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老年友善医院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并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对某老年友善医院26个临床护理单元的360名临床在职护士采用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测评量表及护士心理契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为(173.74±16.04)分;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与心理契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团队责任和医院发展责任是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体较好,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医院团队责任和发展责任,管理者应从医院管理支持团队行为及提供发展保障等方面着手,提高护士心理契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促进护士形成积极的患者安全意识及行为。

  • 标签: 护士 老年友善医院 安全文化 心理契约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育龄女性对无痛分娩( LPR)的认知程度及接受度。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医学院校本部和衡阳校区随机抽取 1154例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沙医学院校女性无痛分娩整体知晓率为 99.13%,其中无痛分娩知晓率最高是导乐(占 49.13 %),仅 1.12 %女性知道椎管内给药是镇痛效果最好,对母婴影响最小的无痛分娩方法;女性了解无痛分娩主要途径是专业教育(占 87.94%);不同学历、民族、专业女性无痛分娩知识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学历越低知晓率越低,少数民族女性知晓率明显低于汉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医学专业女性知晓率明显低于医学专业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长沙医学院女性对无痛分娩整体知晓率较高,体现了我校医学教育在产科方便的优势。

  • 标签: 女性 无痛分娩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影响。方法对118例气管插管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ICU患者根据研究时间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前馈控制组,比较两组患者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前馈控制组患者满意人数显著多于常规护理组,护理人员认知、评估技巧、护理对策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对于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有一定预防效果,同时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认知度。

  • 标签: 前馈控制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术后神经认知紊乱(PND)是围手术期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外科术后大脑功能的减退,可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是一种新型、无创、简易的监测方法,可实时监测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2)。目前在心脏、胸科、移植及神经外科手术等领域中应用广泛。NIRS监测可反映脑灌注情况,及时干预脑缺血缺氧发生,从而预防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发生,改善患者术后认知。本综述旨在介绍NIRS监测技术及其在预测和减少术后神经认知紊乱发生的积极意义。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术后神经认知紊乱 近红外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无痛消化内镜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成效。方法:实验选取无痛消化内镜术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疗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6.61±2.87)为分,对照组为(24.11±2.08)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认知障碍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5.9%(2/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7%(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无痛消化内镜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快,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无痛消化内镜术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9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认知功能及预后的随访评价。单因素分析:Hunt-Hess分级、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文化程度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73,95%CI:0.008~0.638,P=0.018)。结论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是保护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开颅手术 介入治疗 认知障碍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心理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中,从中选择了1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7例,前者接受认知护理干预,后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卵巢囊肿 认知护理 心理情绪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后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169名符合纳入标准的ICU后认知损害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ICU后认知损害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得分为(12.58 ± 4.57)分,其中以生理需求准备度得分最高为(2.18 ± 0.63)分,照顾压力准备度得分最低为(1.07 ± 0.5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得分、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有无照顾经验、有无共同照顾者是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家庭照顾者准备度变异的41.6%。结论ICU后认知损害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处于低水平状态,照顾者准备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改善照顾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照顾者准备度。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认知损害 照顾者准备度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5大主题,分别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了解程度低、护士间横向暴力给护士带来心理和工作上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护士间横向暴力时缺乏积极性、护理管理者认为横向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认为对遭受横向暴力的护士所提供的支持较为缺乏。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横向暴力,同时给予受害护士以心理支持。医疗机构也应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为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横向暴力时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认知 态度 护理管理者 横向暴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对促排卵阶段性生活的认知和性生活满足情况,为促排卵阶段性生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本院共计525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满意度测试部分,525名患者的得分情况符合偏态分布(P<0.05),得分为(43.38±9.22)分,其中患者的性满意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IVF-ET患者关于促排卵阶段性生活最担心的问题是促性生活对治疗的影响(339名,64.57%)。有197例(37.52%)的患者认为促排卵阶段更需要有专业人士宣教性生活常识。结论IVF-ET患者对于促排卵阶段性生活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很多相关问题上还比较迷茫,这提示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应当重视IVF-ET患者对促排卵阶段性生活的认知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患者的认知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 促排卵 性生活 认知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必修课,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最主要是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建立一个良好教学体系以及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将良好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当然这种目标不是单一的一种传递模式,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主体和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发挥二者的长处和优势,整合后共同完成的。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尚且面临诸多问题,单凭教师一己之力很难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从深层次挖掘学生的能力,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从而最大化的展现教育效能,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主体认知,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爱好者。

