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胃癌组织和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至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与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选择PTBP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进行小干扰RNA(siRNA)转染下调PTBP1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PTBP1敲低组。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TBP1 mRNA和PTBP1的表达。通过MTT法转染24、48、72、96 h后,观察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改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aplan-Meier Plotter预后分析显示,高表达PTBP1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PTBP1胃癌患者[9.2个月(6.2个月,17.2个月)比19.0个月(14.5个月,2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PTBP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78±0.11比3.10±0.19、2.99±0.23。AGS:0.80±0.09比3.55±0.24、3.5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0.57、8.08,tAGS=10.91、13.42;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PTBP1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38±0.04比1.42±0.05、1.35±0.09。AGS:0.17±0.02比1.52±0.08、1.38±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5.94、10.57,tAGS=16.60、20.80;P均<0.01)。MTT结果显示,转染48、72、96 h后,PTBP1敲低组的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25±0.01、0.38±0.02、0.84±0.04,其中转染96 h后的差值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14.32,P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发生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42.00±5.91比116.40±10.23、114.40±10.43;39.60±6.77比125.80±11.51、122.40±5.90。AGS:40.20±7.25比115.60±14.63、117.40±9.12;36.00±5.20比122.40±12.10、125.40±1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4.07、13.50、14.43、20.62,tAGS=10.27、14.75、14.68、16.76;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PTBP1敲低组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1.42±0.05比0.53±0.05、0.57±0.03。AGS:1.34±0.04比0.54±0.03、0.61±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50±0.03比1.64±0.05、1.46±0.07,0.32±0.07比1.42±0.07、1.33±0.07。AGS:0.37±0.06比1.47±0.04、1.36±0.04,0.41±0.04比1.53±0.06、1.3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1.63、13.19、18.83、11.68、11.43、10.43,tAGS=15.02、16.23、14.67、12.97、14.45、17.18;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PTBP1表达水平均升高,并且参与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和EMT。

  • 标签: 胃肿瘤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细胞增殖 侵袭和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信号诱导增殖相关基因1(circSIPA1L1)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该研究于2019年1—12月完成。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55例肾癌患者肾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肾细胞KiMA和肾癌细胞A498、OSRC2中circSIPA1L1、miR-22-3p的表达;采用脂质体法将circSIPA1L1干扰载体阴性对照(si-NC组)、circSIPA1L1干扰载体(si-circSIPA1L1组)、si-circSIPA1L1+miR-22-3p抑制载体质粒阴性对照(anti-miR-NC组)、si-circSIPA1L1+miR-22-3p抑制载体质粒(anti-miR-22-3p组)分别转染至A498、OSRC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将稳定转染sh-circSIPA1L1和sh-NC的A498细胞按照2×106个/0.2 ml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分别为sh-circSIPA1L1组和sh-NC组,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肿瘤的形成能力。结果肾癌组织中circSIPA1L1表达量(3.89±1.35)高于癌旁组织(1.09±0.44),miR-22-3p表达量(0.44±0.19)低于癌旁组织(1.02±0.30),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SIPA1L1和miR-22-3p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细胞A498、OSRC2中circSIPA1L1的表达量(4.61±0.33、3.86±0.23)高于正常肾细胞KiMA细胞(1.00±0.13),miR-22-3p的表达量(0.34±0.05、0.40±0.04)低于KiMA细胞( 1.0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SIPA1L1组A498、OSRC2细胞克隆数量[(130.67±15.04)、(99.00±14.80)个]低于si-NC组[(314.33±29.57)、(234.67±21.50)个];细胞迁移数量[(108.33±17.01)、(85.67±11.93)个]低于si-NC组[(265.00±20.00)、(210.33±18.58)个];细胞侵袭数量[(84.00±12.00)、(66.00±10.15)个]低于si-NC组[(210.33±18.58)、(173.00±17.5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ircSIPA1L1靶向负调控miR-22-3p表达。si-circSIPA1L1+anti-miR-22-3p组A498、OSRC2细胞克隆数量[(234.20±21.90)、(185.06±20.72)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134.65±26.55)、(106.14±16.38)个];细胞迁移数量[(187.02±23.54)、(117.86 ±15.09)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110.59±12.12)、(91.70±14.83)个];细胞侵袭数量[(168.23±11.69)、(103.70±9.23)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90.46±11.53)、(61.35±9.1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NC组、sh-circSIPA1L1组第35天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578.65±68.67)mm3和(242.56±42.35)mm3;裸鼠肿瘤重量分别为(0.68±0.06)g和(0.38±0.04)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cSIPA1L1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与直接靶向负调控miR-22-3p相关。

