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 : 90 例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患者 , 根据随机抽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 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除复杂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26例行复杂阻生牙拔除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锤凿拔除,观察组患者行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除复杂阻生牙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阻生牙 高速涡轮牙钻 锤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患者,根据随机抽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实施涡轮钻法,对照组实施传统骨凿劈开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5~40min,平均手术时间(20.0±6.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60min,平均手术时间(35.0±8.3)min;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拔牙术后第3、4天复诊,实验组术后疼痛4例,张口受限6例,邻牙损伤0例,干槽症6例;对照组术后疼痛12例,张口受限15例,邻牙损伤6例,干槽症15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P<0.05)。结论涡轮钻法在临床牙科的使用能够有效弥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过程中传统手术的诸多不足,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手术中的视野较为清晰不易出现错误,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涡轮钻法 传统骨凿劈开法 下颌第三磨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可变剪切(AS)事件,探讨AS事件与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并建立AS事件与剪接因子(SF)的调控网络。方法分别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TCGA SpliceSeq数据库下载507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AS事件数据,合并得到AS事件生存数据的矩阵,评估7种AS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避免模型过度拟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Kaplan-Meier 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后模型的价值和效能进行评价。利用Pearson试验分析AS事件与SF的相关性,并对SF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7例甲状腺癌患者,研究发现10 447个基因发生了45 150次可变剪切事件。其中ES为主要类型(38.84%),ME发生次数最少(0.51%)。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1 842个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多因素Cox分析建立了基于USHBP1-48249-AA、CACNB1-40626-AT和BEX5-89679-AP的预后风险模型。以风险分数0.807为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组(P<0.001,AUC=0.929)。构建的SF-AS调控网络中发现多个关键SF基因能够调控AS事件的表达,包括CDK12、RBM25、DDX39B、SRRM2和DDX46等。结论基于3-AS事件的模型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构建的SF-AS调控网络为探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可变剪切事件 剪接因子 预后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疾病对个体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RNA可变剪接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环节,逐渐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RNA可变剪接通过产生多种mRNA异构体,增加了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神经系统复杂功能的基础之一。然而,当剪接过程发生异常时,可能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深入理解RNA可变剪接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在疾病状态下的改变,对于开发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RNA可变剪接 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疗法 RNA干预 个性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速涡轮钻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骨凿法方式治疗,观察组行高速涡轮钻法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创口、张口受限程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创口疼痛程度、张口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速涡轮钻法应用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高速涡轮钻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下颌阻生齿拔除过程涡轮钻法与骨凿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14名下颌阻生齿患者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涡轮钻组和骨凿组,观察两组术后张口受阻、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涡轮钻组的患者术后张口受阻程度大多为轻度(61.40%),术后疼痛程度也集中为轻度,人数占比为61.40%。骨凿组的患者术后受阻程度集中在中度(41.03%)术后疼痛程度大多为中度,人数占比为47.37%;涡轮钻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人数占比为1.75%,骨凿组术后重度疼痛患者占总比的12.28%。涡轮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7.02%,骨凿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8.0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比骨法,涡轮钻法更有助于患者下颌阻生齿的拔除,可以减少患者疼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涡轮钻法 骨凿法 下颌阻生齿拔除 对比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除时选择应用高速涡轮牙钻进行拔牙

  • 标签:
  • 简介:涛涛是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一头天生的卷发.高高的鼻梁,长得很帅.很阳光.是女生们特别喜欢的那种长相。他讲话时总爱挥动着手.捋一捋前额特意留下的几根刘海,给人桀骜不驯的感觉。但如果不是与他深谈.很难想象这个看似阳光的少年竟然隐藏着并不明媚的黯淡心情。

