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家蚕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鳞翅目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因此在农作物治虫时稍有不慎就极易造成家蚕的农药中毒事故.轻者,部分蚕中毒死亡或不能结茧,重者造成绝收.广大蚕农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积极从源头(农药)、污染途径(桑叶、蚕具、空气)、中毒体(蚕)三方面进行防治,可有效减少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农药中毒事故的损失.

  • 标签: 综合防治对策 农药中毒 家蚕 中毒事故 鳞翅目昆虫 鳞翅目害虫
  • 简介:桑枝、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种桑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茵以及加工板材;利用多余的桑叶研制桑绿茶;此外,种植多用途的桑树优良品种,还可以果、叶两收。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利用桑枝加工板材,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400元。利用桑叶养蚕,1亩桑园仅养蚕一项的年产值约2400元~3600元;利用每年夏、冬两次砍伐及春秋萌长的弱枝所废弃的嫩梢、嫩叶研制桑绿茶,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1亩桑园总产值可达4600元。近年来,广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桑枝、桑叶等桑树产品,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种桑只为养蚕”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对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 标签: 桑树 综合利用 效益
  • 简介:茧丝纤维上的疵点称为茧丝的频节.颣节从技术角度讲分为块频、环颣、小糠频、毛羽频、微茸颣.颣节的多少及其轻重对缫丝和染织工业均有较大影响.蚕茧缫丝过程中的掉缫现象主要是由茧丝颣节引起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丝厂已经把茧丝颣节的多少和轻重作为衡量蚕茧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茧丝颣节,对于提高蚕茧质量,促进蚕茧销售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茧丝 蚕茧质量 原因 丝纤维 缫丝
  • 简介:我省蚕桑生产在各级党、政重视加强领导下,农民赖以脱贫致富积极性高,发展较快,到1991年,全省拥有桑树70亿株左右,但随着栽桑密度增大,桑病虫日趋严重,不仅每年损失桑叶10~15%,而且导致树势早衰,叶质下降,养蚕成绩差,特别是鳞翅目桑虫的病原感染家蚕,蚕病流行,蚕农说:“桑树病虫多,蚕房病蚕多”。据自贡、资中、潼南、合川、涪陵、南充调查;春季桑树病虫害严重,潼南、铜梁等县的桑瘿蚊、断梢病、桑白蚧和川东地区的桑象虫株危害率44.8%,枯枝率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蚕病流行 桑虫 桑瘿蚊 病蚕 病原感染
  • 简介:桑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桑叶的品质,进而影响到以之作为食物源的桑蚕的生长发育及茧丝品质.因此,桑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也有其特殊的基础地位.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桑园是一个保持动态平衡、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广泛施用农药和偏施化肥,天敌大大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桑园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不利于桑树生长和发育的变化.从现有的桑园病虫害防治来看,单一的防治方式已经达不到改良和恢复这个动态平衡的目的了.必然要求改变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把化学防治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交替进行.

  • 标签: 桑园 病虫害 综合治理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 简介:《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是高等学校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蚕桑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蚕业 教学 综合利用 多媒体
  • 简介:栽桑的目的是为了养蚕,但在养蚕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病,为提高蚕病防治效果,减少养蚕损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源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养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只有有效地防治蚕病的发生,才能实现养蚕成功与增收目标。

  • 标签: 综合防治 蚕病 养蚕 效益 饲养条件 防治效果
  • 简介: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因各种病虫为害而导致叶质下降、桑叶减产、树势衰败,甚至树体死亡,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蚕病而造成损失,程度不同地制约了养蚕业的发展.单一的防治方法,虽能暂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蚕桑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综合防治对策 虫害发生原因 可持续发展 生长过程 防治方法
  • 简介:蚕病是养蚕业的大敌,每年单是蚕病的发生就给养蚕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桑园面积和养蚕农户的逐年增加、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技术培训、蚕房条件及蚕种场的建设改造等各种配套措施的严重滞后,蚕病由过去的零星、局部发生已向暴发流行的趋势发展,引起各级政府和蚕业技术部门的高度关注.

  • 标签: 综合防治技术 蚕病 养蚕业 经济损失 蚕业生产 技术培训
  • 简介:2015年开始陕西省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允许采取综合评价形式招生试点,招生范围从普通高中毕业生扩大到三校生.高职招生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能够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供多样化选择.

