审批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OEC管理模式在外科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工作的外科护士接受 OEC管理模式 的59例护士安排为 观察组,将别的科室未接受OEC管理模式 的护士59例作为对照组 。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指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应急能力、理论知识成绩和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 OEC管理模式用于外科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业务能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OEC管理模式 外科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小组相关工作能否改善护理风险管理。 方法:选取 我科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 干预 组和对照 干预 组 。对照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干预组在此之上加入静疗小组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相关差异。 结果:实验干预组病人普遍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静脉输液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较对照干预组低。 结论:静疗小组可改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

  • 标签: 静疗小组 临床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2017年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制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及加强重点监控药品购用情况的动态监测。本文除介绍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措施外,还通过监测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比例及重点监控药品占全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比例等数据来评价管理结果,以期为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点监控药品 药事管理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腕带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10月 -2020年 2月该院住院的患儿 3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观察组的改良腕带选用一次性口罩系带作为系带,腕带两端固定带折成蝴蝶结状,保留信息区及两端扣孔,按系绳方式佩戴。观察两组腕带在位、皮肤勒痕及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腕带在位率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未发生局部皮肤反应及皮肤勒痕,对照组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 3.3%、皮肤勒痕发生率 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岁以下患儿使用改良腕带可明显提高腕带在位情况,减少皮肤损伤发生率,保障患儿皮肤安全。

  • 标签: 改良腕带 儿科 身份识别 佩戴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儿科患儿护理时沟通方法与技巧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来我院2019年4月~2019年12月就诊的儿科患儿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分组时,共设置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运用沟通方法和技巧)两个小组,并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入选研究的患儿平均分入不同小组之中,保证两组之间患儿数量不存在区别。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给予观察组患儿护理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沟通方法和技巧,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体满意度和医患纠纷数,都明显较对照组患儿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科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积极的运用沟通技巧和方法,有效的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医患纠纷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 15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前后, 2016年 9月— 2017年 8月收治患儿为对照组 77例,主要为常规性管理, 2017年 9月— 2018年 10月收治患儿为观察组 77例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比不同管理方式下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业务考核、护理记录等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环境、服务态度以及知识教育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新生儿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管理护理用于神经内科病房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接诊的介入治疗病患 68 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 2 组。实验组采取综合管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2.94% ,比对照组 17.65% 低, P < 0.05 。 结论:于神经内科病房介入治疗中运用综合管理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

  • 标签: 介入治疗 综合管理护理 神经内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4月~2020.4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6例,在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在社交能力、兴趣、生活能力、个人卫生方面的康复疗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7.36%,对照组为84.21%,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添加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数据分析对医院质量管理改进的作用。方法 每月对全院医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点评,将我院 2015年的医疗数据,如医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床位使用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与 2018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质量分析对医疗质量改进的意义。结果 医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床位使用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显示:在实施医疗数据分析点评后,医疗质量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强化医院质量改进,对医院质量管理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数据分析 质量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高危儿中选取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患儿一共300例,然后对其展开研究,将这些高危儿平均分为两组,对于A组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于B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常规性质的转运管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记录A、B组高危儿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情况、转运效果等等,以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这一组高危儿转运成功率更高,家属对于转移到满意度更高。A、B组高危儿转运过程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 程序管理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保持续质量管理对医保违规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8年伊始对医保违规现象实施医保持续质量管理(观察组),与2017年整年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各取258份医保病历,对比两组不同管理措施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对照组(P

  • 标签: 医保 持续质量管理 医保违规 管理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