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联体背景下射血分数中间的中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和天津河西医院诊区急性失代偿心衰住院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低(HFrEF,LVEF< 40%)组70例(38.9%)、射血分数中间(HFmEF,LVEF 40%~49%)组50例(27.8%)和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50%)组60例(33.3%),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差异。结果1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FrEF组与HFmEF组、HFpEF组与HFmEF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心衰再入院分析,HFrEF组47.1%(33例)较HFmEF组48.3%(29例)高、HFpEF组24.0%(12例)较HFmEF组高(HR分别为2.307、2.368,95%CI:0.187~4.480、1.207~4.644,均P<0.05);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HFrEF组57.1%(40例)较HFmEF组34.0%(17例)高(HR=2.053,95%CI:0.187~4.408,P<0.05)。多因素分析,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HFmEF组与HFpEF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77,95%CI:0.241~0.941,P<0.05);肺心病(P<0.05)、心房扑动和(或)心房颤动(P<0.01)、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Ⅳ级(P<0.01)为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肺心病是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医联体背景下中老年住院HFmEF患者临床特征倾向于与HFrEF一致,但其缺血性心脏病特征更显著,HFmEF组患者1年心衰再入院风险低于HFpEF及HFrEF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3组无差异。

  • 标签: 心室功能,左 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和酶校准品K所测酶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酶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和酶校准品的K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酶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酶的校准K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酶校准品K测定血清酶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医学检验危急即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指标,准确报告检验危急指导临床,得出结论危急报告对临床指导非常重要,而危急错误报告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杜绝危急错误的发生。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报告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前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危急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218例心电图危急报告的特点、流程及结果等,总结心电图危急报告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结果我院心电图危急的分布特点住院患者136例,占62%,门急诊患者82例,占38%。急性心肌梗死102例,占47%;急性心肌缺血、损伤5例,占2%;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占26%;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55例,占25%。危急发生人群老年人大于中青年。结论心电图危急项目的制定、报告的及时性、流程的规范能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安全,应尽快在各级医院实施;危急项目应尽快统一。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方法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4.13±0.54分、期望平均4.34±0.45分、满意度平均4.34±0.12分。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结论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 方法 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 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 结果 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 4.13±0.54 分、期望平均 4.34±0.45分、满意度平均 4.34±0.12分。 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 结论 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pH与血液pH的关系。方法选择PICU患者200名,排除肾脏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采血作血气分析时,留取尿液测pH。结果血气pH与尿液pH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73,P=0.015(双侧),血气pH与尿液pH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血液pH与尿液pH存在直线相关性,呈正相关。

  • 标签: 尿pH 血pH 儿童
  • 简介:摘要:全球疫情再度爆发,让人们又一次深刻认识到全民健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在全民健康体系的建设中,将医疗企业资源重新配置,有效配置,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面临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对比休克患者经外周测血糖和经抽血气,分析两种血糖测定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同时行经外周测血糖和经抽血气测血糖,对比两种方法最终的测定结果,计算相关系数。结果:经抽血气测定的血糖水平低于经外周测定的血糖水平,p

  • 标签: 休克 血糖值 血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WI的ADC联合纹理特征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经病理证实的94例软组织肿瘤(恶性44例,良性50例)MRI及DWI图像。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肿块的实性成分ADC。在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的肿瘤最大层面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及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分别为(1.6±0.3)×10-3 mm2/s、(1.2±0.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P<0.05),以1.28×10-3 mm2/s为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临界,AUC为0.783,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65.91%。纹理特征中直方图特征(frequency size、skewness),灰度共生矩阵特征(Inertia_All Direction_offset7、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1、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7)及Haralick特征(Haralick Correlation_All Direction_offset4_SD)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 0.825、0.739、0.826、0.816、0.820、0.7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佳预测模型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0、88.00%、86.36%。结论ADC联合纹理特征对术前预测软组织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诊断, 鉴别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
  • 简介:目的:针对目前医院在可加价医用耗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对可加价材料尤其是高耗材定期进行全程监控管理的设想,完善和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及程序化的高耗材管理模式。方法:从计划采购、入库验收、科室调拔和患者使用到财务结算等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结果:切实保证高耗材领用量、使用登记数量与医院收费数量相符,降低医院的周转资金,减少积压,避免浪费。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杜绝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双方的责任心。结论:通过探索医用高耗材管理办法的实施,以达到提升医院的物资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高值耗材 采购 使用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危急快速报告方式。方法对我院2016年检验危急快速报告分数进行排序,筛选出前10名科室的危急快速报告情况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与双通道报告检验危急的标准、流程并进行实时监管,对比两种报告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16年我院的危急快速报告份数共1265份,其中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份数是631份,双通道报告份数是634份,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时间是(1.2±0.3)min,医生回复时间为(1.9±0.4)min;在双通道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时间是(0.7±0.2)min,医生回复时间为(1.1±0.3)min;双通道报告的回复时间显然短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对比差异较大(P<0.05)。在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率是90.0%,医生回复率是79.7%;在双通道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率是99.7%,医生回复率是97.6%;双通道报告的回复率显然高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双通道报告方式在检验危急快速报告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方式,可明显建设护士与医生的回复时间,且有助于提升回复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检验 危急值 快速报告 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析本院临床检验危急报告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危急临床实际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检验科 2017 年 1 年— 2019 年 12 月记录的 4637 例 危急报告实施统计分析,观察其在各科室分布与应用情况。 结果: 2017 年危急报告占总体的 26.53% , 2018 年占 31.74% , 2019 年占 41.73% ; 2017~2019 年,危急报告均在 内分泌消化科、呼吸科的出现频率较高。 4637 例危急中。 4637 份 危急报告中,主要 以血清钾( K )、血红蛋白( HB )、血红蛋白( HB )、肌酐( CR )、尿酸( UA )等项目为主,多见于消化内科、 ICU 、急诊、呼吸、门诊等科室。 结论:医院危急统计数据分析、评估的开展,有助于危急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 标签: 危急值报告 临床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系统采用RFID作为高耗材唯一识别码,并通过与HIS系统互通,从高耗材的申领到使用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为高耗材的管理提供了优良案例,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扩展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