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孔患者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室鼓膜修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40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膜修补术治疗,术中鼓室内无填塞物支撑,仅在外耳道内填塞明胶海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3、6和12个月复诊观察鼓膜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电测听,测量气导差。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45 ± 3.60) min,术中出血量(5.10 ± 1.65) ml。未发生耳鸣、眩晕及面瘫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0分5例,1~3分30例,4~6分5例。住院时间(3.33 ± 0.47) d。至术后12个月鼓膜愈合率为97.5%(39/40)。术后6个月气导差明显低于术前[(5.16 ± 2.54) dB比(18.25 ± 3.56)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室鼓膜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鼓膜穿孔 内窥镜 鼓膜修补术 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孔患者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室鼓膜修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40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膜修补术治疗,术中鼓室内无填塞物支撑,仅在外耳道内填塞明胶海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3、6和12个月复诊观察鼓膜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电测听,测量气导差。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45 ± 3.60) min,术中出血量(5.10 ± 1.65) ml。未发生耳鸣、眩晕及面瘫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0分5例,1~3分30例,4~6分5例。住院时间(3.33 ± 0.47) d。至术后12个月鼓膜愈合率为97.5%(39/40)。术后6个月气导差明显低于术前[(5.16 ± 2.54) dB比(18.25 ± 3.56)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耳内镜下空鼓室鼓膜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鼓膜穿孔 内窥镜 鼓膜修补术 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空鼓室鼓膜修补术,在鼓膜穿孔患者运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取50例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鼓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耳内镜下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空鼓室鼓膜修补术治疗。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听力改善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空鼓室鼓膜修补术干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鼓膜穿孔 听力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鼓膜修补术 耳内镜下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复合体行空鼓室鼓膜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平面截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修复重建科接受治疗的28例胫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搬移组和联合搬移组(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搬移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8.6±3.2)岁,缺损长度(8.0±0.5) cm。联合搬移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9.1±3.9)岁,缺损长度(8.3±0.3) cm。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接点愈合时间、功能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搬移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联合搬移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8个月。联合搬移组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8.4±0.7)个月短于搬移组(13.3±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4±1.3)、(7.4±1.2)个月,对接点愈合时间分别为(210.2±9.1)、(206.2±9.8)个月,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MI愈合评价:搬移组优6例,良5例,可3例;联合搬移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功能评价:搬移组优7例,良3例,可3例,差1例;联合搬移组优8例,良5例,可1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搬移组针道感染3例,对合端不愈合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2例,固定针松动1例,关节僵硬5例,牵拉延迟愈合3例;联合搬移组针道感染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3例,关节僵硬3例,牵拉延迟愈合2例,再骨折1例。结论双平面截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下肢大段缺损,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更短,疗效更满意。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延长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骨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钛网成型自体颗粒复合修复材料移植重建兔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成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家兔,均建立单侧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用钛网成型重建下颌外形后,分别移植自体颗粒修复材料和自体颗粒复合修复材料。术后12周取移植做组织学检查及Micro-CT检查。应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植部位有大量新生组织形成,材料已大部分吸收,实验组自体颗粒复合奥邦修复材料的体积分数和骨密度与仅用自体颗粒移植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钛网支撑自体颗粒复合修复材料移植能够形成良好的组织学结构,为下颌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自体颗粒骨 骨修复材料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段截矫形治疗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20例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采用多段截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中共有畸形70处,平均畸形角度为63°,股骨侧、胫骨侧单手术时间分别为(1.72±0.32)h、(1.26±0.22)h;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针对存在下肢长度差患者,均采用特制矫形鞋或矫形鞋垫;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5.51±1.2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Barthel指数、WeeFI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段截固定术能够促使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的下肢力线得到纠正,可对重度肢体畸形进行矫正,有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成骨不全 下肢多骨畸形 多段截骨 矫形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收集开髓、扩髓操作时产生的胫骨干骺部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3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41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41例胫骨骨折不连均获得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5.5个月。伤口无感染,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根据Johner—Wruhs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筹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避免了取自体髂骨的并发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同样适用于新鲜胫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不连 骨碎屑 植骨
  • 简介:目的评价前牙区牙槽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劈开、挤压和引导再生术行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9年福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区牙缺失伴前牙区牙槽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患者28例,联合应用劈开、挤压,填入骨粉,行引导再生术后同期植入40颗种植体,术后4~6个月内完成上部修复。术后1年,通过临床检查、全景片等观察效果。结果术前、后牙槽平均宽度分别为(3.2±0.89)mm、(6.5±0.75)mm,平均增加了(3.3±0.34)mm。术后牙槽宽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t=2.47,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仅1例患者的1颗牙种植失败,种植近期成功率达97.5%。结论对前牙区牙槽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劈开、挤压和引导再生术行同期种植体植入,可增加量,获得种植体的同期植入,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劈开 骨挤压 骨引导再生 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不连患者接受单臂外固定架联合植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84例胫骨骨折不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患者进行分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临床研究表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7.5±3.4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4±0.8个月),治疗有效率是97.62%,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5.4±3.2d),平均愈合时间10.9±1.4个月,有效率是66.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观察组感染率9.52%,对照组感染率是7.1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胫骨骨折不连使用单臂外固定架联合植治疗安全性高,可靠,是非常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不连 单臂骨外固定架 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的特性及移植物的处理.方法分离成年大鼠股骨,小心去除骨膜和骨髓,制成bFGF复合异体移植,HE染色观察移植在埋植不同时间时的组织学特征,结合HE和Masson染色,统计移植内部血管生成情况,分析bFGF复合异体移植后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分析普通和bFGF复合异体的区别;透射电镜观察bFGF复合异体骨细胞超微结构,结论成功制备bFGF复合异体,证实制作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成骨细胞;移植物;处理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固定期放疗对兔下颌牵张成形成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皮质切开术并植入牵张器,5d后开始牵引,速率为0.5mm/次,2次/d,连续10d,共延长下颌10mm,固定10周;B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皮质切开、植入牵张器,进行牵张,牵张结束后固定10周,并在固定4周后开始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双侧下颌,5.4G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Gy;C组动物为对照组.固定期结束处死动物后,取各组动物牵张区新生痂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形态计量学分析、骨密度测定及三点弯曲试验测试牵引区抗弯强度.结果大体观察和X线检查显示所有进行下颌牵张的实验动物牵张间隙均有新形成,小梁沿牵张方向排列,骨密度较高;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实验动物牵张区均充满排列整齐的新生编织,B组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成发及软骨岛,新生小梁不及A组致密、成熟;形态计量学分析和机械力学分析结果显示B组的新生在骨密度和新生小梁数目上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新矿化程度方面,固定期放疗组较差,其机械强度也较低(P<0.05).结论在牵张成术的固定期进行放疗仍可以出现牵张区的新生形成,但软骨成分较多,机械强度较低.牵张成术用于颌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颌早期重建是可行的.