  • 标签: 肾肿瘤 环状RNA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基因1 miR-22-3p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姜黄素对人眼Tonon氏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青光眼等疾病探索新方向。方法用姜黄素0ug/ml-80ug/ml体外所培养出得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培养时姜黄素浓度不同,观察时间为24h-96h,分析其对人眼Tenon氏囊成纤维细胞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浓度为10ug/ml或以上时,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且因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高,抑制强度也有所加大(P<0.05)。结论体外培养人眼Tenon氏囊成纤维细胞增殖会一定程度上受姜黄素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低氧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常氧条件和低氧(1%O2)条件下培养PDLCs,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低氧诱导前后PDLCs生长速度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比较PDLCs凋亡水平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HIF1α-Si)转染PDLCs,检测低氧诱导下HIF-1α水平、细胞活性以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人PDLCs在低氧环境中培养48h后细胞活性显著抑制,凋亡水平增高,HIF-1α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小干扰RNA(siRNA)转染PDLCs并于低氧下培养后HIF-1α表达明显降低,同时细胞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显著下降。结论:低氧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抑制PDL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标签: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低氧 增殖与凋亡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HMGE对MC3T3细胞中主要元素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0g环境处理组MC3T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中0g环境处理组变化最为明显.各环境处理组MC3T3细胞中钙、钠、镁元素百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MG63细胞中钙元素百分含量0,1g环境处理组MG63细胞中镁元素百分含量明显下降

  • 标签: 元素含量 含量影响 增殖形态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estrogenreceptor,GP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信号通路在双酚A促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SKBR-3细胞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Blot观察ERK1/2磷酸化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11~10-7M浓度的双酚A具有促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10-9M浓度的双酚A可诱导细胞增殖最大效应(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约38.84%,P〈0.001);预孵GPER、EGFR、ERK1/2特异性抑制剂G15、AG-1478、PD98059后,双酚A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细胞活力与单纯双酚A(10-9M)处理相比降低约14.27%、12.23%和17.98%(P〈0.05);双酚A(10-9M)处理细胞0.5、1、3小时后,发现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酚A可快速激活ERK1/2;而阻断GPR30和EGFR后,ERK1/2的磷酸化表达减少。结论:双酚A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GPR30-EGFR-ERK1/2信号通路有关,但不是唯一通路。深入研究双酚A对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双酚A GPER 乳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PTLD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58岁男性,因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接受CDOP方案化疗6个周期,疗效达部分缓解后于2019年11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3个月余出现EB病毒血症及多处异常高代谢淋巴结,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阳性多形性PTLD。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及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因噬血细胞综合征及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PTLD罕见,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早期防治EB病毒感染、及时行PET-CT或病理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

  • 标签: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γ突触核蛋白(SNCG)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特异性的过表达而被广泛研究。目前发现SNCG参与了雌激素、AKT-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微管调节等多种信号通路,并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化疗药物耐药性等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抗肿瘤、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键靶点。

