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麒派艺术浅谈流泽歌台花甲气如龙,麒派风标一代宗;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派”艺术在思想上、认识上的...

  • 标签: 麒派 周信芳 千红万紫 纪念活动 于伶 艺术方法
  • 简介:这实在是一些拉杂的话.只是因为想到了一句古语。《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借用之:戏剧,亦然。灾难后。自发的诗歌潮也好,或者是舞台上有意的创作也罢.都深切地传达着这个“文以言”的传统。虽然,这不是一个无诗不可以言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无戏不可以悦的时代

  • 标签: 灾难 记忆 艺术 诗可以兴 论语
  • 简介:人类早期艺术,是以人为载体的多媒综合艺术。其后,某些最具有表现力的媒介获得独立发展,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单媒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这些单媒艺术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彼此交融,形成了新的综合艺术,建筑、戏剧、电影、电视等就是这样诞生的。人类历史上所曹有过的各种艺术门类,如今正以电脑为核心走向史无前例的综合,多媒体艺术就是这种综合的产物。

  • 标签: 多媒体艺术 感觉通道 智能多媒体 服务数字网 视觉通道 信息转换
  • 简介:每当我听见严凤英大师演唱的黄梅戏唱腔,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叹.与此同时,那美奂美仑的艺术形象便萦绕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人们尊称严凤英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派艺术的创始人,真可谓一语中的、实至名归.虽然她英年早逝,但她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塑造的众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造的清新纯朴灵动洒脱的艺术流派,经时光冲刷淘洗,岁月抛光打磨,后学传承发展,日臻完美,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与价值.

  • 标签: 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 严派艺术 黄梅戏 唱腔 艺术风格
  • 作者: 马竹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周林,男,80后新锐导演,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导演、演员,陕西省剧协会员。1999年-2003年就读于西安广播影视学院,2011年加入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至今。

  • 标签: 简介 艺术 陕西省 广播影视 研究院 80后
  • 简介:纪实型电视片的崛起,是近几年来我国电视文化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率先以其鲜明的纪实美学风格引起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广泛好评和电视界的强烈震动。此后,《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广东行》、《中华之门》、《最后的山神》等�

  • 标签: 纪实片艺术
  • 简介:关于艺术起源存在比较权威的六种假说,然而这六种假说无一对艺术的真正起源给出明确的解答。这归因于六种学说均未对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科学的类别划分。在六种假说的基础上,一种新的关于艺术的分类方法——依据艺术源动力的不同,将艺术划分为两个大类,即表达艺术和美学艺术,可为进一步研究艺术的真正起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艺术起源 假说 艺术源动力 表达艺术 美学艺术
  • 简介:王萍,女,陕西省子长县人,本科学历。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工作。2002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工作至今。

  • 标签: 艺术档案 王萍 协会会员 秦腔艺术 陕西省 本科学历
  • 作者: 张明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长笛是木管乐器,初名“横笛”,为的是与“竖笛”有所区别。早期的长笛管身略呈圆锥形。1832年经德国人勃姆(TheobaldBohm,1794—1881)改良,遂呈圆柱形,装有杠杆式音键,发音清澈。长笛可用于独奏或合奏。管身原为木制,后多改为金属制,但仍沿用旧称,称其为“木管乐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解脱——人类真实的自由解脱,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通常被人作出消极的解释,被视为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所造成的无法抗拒的苦难时在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补偿和慰藉,亦即一种暂时的忘却和休息。例如桑塔耶那说:审美的欣赏和美在艺术上的体现,是属于我们暇时生活的活动,那时,我们暂时解脱了灾难的愁云和忧恐的奴役,随着我们性之所好,任它引向何方。

  • 标签: 解脱观 自我实现 爱因斯坦 人类 精神活动 悲剧艺术
  • 简介:人们通常称从事戏曲事业,特别是从事戏曲表演的人为“唱戏”的,这种称谓表明:戏是靠“唱”,而唱的前提是“词”。可见,唱词不但是戏剧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剧本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台好的戏曲,尤其象黄梅戏等以唱功见长的地方剧种,要描写和叙述全剧的错综复杂的情节发展及戏剧冲突的全过程,主要是靠唱词来表述。而人物的内心思虑、对事态的判断和分析、相互间的多棱关系的展现和事件的变化等,绝大部分是通过唱词来表现,有时甚至非唱词莫能为。因此,编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设计唱词时,不但要考虑唱词与人物性格、戏剧情节、审美要求等的关系,还要从唱词的诗歌性、动作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感应性、意识性、准确性等方面着力雕凿,刻意追求,不断出新。

  • 标签: 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 动作性 戏剧情节 感应性 地方剧种
  • 作者: 李敏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化的造型艺术。它是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景物、动物、器物等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或电脑等其他技术手段处理,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摄影者思想感情的一种平面(二维)艺术门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在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艺术中,化妆艺术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手段之一。根据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等特点,使用化妆材料,塑造不同形象(主要是面部)。话剧、电影、电视等的人物化妆,因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体验派)的影响,大都要求接近生活,强调真实性。我国传统戏曲的人物化妆,因属于梅兰芳演剧体系,故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注重艺术上的夸张、美化,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表现对人物的褒贬。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化妆方式,如净行大都勾画脸谱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化妆也不断吸收话剧甚至影视化妆方法与技巧,尤其是现代戏曲,更相对注重生活化与真实性,不再使用“脸谱化”的化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梅嘉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0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近几年,由于我们灯光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舞台灯光艺术发展之快是令人始料不及的。灯光艺术已凸现了几大特有的功能,并有着其他部门不能替代的表现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立足于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从各方面对普契尼歌剧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他的作品现实性非常强,一般都是以抒情为主,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了作品的整体风格,这都奠定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 标签: 普契尼 《艺术家的生涯》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