  • 标签: 父母离异 孩子 高一学生 阳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变剪接事件结合剪接因子对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性别、年龄、分期等)及转录组数据,并从TCGASpliceSeq数据库获得可变剪接事件信息。通过R语言软件及程序包,使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可变剪接事件及相关特异剪接因子,建立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并绘制剪接事件相关的调控网络。结果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1 405个可变剪接事件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关,包括可变受体位点(AA)事件98个、可变供体位点(AD)事件101个、可变启动子(AP)事件333个、可变终止子(AT)事件346个、外显子跳跃(ES)事件448个、外显子互斥(ME)事件3个和内含子保留(RI)事件76个。经过LASSO、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结合临床数据,显示可变剪接事件(C16orf13|32924|ES、TSFM|22759|ES、MACF1|1881|ES、ATP5C1|10726|ES、UNG|24277|AP、UNKL|33077|AP)可能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1.028,95%CI:1.018~1.039,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乳头状肾细胞癌中可变剪接事件与剪接因子之间的潜在调控关系,构建调控网络,共116个剪接因子及1 059个可变剪接事件纳入分析,其中正、负相关调控事件分别为553、506个。结论可变剪接事件结合相关临床数据对预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对探索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癌,肾细胞 可变剪接 剪接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中43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干预;观察组中43例接受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运动、认知、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认知、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干预效果明显。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可变优先级 认知 运动 双任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下颌近中阻生齿 患者经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治疗 的 临床 效果。 方法: 本研究将对我科临床入选( 201 8 年 7 月至 201 9 年 7 月期间)的 45 例 下颌近中阻生齿 患者 随机分为 对照 组( n=23 ,应用常规拔牙器械拔除患牙治疗 )和 观察 组( n=22 ,应用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治疗 )。 比较两组 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 。 结果: 牙 槽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的、肿胀程度以及手术时间等 临床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较短或较优, 差异显著 ( P < 0.05 ) ; 断根、干燥症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 30.43% ,观察组为 4.55% ,差异显著 ( P < 0.05 ) ; 对照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病例数分别为 7/9/7 例,治疗满意度为 69.57% ,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病例数分别为 15/6/1 例,治疗满意度为 95.45% ,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显著 ( P < 0.05 ) 。 结论: 下颌近中阻生齿 患者经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治疗 的 临床 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 压槽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的、肿胀程度,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 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 牙挺法 下颌近中阻生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拔除术中采用高速涡轮机的效果。方法:研究期间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我院收治的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拔除患者共计80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为了深入了解高速涡轮机的应用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方法完成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40例患者划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另外4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采用高速涡轮机),不同方法实施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记录拔除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拔牙时间和VAS评分等数据,同时将两组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95.0%(38/40)、77.5%(31/4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两组相比后者有明显不足;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0.0%),相比后者较高,以上数据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牙时间短于参照组{(19.26±1.38)min比(45.09±2.81)min},研究组VAS评分优于参照组{(2.52±1.58)分比(5.35±2.4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拔除术中采用高速涡轮机能够有效地减少拔牙时间和疼痛程度,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下颌近低位阻生牙 拔除术 高速涡轮机 应用效果
  • 简介:电力系统作为我国基础的民生建设项目之一,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愈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截至目前,为了更好的满足我国人们的实际用电需求,优化我国电力发展的模式,近年来燃气联合循环装置电厂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其中天然气增压站的应用逐渐成为了改善供给天然气品质,促进燃气机组运行环节的重要系统组成之一,不仅仅关系到了后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也为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情况作出了很大帮助。本文通过对我国某燃机联合循环电厂所配置的天然气增压站进行阐述、分析,从中分析在实际应用环节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中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和功能情况,以期为我国未来燃机联合项目的发展作出帮助。

  • 标签: 燃机联合 天然气增加站 组成 优化
  • 作者: 尚晓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8-02大家都知道肝脏是人体当中极为重要的器官,且人体当中的各项生理功能都离不开它,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尽可能的保护肝脏不受到伤害是极其有必要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时候,由于自身对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往往一旦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晚期,那么肝癌早期难道就没有一点征兆吗?肝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已经是我国的癌症肿瘤发病率第三位。造成这么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便是不能够及早的发现,在肝癌患者当中,只有20%的人群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大多数的患者一旦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此外,这么高的死亡率和患者自身的肝脏状况也有关系。1为什么肝癌这么严重?首先肝癌的恶性程度高,所以,当确诊为肝癌之后,几乎都无法治愈,且存活时间很短,此外,也会有更恶性的肿瘤,但是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再者肝癌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其主要的表现为肚子疼,皮肤逐渐发黄发黑,身体逐渐消瘦等,这个时候患者往往已经步入了中晚期。如果在早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便会有很大的转机,但是大多数的肝癌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个时候,手术已经不能够治愈。此外,很容易复发、转移,一般人正常的肝脏,是能够源源不断处理人体当中所有血液的,所以,血管较为发达,且血流量极为丰富,但是这些血管正好成为了肝癌向外转移的载体。2肝癌的主要发病群体?通常情况下,肝癌的高发年龄主要是在40岁之后,且以中老年人居多,五十岁以上时肝癌的高发年龄段,且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且疾病的生长速度极为迅速,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晚期,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做手术,此外90%的肝癌患者曾有过慢性肝病,而肝炎便是肝癌的罪魁祸首,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患过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患上肝癌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因此不必太过担心。肝炎的反复发作,便很有可能导致肝硬化,最后逐渐发展成为肝癌。3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都听说过乙肝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相信很多肝癌患者都不陌生,这三部曲的发展时间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和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否接受积极治疗等因素有关,部分人群肝硬化程度很轻,但是长了一个较大的肝癌,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突变和未突变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天津见康华美医学诊断中心266例行IgHV基因检测的CLL初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IgHV基因突变状态、基因片段的使用特征;对突变与未突变患者的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筛查、染色体核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患者男性172例,女性94例,中位年龄67岁(20~82岁)。(1)IgHV突变患者比例高于IgHV未突变患者(69.2%∶30.8%)。(2)VH家族以及基因片段的使用均存在明显的偏颇性:VH3家族(142/266,53.4%)、VH4家族(75/266,28.2%)和VH1家族(34/266,12.8%)的发生率总和约为95.0%;具体到基因片段,使用VH4-34(26/266,9.8%)、VH3-23(25/266,9.4%)、VH3-7(24/266,9.0%)、VH4-39(16/266,6.0%)的比例总和约为35.0%,其中VH3-20片段和VH3-49片段仅发生于IgHV未突变患者(P<0.05)。(3)IgHV未突变患者中CD38(26.3%∶3.0%)和CD79b(71.1%∶45.5%),以及11q缺失(25.5%∶5.3%)检出率较高,IgHV突变患者中单独的第12号染色体三体(37.9%∶5.6%)常见(P<0.05)。MYD88为IgHV突变患者的主要突变基因之一,而ATM在IgHV未突变患者突变率最高。结论CLL患者IgHV基因具有独特的表达特点,突变和未突变CLL患者的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检查结果具有一定规律。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重链 遗传学 免疫表型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