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用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皮内针组、罗格列酮组;同系非糖尿病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皮内针组大鼠取内庭、足三里、胰俞穴,其中针刺组结合电针治疗,药物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均高于空白组(P〈0.01,P〈0.05);GLP-1、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针刺组低于空白组(P〈0.01),而药物组、皮内针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提高GLP-1水平,可能因此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 标签: 针刺疗法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 70 例患者分别根据患者意愿分配至 30 min 组和 60 min 组 ,每组 35 例。两组针刺方案全都选用相同取穴 ,每日针刺 1 次 ,每星期治疗 6 次 ,治疗 4星期,共治疗 24 次。并且在治疗前、治疗 4 星期后,分别比较 2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相比较治疗前全部都有所改善 ,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在中风后肩痛患者针刺治疗中,留针 30min比 60 min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都可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留针时间 针刺 中风 后肩痛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H反射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每日一次;采用神经电生理H反射评价模型和治疗效果;结果阳经针刺组显著抑制大鼠H反射的出现,和阴经针刺组、阴阳经针刺组、巴氯芬组、MCPG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阳经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 H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n=35)接受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腰腿疼痛和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期治疗 针刺
  • 简介:23不同刺激量针刺对脑缺血后缺血同侧海马LTP的影响分别给予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强直刺激,与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1组EPSP、PS的I/O曲线显著升高(P<001或P<005),缺血模型组PS的LTD幅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不同针刺 可塑性影响 大鼠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生针刺伤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来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合理完成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对实习护生发放,就针刺伤例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针刺伤原因、针刺伤环节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100名护生,52名呈现出针刺伤现象;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就针刺伤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针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针冒时;就针刺伤后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结论:对于实习护生而言,因为经验不足等系列因素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伤现象,对此就针刺伤具体原因加以明确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对于实习护生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针刺伤 护生 原因分析 防范方法
  • 简介:题目:商店运来6桶可乐,分别为15升,17升,18升,19升,22升和30升,有两位顾客来买可乐,第一位买了两桶,第二位买了3桶,第一个顾客买的可乐升数正好是第二个顾客的1/2,商店里剩下的是几升可乐。

  • 标签: 解题 可乐 顾客 商店
  • 简介:花椒树的修剪原则是“因树修剪、随枝做形”,“统筹兼顾、长短结合”,换言之修剪既要剪出树形,又不能机械做形,要以花椒树的品种、树龄、长势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基本因素为依据,看树分龄修剪。

  • 标签: 修剪方法 花椒树 修剪原则 栽培管理 做形 树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近年来国外一些针灸临床研究获得的针刺针刺安慰对照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论,分析目前国外针灸临床研究常用针刺安慰对照方法的不足,力求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并能得到国际认可的针灸对照试验对照组针刺安慰对照方法。本文探索一种新的针刺安慰对照方法,在获得患者充分信任的前提下,使安慰对照组潜在的治疗作用最小化,发挥更理想的安慰剂作用。通过实践,针对针刺与药物作对照的随机对照研究,借助临床新药研究双模拟的思路,建立“双模拟-非病症相关穴-随机抽样”对照法,形成新型的针灸与药物作对照的针灸临床研究模式。

  • 标签: 针刺 临床研究 安慰对照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大跨T型梁为例,提出增大截面加固设计、粘贴钢板加固设计、碳纤维加固设计,三种加固设计方式,通ANSYS对梁加固模拟分析及与规范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加固方式的应力分布情况,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

  • 标签: 桥梁 加固设计 碳纤维加固 粘贴钢板 增大截面加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8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表分成5组,对照组1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16例、B组17例、C组17例和D组17例,均实施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比较5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100.00%),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100.00%、82.35%、70.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3.75%,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跟其他几组相比,其中B组患者的H-B量表评分、TFGS量表评分及DNFG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给予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以逆经脉斜刺进针、行针5 s治疗方法最佳,可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快速恢复。

  • 标签: 针刺 合谷穴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以及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44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慢性胃炎大鼠模型采用碘乙酰胺溶液诱导制备。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组用相同方法固定大鼠,但不做针刺处理,浅刺组、深刺组将毫针刺不同深度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白介素含量及胃液pH值,观察胃部出血点及体重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降低,针刺后深刺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较造模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深刺组作用优于浅刺组(P〈0.05);比较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白介素IL-1β,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组间互相比较,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鼠"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胃炎,相较于浅刺,有着更明显刺激机体内血清胃泌素释放的功能;针刺"足三里"穴对于调节慢性胃炎大鼠的血清白介素浓度及胃液pH值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足三里 针刺深度 血清胃泌素 慢性胃炎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偏瘫肌痉挛患者,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评分以及下肢评分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肢评分以及下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偏瘫肌痉挛患者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偏瘫患者肌痉挛 不同穴位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颈椎病现属于高发病和多发病,临床以颈肩臂疼痛麻木、颈项僵直、活动受限、眩晕,甚则瘫痪等为主要表现。常因经络淤滞、气血不畅所致,经络淤滞不通则痛,故以疏通经络为治则,通过经络辨证以指导颈椎病的临床针刺选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首见于《灵枢经》,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翔实地阐述了经络辩证和针法。

  • 标签: 颈椎病 经络辨证 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