  • 标签: 高等职业学院 综合评价招生 人才培养方案
  • 简介:1988年,我所在西江流域蚕区郁南县河口镇木树围村建立了实施蚕桑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树围村共有10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桑地面积147.3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29%,由于约有15%的青枯病桑,实折投产面积123亩,大部分是河滩地桑。1987年全村养蚕626张,单张产茧20.7公斤,亩平产茧105.3公斤。去年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后,虽然桑园在夏期遇洪水淹盏,秋期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33户调查户中,桑地投产面

  • 标签: 综合配套技术 秋期 投产面积 青枯病 桑园管理 小蚕共育
  • 简介:本文针对广西桑园中桑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提出了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桑园害虫防控提供了有效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桑粉虱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简介:我场西桑园是我省选种、原种和品种比较试验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养蚕升温设备陈旧落后,主要是大批地采用杠炭作燃料,温度控制极不稳定,又不安全,使用和采、贮都很不方便。为了提高蚕种质量,改善养蚕的饲养环境条件,确保生产安全,经省公司批准,在西桑园选原种部4幢蚕室内安装了1台0.5吨的蒸汽锅炉及其配套设备。从1987年春开始投入生产使用,先用于生产,后又综合用于生活,经过6年来使用,效果很好,职工满意,提高了工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克服了杠

  • 标签: 蒸汽锅炉 锅炉压力 温度控制 饲养环境条件 蚕种质量 品种比较试验
  • 简介:简要介绍了蚕丝蛋白的组成、性能,具体叙述了蚕丝在服装、化妆品、食品、医药、医用材料、生物技术和环保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蚕丝蛋白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蚕丝蛋白 应用 进展 发展前景
  • 简介:乐至地处川中丘陵中部,幅员面积1425km2,辖25个乡镇、606个村,总人口87万。乐至县是四川第一批优质蚕茧基地县,2006年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区,2007、2008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2009年入选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蚕桑产业基地县。

  • 标签: 蚕桑生产 综合开发 特色产业 农业标准化 国家商务部 四川省
  • 简介:蚕沙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资源,我区每年都有上百万吨新鲜蚕沙产生,但未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本文对我区蚕沙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蚕沙 综合利用 现状 策略
  • 简介:1年度任务完成情况1.1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1)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桑、蚕品种筛选为筛选出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蚕桑品种,2015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在"十二五"前4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已筛选出的蚕品种芳·绣×白·春(川蚕27号)、金·兰×明·晖(川蚕28号),桑树品种川桑98-1、嘉陵20号在试验站的基地市县区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蓬安县,以及攀西蚕区宁南县、会东县,

  • 标签: 综合试验 蚕品种 川东北 蚕区 嘉陵区 蚕桑生产
  • 简介: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园,建园后有效生长期可长达25~30年,这期间蚕茧价格难免有波动。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桑园单一的采叶养蚕经营,抵御不了茧丝行业大滑坡的影响,只有搞好桑园间作,走综合经营之路,才能稳定收入,迎接低潮后的茧丝行业再度兴旺。如何搞好桑园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通过大庙镇石兴村2社养蚕大户伍承兵家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效果十分明显,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实行桑园间作的可行性1.1桑园栽植模式及桑品种2000-2001年我县发展桑园6851hm2,宽窄行栽植,即宽行266.6cm,窄行66.6cm,株距50cm,667m2栽桑可达800株。这种栽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当茧丝价格上扬时,主抓养蚕,兼顾间作蔬菜等;当茧丝价格大滑坡时,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带养蚕。这样,不至于出现毁桑、挖桑或桑园撂荒的现象,保住桑树资源。另外,选择枝条直立、萌发早、硬化迟、抗逆性强、产叶量高的湘7920、农桑、嘉陵20号等桑品种,为桑园间作蔬菜提供有利条件。1.2桑树剪伐形式为冬季重剪我县桑树剪伐形式采取冬季重剪,即春季桑树萌芽开叶后至休眠期前,中途不伐条。桑树从春季开叶到春桑叶大量收获时间为5...

  • 标签: 提高综合 桑园间作 经济效益探讨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1、四川及我市,从六十年代以来,蚕桑生产的发展基础,主要依赖于“四边桑”,并以队营为主,专业队护桑、专业户养蚕,集中售茧,小批量生产.因而.当时蚕茧单产较高,居全川及我市首位,我县团碾乡当时出现养蚕技术高产能手、省人民代表陈华超,具有专用标准蚕房、专用设备,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由于生产责任制变化以后,树随地走,承包到户,出现了大量养蚕护桑新手,“四边桑”已被大量出现的成片桑、大行间作桑、小桑园和专业栽桑大户的规模经营、规模效益所淘汰.如何振兴我县蚕业,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研讨的新课题.

  • 标签: 一步成园 综合效益 蚕桑生产 规模效益 规模经营 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