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模拟压缩助听器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听力学家和助听器专家的不懈努力.该类助听器压缩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助听器的诞生使得动态压缩数字化,目前该技术已非常成熟.还可以将几种压缩技术组合在一起工作。尽管助听器的压缩技术已发展了40多年,但助听器的最佳放大方案或常见助听器的适配方法仍然未能取得一致。Kochkin对大量助听器用户调查后,给出了用户的满意响度调查报告。

  • 标签: 压缩助听器 控制技术 动态范围 性能 压缩技术 数字助听器
  • 简介:在助听器放大系统中,当放大器件和反馈环路同时存在于声处理系统时,从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通过放大器由扬声器输出后,经传播又再次从麦克风进入系统。这样反复放大造成声输出超过系统的最大输出能力而使输出信号发生的高强度震荡,称为声反馈。声反馈是助听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国外的统计,大约有24%的助听器使用者认为助听器的声反馈严重影响了助听器的正常使用。在近期国外对2428名用户的调查显示,反馈问题高居助听器不满意原因的第3位。

  • 标签: 助听器(Hearing Aids) 反馈(Feedback) 听力学(Audiology)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施行扁桃体摘除术62例患者,统计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23岁。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所有患者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精心手术治疗,细心观察护理均获得了较好效果,无一例发生病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患者舒适、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才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围手术期 护理对策
  • 简介:我院自2005年6月引进Medtronic公司的StealthStation红外线影像导航仪以来,已进行了近3000例影像导航内镜手术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CT扫描的工作区域及层厚问题、导航设备的使用问题、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在开展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手术室设置及器械摆放问题等,都可能对影像导航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我们逐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能够为各位同道提供一些临床使用的经验。

  • 标签: 外科手术 影像导航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对已经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工作,其作用是保证这些医疗器械经过消毒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对这些已经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杀菌处理,并且进行储存已备使用。消毒供应室人员由于每天都与这些带菌的医疗器械接触,并且要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液以及灭菌器等等,对以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监控,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建立以科护士长为领导的监控小组,对于供应室工作的医护人员要展开专业的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结果在科学布局,各项工作环节质量管理规范化,以及使用先进消毒技术基础上,使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提高,并保证了灭菌合格率。结论加大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强度,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可以为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提供有效手段和促进。

  • 标签: 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室 医院管理
  • 简介:看图说话是培养听障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及家长要重视对听障儿童进行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昕障儿童看图说话能力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标签: 昕障儿童 看图说话
  • 简介:儿童孤独症(autisticdisorder)是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943年,该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他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是与环境隔离的,语言异常或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即现在的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教育对策 发育障碍性疾病 康复 语言障碍 精神病学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1326例在我院做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96例小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小儿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小儿消化溃疡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外用氨酮戊酸散光动力(ALA-PDT)治疗的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一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均进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这类患儿进行研究,回顾分析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全部护理资料,汇总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的200例患儿中有185例预后的效果非常好,通过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只有25例患儿发生声音嘶哑等并发症,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全部患儿都正常出院。结论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密切关注病情、积极进行治疗前后处理措施等,治疗后实施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助于提升预后的效果,为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护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儿患者 喉乳头状瘤 光动力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法选取我院50名医务人员,调查其对无菌器械、无菌物品、灭菌过程的了解程度;调查其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行为;并对2011年-2014年的无菌物品进行检测。结果50名医务人员了解无菌器械为90%,不了解为10%;了解无菌物品为82%,不了解18%;了解灭菌过程为70%,不了解灭菌过程为30%;与实施质量管理前比较,接触无菌包不洗手、错发无菌包、职业暴露、自身防护行为、地上捡起放入无菌柜及一次性物品过期行为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4年共检测无菌物品1291份,其中合格1280份,不合格11份。结论通过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达到减少微粒危害、预防热源反应及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供应室 无菌物品 质量控制方案
  • 简介:我国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实施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人员观念有偏差、办学条件受限制、教学实施欠规范等问题。笔者建议通过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技能、深化教改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学前教育水平。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机构 学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及护理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控制性降压并配合良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视野的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实验质量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控制性降压,能有效的缩短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46例脑出血患者院外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运用家庭访视方法,对出院后发生压疮的脑出血患者,采用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表进行评价分析,查找危险因素。结果13项危险因素中排序前6的为体位受限、年龄>70岁、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为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外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脑出血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自身因素,提供社会支持等是预防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外压疮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脑出血院外压疮危险因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1.1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7.00±3.2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管理后,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门诊护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实现哮喘患儿临床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50例患儿出院半年内哮喘发作的次数及平均的住院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低,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护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采用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儿急性发作和住院的次数,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哮喘患儿 临床控制
  • 简介:摘要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认为的灾害,随时都在发生,为了尽快到达现场救援,我们就要对各种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对各类疾病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灾害现场的疾病控制特征,并对各类常见传染病的成因进行总结。其次对感染与传染病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严格监管灾民安置区域的卫生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落实疫苗接种工作等有效方法。可帮助救援工作取得新进展,减少灾难中的伤亡人数。

  • 标签: 灾害救援 传染控制 传染病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