  • 标签: 中职语文 教学实践 提升 学生 主体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方法探究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认知相关的自发脑活动改变。材料与方法对29例认知功能正常的MSA患者(MSA-normal cognition,MSA-NC)、33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MSA患者(MSA-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SA-MCI)与33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进行rs-fMRI扫描。应用ALFF方法比较各组间自发脑活动改变,并对患者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相比,MSA-NC在左侧角回及右侧颞中回出现ALFF增强;与HC相比,MSA-MCI在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中扣带回出现ALFF减低,而在双侧颞下回、角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颞中回、楔前叶及右侧小脑、小脑蚓出现ALFF增强。与MSA-NC相比,MSA-MCI在右侧额叶皮层出现ALFF减低,并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31,P<0.05);在右侧小脑出现ALFF增强,并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99,P<0.05)。结论MSA特异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小脑与额叶皮层损伤共同介导,其中小脑起到代偿作用。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优化,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为此,高中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模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基于此,本文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有效对策,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 标签: 高中 化学教学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和MN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NES治疗),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MNES组在此基础上行右MNES(RMNS)治疗(一只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2 cm正中神经点,另一只置于右侧大鱼际肌;单个刺激持续时间40 s,间歇时间20 s。),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天,每周治疗5 d,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对MNES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比较。另选15例作为近红外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技术对接受RMNS刺激前及刺激时该组患者的脑氧变化进行监测观察。结果①治疗3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FMA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MNES组的MoCA评分亦明显改善(P<0.05)。②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MoCA、MBI和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MNES组的MMSE和MoCA评分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3周时相比,2组的MMSE、MoCA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MBI评分亦有明显改善(P<0.05)。③治疗6周后,MNES组的MMSE评分在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言语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短程记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MoCA评分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定向力及记忆方面亦有明显改善(P<0.05)。④NIRS显示,近红外组接受RMNS刺激时的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MNES治疗可辅助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水平;MNES治疗过程中脑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该部位神经活动可能发生变化。

  • 标签: 正中神经电刺激 卒中后认知障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是否能改善脓毒症脑病(SAE)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12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3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白藜芦醇组制模后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注射液8 mg·kg-1·d-1,每日1次,连用2 d;脓毒症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24 h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同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伊文思蓝(EB)渗漏量以评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闭合蛋白(Occludin)和封闭蛋白5(Claudin-5)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MMP-9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在脑皮质组织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制模后48 h、72 h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48 h逃逸潜伏期(s):56.56±6.43比36.62±3.32,72 h逃逸潜伏期(s):57.72±7.23比26.46±4.24,均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增加〔BWC:(84.56±2.03)%比(76.82±2.22)%,EB渗漏量(μg/g):17.56±2.28比6.25±1.36,均P<0.01〕,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MP-9/β-actin:0.73±0.01比0.24±0.01,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Occludin/β-actin:0.45±0.02比0.86±0.04,Claudin-5/β-actin:0.62±0.03比0.96±0.05,均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增加〔MMP-9荧光强度(AU):38.66±4.26比17.23±3.04,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26.92±1.77)%比(12.82±1.46)%,均P<0.01〕。与脓毒症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48 h逃逸潜伏期(s):41.42±6.27比56.56±6.43,72 h逃逸潜伏期(s):33.46±7.17比57.72±7.23,均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减少〔BWC:(77.15±2.27)%比(84.56±2.03)%,EB渗漏量(μg/g):7.74±1.88比17.56±2.28,均P<0.01〕,而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MP-9/β-actin:0.25±0.01比0.73±0.01,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Occludin/β-actin:0.82±0.03比0.45±0.02,Claudin-5/β-actin:0.92±0.04比0.62±0.03,均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减少〔MMP-9荧光强度(AU):19.44±4.37比38.66±4.26,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13.11±1.29)%比(26.92±1.77)%,均P<0.01〕。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大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MMP-9的表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的降解,从而降低BBB通透性,最终改善SAE的认知功能障碍。

  • 标签: 白藜芦醇 脓毒症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诊治的68例卵巢囊肿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卵巢囊肿患者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护理 卵巢囊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患者组)和社区健康对照63例(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注意网络功能测验(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CTQ分与认知功能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CTQ总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绪忽视和躯体忽视因子分[48.50(37.75,57.00)分,9.00(6.00,12.25)分,7.00(5.00,9.25)分,5.50(5.00,7.25)分,13.00 (9.00,16.25)分,11.00(8.00,13.00)分]均高于对照组[34.00(30.00,37.00)分,6.00 (5.00,7.00)分,5.00(5.00,5.00)分,5.00(5.00,5.00)分,9.00(6.00,11.00)分,7.00(6.00,1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81~-6.724,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减低,而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升高(Z=-5.655~-6.060,均P<0.01);ANT正确率降低,而反应时增长(Z=-5.796,-6.094,均P<0.01); VFT和DST分均降低(Z=-3.492~-8.499,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CTQ性虐待分与WCST完成分类数(r=-0.384)呈负相关,与错误应答数(r=0.360)、持续应答数(r=0.394)及持续性错误数(r=0.381)间呈正相关(均P<0.01);CTQ躯体忽视分与ANT正确率(r=-0.400)和执行控制分(r=-0.417)间呈负相关,情绪忽视分与VFT分间呈负相关(r=-0.345)(均P<0.01),控制年龄、受教育年限和PANSS总分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经历创伤性事件较多,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缺陷,童年创伤对患者认知灵活性、注意、记忆和言语功能具有负性影响,但患者童年创伤与注意网络执行控制间的正性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童年创伤 认知功能 注意 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选择自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用抽签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可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急诊医师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现状,为进一步提升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急诊医生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治疗及院外长期随访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346份问卷来自全国328家医院。普遍对诊断、治疗及院外随访关注度较高,但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可能性评估、肺栓塞危险分层等方面有混淆;相关诊断手段的缺乏及理解不准确成为不能及时诊断的主要原因。结论急诊医师对VTE表现的非特异性及危害性普遍认知度较高;相应的诊断手段不足及VTE诊治中相关细节的欠缺是导致急诊医师不能尽快确诊的一个客观和现实问题。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治疗 急诊医师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叶酸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认知功能、血清Hcy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老年脑梗死,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例常规治疗,观察组15例常规治疗+叶酸,分析患者认知功能、血清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增加叶酸,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叶酸 认知功能 血清Hcy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