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性激励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常规管理措施下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n=20)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正性激励管理下静脉配置中心人员(n=20)作为观察组,随即选择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组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配置准备时间、药品配置时间以及清场工作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将正性激励应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积极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正性激励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将近两年来我院收集的100例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明药剂使用不科学52份,溶剂用法不当25份,给药速度不当9份,药物使用不合理7份,给药顺序不合理4份,给药剂量不科学3份。结论 抗肿瘤药物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和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减低药物危害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中心 危害
  • 简介:摘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及其结构的合理性。护理人力资源是指能满足社会护理需求,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护理人员的总和。护理队伍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也进而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总体医疗服务质量。因此,优质护理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方向发展,值得研究和探索。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进展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是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护理人力配置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护理人力资源方面存在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质量下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据此,文章指出,大力培养护理人才的同时,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减少护理人才流失是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构建我国护理人力合理结构和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机制 岗位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护理工作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在神经内科合理配置。方法在6个神经内科专业组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量122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4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内科及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及床护比不同(P〈0.05),脑血管病患者人均日护理总时数(198.16±1.94)min和理论床护比(1:0.81)最高,癫痫专业组最低,神经内科平均床护比为1:0.66。结论神经内科各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数量不同,应根据收治疾病种类优化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人力配置 护理工时 床护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中应用静脉配置中心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静脉处方给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61例患者收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前,将其命名为对照组,61例患者收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后,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配药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配药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在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药物配置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得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临床护理 作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配置现状的认知和体验,探讨影响护士配置的关键因素。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抽样法选取我院的23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谈话调查。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现有临床一线护士配置不能充分满足患者需求;优质护理人才短缺及浪费现象并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护士固定配置影响明显;护士配置标准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论:护士配置除了考虑成本效益以外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可根据不同科室临床工作需求进行调整。突发公共事件对护士配置影响明显,通过建设完整系统的护理学科体系,扩大护理人力培养规模和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质量,打造结构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实现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基于需求的一流护理服务,推动护理领域改革创新。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士配置 质性研究
  • 简介:护理分级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必须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的客观评估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分别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等级。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护理级别,使临床护理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护理分级 标准解读 临床应用
  • 简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美国临床护理专家角色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发展临床护理专家,临床护理专家角色的内容,如何教育培养临床护理专家,哪些领域需要临床护理专家及如何在临床发挥其作用。另外,还介绍了美国临床护理专家的考核、认证和评估方法。临床护理专家角色和标准的发展与护士职业的基本内容保持一致,与行为规范和执业准则一致,利用统一标准考试来考核护士对高级专科护理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 标签: 美国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专家 角色 标准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过程[1]。有研究[2]报道,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与公平,不仅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卫生系统的均衡协调发展。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公平性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效果。方法: 调查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常规管理阶段)我院未施行精细化管理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状况,分析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精细化管理阶段)施行精细化管理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状况改善情况。抽取实施前、后阶段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单各380张研究。研究效果。结果:精细化管理阶段的科室管理质量水平情况,对比常规管理阶段(处方审核正确率:100.00%对比81.82%;药物配置准确率:100.00%对比81.8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院感符合率:100.00%对比81.82%),均更高,p<0.05。精细化管理阶段的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对比常规管理阶段(医嘱有误发生率:0.26%对比2.11%;排药有误发生率:0.26%对比2.63%;退药发生率:0.00%对比2.37%;成品核对有误发生率:0.00%对比2.11%;成品外送有误发生率:0.26%对比2.37%;),均更低,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效果
  • 简介:邮编:4412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的职业安全防护有效性。方法: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对比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及抗肿瘤药物配制差错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中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药物配制中差错和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护理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及满意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选定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并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60例医务人员进行研究。以分组的形式为医务人员展开不同的护理措施,组别以A组和B组区分,护理措施以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区分。并在研究期间重点对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中价值。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B组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满意度明显优势显著;两组之间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可进行统计学研究。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医院的护理人员40名,按照奇偶法进行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20名的划分。对照组为常规管理,研究组为分级管理模式,对比组间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后的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分级管理模式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取2022.01~2022.12我院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30例,统计分析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原因。结果: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记录中,溶媒选用错误最多,其次分别为为溶媒剂量不合理、给药速度不合理、剂量不合理以及顺序不合理。结论: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配置药师、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与反馈,以保障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使用 溶媒选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配中心药品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静配中心需要配制的600例药品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采取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与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进行常规管理的药品配置模式进行对比,分为观察组(n=300)和对照组(n=300)。对比两组的药品配制合格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药品配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药品配置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能有效增加药品配制正确率,减少药物问题,从而提升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配中心 药品配置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面对全院实行下收下送,负责提供无菌器械物品,同时也负责回收手术室、介入、门诊及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大量的污染、感染器械物品,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到使用,循环往复,如在某一环节把关不严或疏漏极易发生交叉感染,从而暴发医院感染的严重后果。按卫生部要求我们借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行动指导委员会推出的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防控、监督、监测,确保医疗安全,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供应室管理 标准预防 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器械物品 临床科室
  • 简介: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于贸易往来的需要于1987年正式发布的,它是一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其中ISO9001是用于如医院、卫生防疫站等机构,证实其有能力提供满足病人需求和运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的服务。2005年12月我院在申报“三级甲等医院”的前夕,经过充分的准备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标准在我院的认证,为晋级“三甲”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国际质量标准 管理质量 ISO9000质量标准 高护理 ISO9000族 质量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