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天水,古称"成纪",位于甘肃东南部,为陕、甘、川三省交界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文化遗迹甚多,大地湾遗址是西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另有全真教丘处机的弟子梁志通创建的玉泉观,汉飞将军李广墓,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等。其中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20世纪共7730余尊塑像,组成了古丝绸之路

  • 标签: 伏羲庙 麦积山石窟 李广墓 古丝绸之路 大地湾遗址 玉泉观
  • 简介:声乐美学的研究在于揭示音乐艺术形态的特殊性,从而全面把握声乐艺术的本质与规律。本文以从乐美学的审美的角度研究歌曲《菩萨蛮一黄鹤》,探讨研究其声乐艺术美,旨在进一步加强理解诗词类歌曲的艺术美学特点,以便更好的运用到演唱实践中,实现它的现实意义的同时体现它的理论研究价值。

  • 标签: 歌曲 《菩萨蛮·黄鹤楼》 声乐美学 毛泽东
  • 简介:在中国画发展历史中,写生历来都是一个优秀的传统,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然而在近年来的中国画创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写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鉴于此,本文从中国画写生的衍变和发展谈起,结合多位名家的创作经历及作品,就写生和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中国画 写生 创作 相互关系
  • 简介:鉴赏是中国画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鉴赏环节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鉴于此,本文总结了当下鉴赏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中国画鉴赏 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 简介:一山西高平市马村镇康营村关帝庙内,现存碑刻四通。其中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舞碑记》在述说重修的原因时,顺便发表了几句关于祭祀演剧活动的看法,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戏曲审美观。而它所记的舞,在形制、用途上与一般的神庙戏台相比,

  • 标签: 关帝庙 中国古典戏曲 碑刻 审美观 十七年 戏台
  • 简介:山西高平市北羊头山下,存有炎帝陵和炎帝庙。炎帝陵西故关村,建有炎帝行宫,行宫内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创修舞一座,且名之为"演奇",富有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戏曲史料。高平,战国赵邑。西汉置泫氏县,属上党郡,东

  • 标签: 炎帝陵 高平市 正殿 神农 明万历 碑记
  • 简介:<正>神庙剧场中看的出现大约在明代末期~②,是为了增加观众席以及防止男女混杂而专设的供妇女、儿童专用的观演场所~③。即在庙院两侧的厢房之上加盖二层(横轴线与戏台所在横轴线成直角),如山西高平王何北五龙庙看~④,戏台正对者一般为献殿或者正殿。车师文明在其《中国神庙剧场中的看亭》一文中介绍了在明、清两代少

  • 标签: 看亭 五龙庙 观演场所 献殿 春秋楼 面阔
  • 简介:文章基于国画写意在服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首先论述了国画写意在服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从色彩应用、图案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国画写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最后则对国画写意在现代服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国画 写意 服装装饰设计 应用
  • 简介:宫廷宴飨即皇帝赐宴,概指以皇帝命令举办的由官员、使臣乃至平民参加伴有一定规模乐舞、百戏表演的宴会。据“两唐书”《本纪》、《乐志》以及《册府元龟》之《帝王部·宴享》记载,唐代中后期宴飨次数较前期明显减少;赐宴地点以及乐舞、百戏的表演场所由显德前殿、含章殿、百福殿、芳华殿、天成殿、相思殿、武德殿、观德殿等逐步固定为勤政、花萼、麟德殿、曲江等等;

  • 标签: 中后期 乐舞 唐代 表演 百戏 宫廷
  • 简介:地处中原的河南,有着丰厚浓郁的文化古韵,历史遗存甚多,郑州城隍庙即是其中之一。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商城路中段,是郑州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清建筑群,其内部乐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

  • 标签: 城隍庙 城隍神 郑州志 河南 考述 庙会
  • 简介:一山西省河津市阳村乡连伯村西有后土庙一座,现存碑刻10通,记载了后土庙自元代以来的历史沿革。其中明万历十八年(1590)的《连伯里重修后土庙底创》碑,有重修乐庭的记载。碑高41公分,宽90公分,现嵌于献殿内西墙上。此碑及其它碑文所记乐的演变历史、演剧情况,对研究我国戏曲在山

  • 标签: 后土 河津 戏曲文物 碑刻 山西省 明代
  • 简介:湖北小曲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弦,后更名为湖北小曲。流行于荆州、宜昌地区及沿长江各市(镇)码头。清咸丰、光绪年间,已有小曲艺人进入武汉唱曲谋生。民国初年以后有所发展,部分文娱茶楼有小曲固定演唱,也有业余爱好者,演唱小曲自娱自乐。1938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武汉,大部分艺人逃散,少数艺人处于生活无着、艰难困苦之中,曲唱艺术遭到严重打击。直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武汉光复,曲

  • 标签: 何忠华黄鹤楼 唱到奥地利 小曲皇后
  • 简介:山西泽州县辛壁村位于晋城市城西18公里处,成汤庙建于村之正中。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碑刻8通。其中明弘治十四年(1501)刻立的《创建礼乐记》碑,高138公分,宽68公分,笏头,下部有些漫漶不清,现横卧于山门东侧。碑中戏台的名称与

  • 标签: 礼乐 泽州 明代 碑刻 戏台 太行山区
  • 简介:玉帝庙又名玉皇庙,位于沁水县城城西,依定制坐北朝南,现存门楼、戏台、正殿、东西朵殿、献台及左右厢房等,存碑刻4通。除《重修舞记》外,另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玉帝庙记》,咸丰元年(1851)《金妆关帝高禖咽喉五瘟碑记》,及口正八年

  • 标签: 玉皇大帝 沁水 碑刻 泽州 碑文 戏台
  • 简介:夏县,古称安邑,历史悠久,因4500多年前大禹在此建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而得名。"县境在《禹贡》冀州之域,本安邑地。《帝王世纪》云:禹都安邑,今邑有禹王城基址,即旧都也。"①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并曾建都于此;秦为河东郡地,汉为安邑县;隋隶河东郡,唐初隶虞州,贞观十七年(642)隶绛州,

  • 标签: 关帝庙 考述 山西 关帝崇拜 夏县 运城地区
  • 简介:芮城县位于山西省的最南端,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是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美誉。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东接河南,西连秦川。芮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80万年前,西侯度即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并开始用火。虞芮争畔、虞芮让畔等古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诗经·魏风》亦为采撷于此的古老歌谣。

  • 标签: 五龙庙 山西芮城 南大门 西连 芮城县 广仁王庙
  • 简介:乔泽庙舞坐落于翼城县县城东南15华里的武池村原乔泽庙内。历史上乔泽庙规模比较宏大,布局也很严谨,占地面积曾达2623平方米,是这一带十多个村子老百姓祭祀乔泽神的重要活动场所。庙内大殿、献殿和配殿等建筑相继毁于战乱和"文革"时期,惟其舞巍然独存,保存至今,并于198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元代 翼城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斗拱 老百姓
  • 简介:晋城市,古称"泽州",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周边山脉众多,东枕太行山,西南临王屋山,西北望太岳山,与相邻的长治市(古称"潞州")并称"上党"。顾祖禹云:"郡地极高,与天为党,顾曰上党。"~①泽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为上党、河东二郡地,后汉及魏、晋因之,后魏置建州。~②隋文帝开皇初年改建州为泽州,其后或名丹川县,或称高平郡、泽

  • 标签: 丹川县 晋城市城区 太岳山 治市 水官 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