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封闭引流冲洗治疗肠瘘的疗效及护理效果,得出结论,封闭引流冲洗治疗肠瘘非常有效,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肠瘘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持续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创伤感染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引流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持续封闭引流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治疗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良好,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对创面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接诊的4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封闭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创面组织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局部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要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乳酸脱氢酶(LDH)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局部组织氧分压(PO2)要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研究组在二氧化碳分(PCO2)、酸碱度(PH)及乳酸(Lactae)含量等方面与对照组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封闭引流治疗,创面组织氧含量要明显比常规换药治疗更为丰富,组织代谢更加活跃,患者康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引流 创面组织 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持续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时,可促使创面尽早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T组(50例)和N组(50例),其中T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N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引流情况、感染情况及满意度。结果:①T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更换引流管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优于N组(P<0.05)。②T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N组的84%(P<0.05)。③T组的感染率为4%,低于N组的16%(P=0.046)。④T组的满意率为96%,低于N组的80%(P=0.014)。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科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治疗电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8例电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和供皮区创面应用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18例电烧伤患者11例植皮区创面行1次VSD治疗7天后直接上皮化愈合。7例供皮区创面术后8天除1例潮湿未愈合创面外其他均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在进行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调整适宜的、持续冲洗以充分引流,同时密切观察局部创面皮肤血运及引流的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是保持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电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流(VSD)技术治疗多种创面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10例因外伤致多种开放性创面患者,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23-45岁,平均30岁。受伤部位;足背毁损伤2例,跟骨开放骨折2例伴大面积皮肤缺损或坏死,踝关节骨折术后、感染2例,髋部挤压伤1例,小腿外伤性性滑膜囊肿1例,小腿开放骨折皮肤坏死1例。创面大小为8×10-20×25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0天,平均为6天。所有患者都应用VSD技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获得4-8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1例外伤性囊肿直接缝合,9例经中厚皮片覆盖创面,创面愈合时间为24-45天,平均为28天,植皮成活率为优,皮肤恢复程度为良。本组患者更换VSD次数为1-5次,平均为2.8次。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结论应用VSD技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引流术 滑囊囊肿 骨折 开放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VSD对小腿足创伤的治疗护理疗效。方法对19例小腿足创伤的患者进行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采用心理疏导、皮肤准备、保持有效的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观察、引流瓶的处理、创面的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17例经一次VS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颗粒饱满,鲜红嫩活,再次VSD治疗7天后均一次全部成活;2例骨外露患者经VSD治疗3周后,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皮瓣愈合良好。结论通过正确使用材料以及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了有效的引流,加快了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减少了大剂量抗菌药物的应用,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 标签: VSD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VSD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当代伤口治疗的主流,据统计,管道堵塞是封闭引流使用中的第一并发症1。现在临床上没有专门的VSD冲洗器,一般用的是输血器或注射器临时代替,存在很多弊端。且持续冲洗+脉冲式两种方式结合能有效防止VSD管道堵塞的发生2。?故我们设计了一种冲洗器来更好的解决堵管问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器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疗效及其临床护理。方法临床统计了11例难治性创面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封闭引流治疗,同时行护理服务,观察患者创面生长情况,统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1例难治性创面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0d,36d和45d。结论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为植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临床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护理
  • 简介:摘要VSD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当代伤口治疗的主流,据统计,管道堵塞是封闭引流使用中的第一并发症1。现在临床上没有专门的VSD冲洗器,一般用的是输血器或注射器临时代替,存在很多弊端。且持续冲洗+脉冲式两种方式结合能有效防止VSD管道堵塞的发生2。?故我们设计了一种冲洗器来更好的解决堵管问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器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6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关节感染及骨髓炎等骨科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18.1±4.9)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25.1±5.9),实验组的医疗费用(5943.2±401.3)元低于对照组(7242±389.5)元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感染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自2011年开始应用封闭引流技术以来收治了相关病例13例,通过对这13例患者应用VSD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伤口感染后使用封闭引流技术在保留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14例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保留内固定、彻底清创并结合封闭引流治疗伤口感染。结果:14例病人经过采用引流术,感染得到控制,内固定得以保留。随访9~36个月,患者感染均未再复发。结论:对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应用封闭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保留内固定装置治疗行之有效。

  • 标签: 手术后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后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共36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研究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成本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科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骨科的治疗中,探究其应用效果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择我院相关科室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髓炎、皮肤软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相关患者,无差别地从中选取14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在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和一定时间内的创面面积等一系列能够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参数进行统计,根据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计算感染发生率,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引流管更换次数、一定时间内的创面面积以及住院时间等一系列能够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参数,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佳,出现感染的概率更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品质评分也更高,其应用效果明显更好。结论 将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骨科的治疗中,能够很好的防止感染的发生,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日常生活舒适度,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骨科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8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88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引流技术,实验组患者实施封闭引流技术,对两组患者引流管更换次数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引流管更换次数数据相比对照组较多,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引流管更换次数分别为(4.3±1.4)次及(3.1±0.7)次,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较长,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4.8±6.9)天及(17.3±4.1)天,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在减少引流管更换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表现优异。

  • 标签: 骨科 常规负压引流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中创面面积大小与值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封闭引流术的患者120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创面面积大小来设定值。将创面面积在20~50cm2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一组30例和对照一组30例;将创面面积在51~100cm2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二组30例和对照二组30例;分析比较这两对患者引流后的引流量、堵管等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对患者在引流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封闭引流术中,可以根据创面面积来调节相应的值,有利于创面的引流,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负压值 创面面积 负压封闭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更换引流管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封闭引流技术获得理想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临床应用 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