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男,34岁,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2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腹部隆起,质硬、活动度差。腹部增强CT示:右侧腹膜后见不规则组织肿块,最大截面为155 mm×134 mm×120 mm,强化不均,内见钙化及分隔,局部向右侧腹壁外生长,与右侧腰大肌及右侧腰背肌群分界不清(图1)。术前穿刺活检病理:考虑肿瘤性病变,富含黏液。术前诊断: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腹膜后,侵及腹壁,上界至右侧肋弓,下界至右侧髂窝,包膜完整,被肌筋膜包裹分隔,并与右侧腰大肌、右侧腰背肌群及右侧髂棘分界不清(图2),行腹膜后肿瘤完整切除(图3),术中出血约500 ml。术后病理检查示:富含细胞型黏液性高级别软骨(图4)。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Syn(+)、NSE(部分+)、SMA(部分+)、H3K27me3(+)。患者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定期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征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42岁女性患者,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内占位性病变。2020年7月在全麻下行姑息性左心房肿物切除术+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病理示(左心房)软骨Ⅱ级。术后3个月,患者因心悸2h再次入院,胸部CT示肿物较前增大,诊断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软骨是发生在软骨细胞的继骨肉之后第二高发骨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因发生部位及组织学分型不同,软骨的恶性程度差异较大。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极易复发。对于长骨低级中心型软骨可行病灶内刮除并给予辅助治疗,而发生于骨盆及脊柱的软骨,多选择广泛性切除,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软骨的治疗研究仍在不断完善,作者对软骨的临床诊疗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软骨肉瘤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学 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软骨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声像图,探讨软骨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9例软骨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分级综合分析。结果:19例软骨,17例(89.5%)位于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表面;2例(10.5%)位于乳腺。肿块最长径≥5cm者18例(94.7%),弱回声15例(78.9%),边界清晰12例(63.2%),形态不规则15例(78.9%),内部回声不均匀19例(100%),伴发骨质破坏17例(89.5%),钙化形成17例(89.5%)。CDFI血流评级0级和Ⅰ级血流12例(63.2%)。低级别软骨9例(47.4%)、高级别软骨10例(52.6%)。两组CDFI血流评级及钙化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组0级血流及斑片状钙化更多(P<0.05),但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骨多表现为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生长的弱回声团块,肿块最长径多≥5cm,边界多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伴发骨质破坏、钙化形成,肿块内血供较少。低级别与高级别软骨的超声差异主要是低级别中血供更少,钙化多为斑片状。

  • 标签: 软骨肉瘤 软组织肿块 骨质破坏 钙化形成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软骨是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包括多种亚型,低级别软骨的预后良好,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但不当的诊疗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软骨循证临床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放疗和挽救性治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

  • 标签: 软骨肉瘤 骨肿瘤 指南
  • 简介:摘要分析颅底脊索样软骨的影像表现,提高对颅底脊索样软骨的诊断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X线检查不仅能显示肿瘤的确切位置和范围,并能做出术前正确诊断。就有关软骨的恶性X线征象及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X射线检查 软骨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软骨的治疗方法、病理亚型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1994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诊治的鼻腔鼻窦软骨患者4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龄7个月至71岁,中位年龄38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侵犯部位、治疗方法、病理亚型、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 Rank分析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行肿瘤活检术后放弃治疗,其他46例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包括31例鼻内镜切除术和15例鼻外入路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39例诊断为常规髓内软骨(其中Ⅰ级24例,Ⅱ级15例),6例诊断为间叶性软骨,2例诊断为黏液软骨。在术后平均56.1个月(17~156个月)的随访时间中,5例患者失访(包含活检术后放弃治疗的1例患者),23例患者出现复发(54.8%,23/42),复发患者中9例行二次手术;5例死亡,37例生存,其中无瘤生存者25例。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7%和34.3%。肿瘤侵犯颅底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5%可信区间1.089~5.825,P=0.031)。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鼻腔鼻窦软骨的首要治疗方式。其病理亚型最常见为常规髓内软骨。鼻腔鼻窦软骨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完全切除病变后长期预后良好,无法控制的局部疾病并侵犯相邻的关键结构是导致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

  • 标签: 鼻腔 鼻窦 软骨肉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叶软骨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现报道1例上颌骨间叶软骨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 标签:
  • 简介:皮质旁骨肉分为经典型(conventionalparosteal,c-POS)和去分化型(dedifferentiatedparostealdd-POS),最初由Gesckickter于1951年报告,当时称之为“骨旁肉瘤”,Jaffe和Selin称之为“皮质旁成骨肉”,Dwinnell等称之为“骨旁成骨肉”此外,尚有人称之为“骨化性骨旁肉瘤”和“骨旁和骨膜骨化型纤维肉瘤”等不同名称.WHO在1972年骨肿瘤分型命名中正式将其命名为“皮质旁骨肉”,目前被广泛采纳.

  • 标签: 皮质旁骨肉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肉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化疗是成骨肉的重要辅助治疗,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化疗可对肿瘤局部进行杀伤,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瘤细胞坏死,瘤体缩小,反应区的水肿和新生的肿瘤性血管消失,使肿瘤钙化界限变清楚。临床上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变小,关节活动度增大,AKP可降至正常。对于就医较晚,无力进行化疗的病人,为了解除痛苦,延长生存期,截肢术仍然是较好的治疗方法。通常术前也应做较短疗程的化疗,术后2周继续化疗。

  • 标签: 骨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骨外软骨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眼眶的去分化软骨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眼眶肌锥外间隙内去分化软骨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 标签: 软骨肉瘤 眼眶 软组织 去分化
  • 简介:摘要该例患者女,31岁。反复血压升高、下肢麻木乏力3年,外院CT血管造影提示腹主动脉肿物。多次行腹主动脉内肿瘤切除术,术后多次复发。北京协和医院会诊切除肿物,大部分由轻度异型性的软骨细胞及蓝灰色软骨基质构成,局部可见高度异型的肉瘤成分,二者界限清晰。诊断符合高分化软骨,部分可见去分化成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