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月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具体类型及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类型及占比分别为穿刺口渗血及血肿8例(40%)、拔管综合症7例(35%)、假性动脉瘤5例(25%)。结论强化围术期抗凝治疗并对机体实施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合理进食与使用局麻药以及实施良好的股动脉压迫止血能够显著提高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介入治疗 心血管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上岗护士易出现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新上岗护士易出现护患纠纷的原因。结果提高新上岗护士的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针对儿科的特殊性,提出应加强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提高护理人员法律知识,保证护理安全的正确实施,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可以预防或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新上岗护士 护患关系 纠纷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对策。方法2015年5月到2015年8月期间,对我市街道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深入访谈,收集相关资料。结果老龄居民年龄越大,其在两周内的患病率就越高,患慢性病的患病率就越大;女性的患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常见的老年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惯心病;老龄居民对老年慢性病预防咨询需求高达89.7%。结论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需结合实际,根据其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

  • 标签: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百色市两所“三甲”医院住院就诊、体检和性病门诊病例、检测咨询、孕产妇筛查确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确诊为HIV/AIDS病人540例,男性占68.12%,女性占29.66%;男性农民占85%,性工作者1.5%,干部及其他占20%;女性农民占60%,性工作者占1.8%、干部及其他占26%;壮族男性56%,壮族女性占56%;有外出打工史男性84.64%、女性61.07%;婚外情史男性40.15%、女性26.17%。结论百色市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上升人群主要为农民,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流行特征 分析 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血管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路路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35例患者中27例显效,6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35例患者中19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联合应用中药注射剂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急诊 临床特点 治疗对策
  • 简介:心脏电讯报告说,“在2011年的欧洲心律起搏器(EUROPACE)会议上报道,虽然该系统十年前就有远程监控的植人式心脏节律控制装置开始进入市场,可是电生理学家和病人才刚刚开始收益于这种技术……。”维达尔·艾斯柏格博士“引用发现欧洲电生理学家预计追踪他们的病人在未来长达五年的比例增加的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科学倡议委员会成员2010年的一项调查。

  • 标签: 心脏节律 远程监控 节律控制 植入式 生理学家 控制装置
  • 简介: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其防治从医院走进社区势在必行,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具有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这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密不可分[2]。

  • 标签: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对策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病患者
  • 简介:目的对在病房封闭式管理下,精神障碍患者出走行为及其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预防患者出走。方法对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住封闭式管理病房的320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24例患者其出走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患者病情因素而出走的患者占到58.3%,而其它出走原因则包括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和担心家庭这几种。结论通过归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式管理病房出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举措,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障碍 封闭式管理 出走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与脑卒中患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询问和查询病例资料等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门诊筛查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13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82侈0。结果脉压≥8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MAP〈80mmHg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舒张压控制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MAP的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明显增高,OR值分别为1.053、2.987和1.024。以MAP≤75mmHg和≥95mmHg为节点,与≤75mmHg比较,≥95mmHg脑卒中的患病危险程度增加(OR=2.971,95%CI:1.097-8.050,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来预测血压控制不良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MAP建议控制范围与正常成人MAP正常值不同。除MAP外,老年和伴有糖尿病也对脑卒中的患病率有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糖尿病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压
  • 简介:三个人中大约有一人患有高血压,但由于降压药带来乏力、疲劳、干咳的副作用而停止用药,使得他们当中只有一半的人群血压可得到控制。一个最新的研究显示,采用较小剂量的几种降压药联合降压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纳入了42个研究中的2万余名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不同剂量降压药单独降压组或联合降压组。

  • 标签: 降压药 小剂量 副作用 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 人群血压
  • 简介: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约占75%,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虽疗效确切,但受患者发病时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影响该疗法的开展。而传统的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疗效又不甚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疗效[2~4]。但高压氧的疗效取决于治疗时机和剂量而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治疗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商河县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影响高血压控制的因素,为该地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商河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710例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及体格检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70.94%(男性为71.01%,女性为70.89%),高血压控制率为11.73%(男性为10.45%,女性为12.8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0.73,95%CI:0.58-0.92)、运动(OR=0.61,95%CI:0.47-0.79)、有高血压家族史(OR=0.45,95%CI:0.33-0.62)的高血压人群控制率高,饮食偏咸(OR=1.70,95%CI:1.37-2.11)、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ratio,WHtR)≥0.5(OR=1.53,95%CI:1.24-1.89)的高血压人群控制率低。结论该地高血压治疗率高,但控制率低,应加强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广州参与研究的三级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初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2383例,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照高血压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及根据血压情况作出调整。综合管理组: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合作,运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治疗高血压患者,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同时,尽可能地干预危险因素,并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危险因素控制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随访12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综合管理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血压控制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而且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吸烟、饮酒患者比例显著下降、基本身体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显著降低、血脂代谢紊乱情况改善、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随访期间发生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等并发症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vs.9.4%,P<0.001)。结论应用社区综合防治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效果
  • 简介:本刊讯,为响应2011年世界高血压日,主题名为“知晓您的血压和控制目标”的活动于2011年5月14日在澳门绿阳花园休憩区顺利举办。

  • 标签: 控制目标 高血压 世界
  • 简介:记者有幸采访了上海复旦大学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龚兰生。龚教授是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长期致力于内科和心脏科的临床工作,特别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对国内学术进展也贡献良多,是享誉国内外的心血管疾病专家。自1948年参加工作至今,孜孜不倦地担任临床和科研的工作,这份坚持已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 标签: 高血压联盟 控制血压 中国 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运用研究。方法本文选取12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确定病情后直接确定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实施治疗过程,对其急救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结果重症监护室内苏醒后,急性生理学参数计分大小、年龄计分大小、慢性疾病计分大小以及总得分大小分别是(6.99±2.77)分、(1.69±0.60)分、(4.48±1.85)分以及(12.97±4.69)分,其中急性生理学参数计分大小和总得分大小两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和重症监护室内苏醒前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实施治疗过程后,可以缩短急救时间,缓解创伤应激反应,节省手术时间,改善创伤三联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有效提升临床急救效果。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腹部创伤 急救 临床运用
  • 简介:每天一杯大豆或者扁豆,当与低糖饮食结合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于2012年10月22日的《内科学档案》中。豆类,因为它们包含许多蛋白质,有助于抑制血糖反映以及降低血压。同样作为纤维素的良好来源,豆类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研究人员发现进行三个月的“豆类饮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超过几个星期时间的血糖水平)下降了0.5个百分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豆类 患者 血红蛋白水平 低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