  • 标签: 下颌骨 修复外科手术 骨牵张 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人股骨头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能,使用日本产AG-10TA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了软骨拉伸蠕变实验。基於蠕变曲线及归一化蠕变曲线基础,建立了蠕变函数及归一化蠕变函数,蠕变函数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1%,能较好的吻合。

  • 标签: 关节软骨 蠕变 归一化蠕变函数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甲状软骨上角过长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咽部异物不适感5年余”于2019 年7月23日就诊。经颈部触诊、电子喉镜、颈部CT检查诊断为甲状软骨上角综合征。于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甲状软骨上角切除术。术中截除部分甲状软骨上角骨质。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自觉咽部异物感消失,复查喉镜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四肢骨主要是通过软骨内成的形式所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形成软骨,随着不断地发育,软骨会被所取代,而这一过程中会受很多种因子以及复杂通路的调节,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非编码RNA在软骨发育,软骨分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对于关节软骨损伤等疾病也有潜在的治疗效果,这为今后软骨发育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在我们这篇综述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非编码RNA在软骨发育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疾病中作用的相关文献以及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以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均在此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我们希望能为今后软骨发育相关研究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野以及方向。

  • 标签: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环状RNA 软骨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廓软骨单边切开折叠法矫正招风耳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与整形外科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招风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应用耳廓软骨单边切开折叠法进行手术矫正耳廓畸形:沿对耳轮外侧单边切开耳廓软骨软骨剥离后做软骨表面划痕,折叠软骨并缝合固定形成对耳轮形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耳廓形态、切口愈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8例(22只耳)招风耳畸形患者,其中男12例(15只耳),女6例(7只耳),年龄18~51岁,平均25.8岁;左侧9例,右侧5例,双侧4例。术后2 d内有4例患者出现术区疼痛,口服止痛药物后缓解。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3.6个月,22只招风耳畸形均获得矫正,舟甲角及颅耳角均明显减小,对耳轮形态圆润流畅,双侧对称性良好,患者均满意。术后未发生畸形复发、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耳廓软骨变形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结论耳廓软骨单边切开折叠法矫正招风耳畸形,方法简单,效果自然而稳定。

  • 标签: 耳廓 招风耳 耳软骨 软骨单边切开 软骨划痕 软骨折叠
  • 简介:目的:认识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临床及影象学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2例经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达96%。结论: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发病机制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够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佳。

  • 标签: 腰椎 软骨板破裂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倡导,跑步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尤其是马拉松运动。同时人们对跑步运动损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膝关节及踝关节。关节软骨作为关节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损伤,会导致关节退变及一系列的关节病变。MRI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能够反映软骨在形态学改变出现前的早期生化成分改变,对早期诊断软骨病变有着重要价值。目前软骨的定量MRI技术主要包括T1ρ、T2 mapping、T2* mapping等。笔者就跑步引起关节软骨改变的MRI定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关节软骨 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