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简述人体囊型包虫病的发病机制,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多bDWI成像在人体囊型包虫病上的应用诊断及前景,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此病上的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囊型包虫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

  • 标签: 人体囊型包虫病,DWI多b值,ADC值,MR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检验危急的建立与应用对于救助患者有怎样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依据我们医院自2011年9-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0名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临床检验危急的建立使用后和之前没有建立此应急机制时的抢救成功率、检查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验危急建立之后,医疗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检查检验的数据回报时间都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我们能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在建立临床检验危急之后,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等,因此床检验危急的建立与应用应该得到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危急值 建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手术室高物品的管理。方法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当前手术室高物品的管理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高物品进行系统的管理,杜绝了库房凌乱无章的状态。减少了因高物品使用产生问题而产生的医患纠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巡回护士因高物品准备补齐而离开手术室的次数,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高物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高值物品 管理
  • 简介:摘要高医用耗材是医疗耗材的特殊种类,不管是在医院管理,还是在科室管理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高医用耗材大部分直接进入人体,且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高医用耗材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科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高值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院对危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危急管理。方法针对我院危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医院必须重视危急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只有重视危急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提高 重视 危急值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急报告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现状和优化的设想。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01月-12月的危急报告接收的项目、有效转达和处理经治时间及效果等原始资料登记、结合实际临床患者的危急状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接收的危急有缺项、有效转达和处理的时间和效果记录不完善。结论规范落实重症医学科危急报告的内容、缩短有效转达和处置时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疾病转归良性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 处置 时限 疾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血清AFP临界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5~2015.7期间48例经初步诊断为肝癌随访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随机选择4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较对照组正常者血清中含量高,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两种方式检查疾病阳性率几近为0%,且通过降低血清AFP检查临界发现疾病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临床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采用检血清中AFP含量来进行确诊,且AFP检查临界的选取对疾病准确度有影响,低临界检查疾病阳性率升高。

  • 标签: 血清 诊断 准确度 临界值 判断 AFP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行PDCA管理前(2014月6-9月)外科监护室50例检验危急报告和实行PDCA循环法后(2014年10月-12月)外科监护室52例危检验危急报告进行较。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医护人员对危急的知晓率和危急登记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不断纠正在临床检验危急时发生的错误,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危急值 PDCA循环法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成效。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12月对手术室的医用高耗材进行信息化管理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12月手术室医用高耗材应用人工管理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0.61%,医护满意度为95.64%;对照组应用人工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22.68%,医护满意度为78.52%.观察组的错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耗材的实物盘点和证件审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信息化管理,能显著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控制医用高耗材的质量和应用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医用高值耗材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pH改变与阴道宫颈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感染患者共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阴道pH和阴道症状、细菌感染情况以及阴道洁净度等相关性。结果根据阴道pH测定结果,其中A组患者阴道pH>45的有58例,B组患者阴道pH≤45的有82例。结果显示,pH大于45的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会明显比pH≤45的患者多,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pH>45和pH≤45的两组患者在宫颈糜烂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和B组患者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两组数据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患者感染乳酸杆菌、加德纳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明显要高于A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阴道洁净度分级越高,患者阴道pH越高。三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的pH越高会影响患者阴道洁净度,提高宫颈感染的几率。

  • 标签: 阴道pH值 阴道宫颈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检验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PDCA循环危急管理和常规危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危急管理合格率、检验回报时间和干预实施时间。结果观察组危急管理合格率83.3,%,对照组58.3%,检验结果回报时间33.5±5.3min,干预实施时间25.8±6.2min,对照组危急管理合格率58.3%,检验结果回报时间44.2±9.3min,干预实施时间37.6±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危急管理合格率,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和干预实施时间,为患者诊治争取了更多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检验 危急值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凝血检验危急在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中的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对其凝血检验结果以及检验进行调查。结果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中凝血检验危急20例,占比例的36.4%。纤维蛋白定量低10例、凝血酶原时间高15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2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合并凝血酶原高1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15例、凝血酶原时间高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12例。结论凝血检验危急能够针对重症新生儿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并能够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预测,降低患儿死亡率。

  • 标签: 凝血检验危急值 重症新生儿 病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