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羊草,1961年生,广东丰顺人,198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师范系,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画家,《广州美术研究》主编,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羊草国画作品选》、《羊草画集》。

  • 标签: 国画作品 羊草国画
  • 简介:国画在其独立自存的文化系统里.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有民族传统的绘画程式。虽然这套程式也注重师法自然.但它有别于西方绘画中的写生。这是因为“在中国画中.自然受制于程式,一切自然形象都要在程式中得到改造”。“由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宏观性把握和非科学序列性.中国画家在认识世界时.一开端就排除了时空的序列性制约,将客体世界纳入视觉加工性心理综合之中.形成了一种非单层次的表象性复合结构。”

  • 标签: 中国画 临摹方法 绘画教育 绘画技巧
  • 简介:2010年4月25日14:50,北京宋庄国画院成立暨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北京宋庄国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刘大为、龙瑞、杨晓阳、卢禹舜、吴悦石、贾浩义、孙志钧、丁立人、刘进安、李孝萱、范扬、何加林、林容生、唐辉、袁武、石开、于文江、赵卫、纪连彬、梅墨生、曾来德、陈风新、吴休、王孟奇、罗勤、余峰、原国镭、徐忠平、靳文艺、吴秋雨、赵一辉、曲璞、叶植盛,许元庆、孙大宇等当代101位国画名家的200多幅作品。

  • 标签: 名家作品 中国画 宋庄国画院 2010年 美术馆 刘大为
  • 简介:国画写生有其悠久的历史,它与西方写实绘画中的写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画“写意性”造型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写生特点。写生这种基本的绘画方式,在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画写生 历史 特点 意义
  • 简介:对于不同学科之间规范的相异又相通的看法,以儒学为主导的正文化与以道释为主导的欹文化,是有所不同的。正文化持"和而不同"的观点,持正驭欹,守常求变,坚持相异之常又能容纳相通之变,不仅对画与书、与诗的关系如此,对中国绘画与外来绘画的关系也如此.对画家画的神、妙、能品与非画家画的逸品的关系也如此。汉、晋、唐时对外来绘画的包容、吸纳,唐、宋绘画对非画家画的逸品的评价.都是具体的例证。

  • 标签: 中国绘画 国画 国学 文化 画家 逸品
  • 简介: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为基础;而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美术学院基础教学,则以明暗造型为主的契斯恰科夫的素描作为造型基础的训练手段。科学严谨的素描造型手法在弥补了传统中国画造型短板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西方案描造型+传统中国线描和上色”这种“嫁接”的教学手法是否合理的长期讨论。如宗白华在《论素描》中所说:“西画线条是抚摸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着轮廓以把握着坚固的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对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传统中国画 以线造型 基础教学 美术学院 训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