  • 标签: γ突触核蛋白 肿瘤 细胞增殖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5(NFAT5)在肺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抑制NFAT5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61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标本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NFAT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FAT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H1975细胞分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NC组(转染siRNA-NC)和si-NFAT5组(转染siRNA-NFAT5),采用qRT-PCR检测细胞株中NFAT5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NFAT5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3.22±0.2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662,P<0.001);肺腺癌组织中NFAT5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χ2=10.357,P=0.001)和淋巴结转移(χ2=18.268,P<0.001)有关。NFAT5在对照组、NC组、si-NFAT5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1.01±0.05、0.31±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498,P<0.001)。对照组、NC组和si-NFAT5组3组H1975细胞转染24 h后吸光度(A)值分别为0.70±0.01、0.55±0.01、0.35±0.01,48 h后分别为0.92±0.03、0.87±0.06、0.57±0.06,72 h后分别为1.05±0.01、0.90±0.01、0.66±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815,P=0.013;F=45.977,P<0.001;F=129.494,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24、48、72 h si-NFAT5组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NC组(均P<0.001)。3组细胞克隆数分别为452.33±31.50、421.00±17.35、129.00±1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8.200,P<0.001);si-NFAT5组细胞克隆数较对照组和NC组均显著下降(均P<0.001)。3组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262.67±28.02、278.00±27.50、46.00±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9.896,P<0.001);si-NFAT5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和N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01)。3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分别为0.28±0.04、0.32±0.04、0.54±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889,P<0.001);si-NFAT5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较对照组和NC组均显著增加(均P<0.001)。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8±0.56)%、(3.14±0.62)%、(13.82±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4.705,P<0.001);si-NFAT5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C组(均P<0.001)。3组H1975细胞NFAT5、p-P38/P38、p-ERK1/2/ERK1/2、p-JNK/JNK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1.245,P<0.001;F=132.896,P<0.001;F=243.332,P<0.001;F=118.358,P<0.001);si-NFAT5组NFAT5、p-P38/P38、p-ERK1/2/ERK1/2、p-JNK/JN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N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NFAT5在肺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均升高。抑制NFAT5能够抑制肺腺癌H19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H1975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FAT5抑制MAPK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浸润 活化T细胞核因子5
  • 作者: 龚攀 常城 顾园 郑安锐 黄金 黄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普爱院区腹部肿瘤外科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中心院区消化内科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中心院区泌尿外科 43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6751-3p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SGC7901、HS-746T)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将miR-6751-3p表达水平最低的胃癌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miR-NC和miR-6751-3p模拟物。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通过Deepbase v2.0和microRNA.org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靶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miR-6751-3p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下调(P<0.05),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是MGC803细胞(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增殖能力(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5.14±5.65)%和(23.40±6.7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t=4.73, P<0.001)。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靶基因可能是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miR-6751-3p可互补结合FABP5信使RNA(mRNA)(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中FABP5基因的表达(t=4.01, P<0.01)。结论胃癌细胞株中miR-6751-3p呈低表达,miR-6751-3p过表达可通过下调FABP5基因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微RNAs 胃肿瘤 细胞增殖 脂肪酸结合蛋白5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34对小儿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9例恶性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miR-34表达水平。用过表达对照和miR-34慢病毒感染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建立对照组和miR-34组稳定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对照组和miR-34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34靶基因。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靶基因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miR-34表达水平(0.44±0.1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1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2.09±0.31)明显高于miR-34组(1.6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89.37±8.19)%]明显高于miR-34组[(58.3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1,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36.22±15.29)个]明显高于miR-34组[(76.29±9.2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1,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SOX4基因是miR-34的靶基因。癌旁组织中SOX4蛋白水平(0.91±0.12)明显低于肿瘤组织(2.8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1,P<0.05)。对照组细胞SOX4蛋白表达水平(1.28±0.14)明显高于miR-34组(0.6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P<0.05)。对照组细胞TMEM2蛋白表达水平(1.37±0.17)明显高于miR-34组(0.7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结论miR-34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呈低表达,通过调控SOX4蛋白表达水平,调节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 标签: 微小RNA-34 胶质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 作者: 刘维海 王艳 张一博 陈素华 陈新 薛丽香 杨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神经外科与肿瘤研究中心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气浓度对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明确适宜hfNCSC增殖、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氧气条件。方法显微解剖分离SD大鼠触须部的毛囊Bugle区组织,在1%(低氧组)、3%(中度低氧组)、20%(常氧组)3种氧气浓度下进行hfNCSC的原代培养,培养第10、13天时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性;培养第13天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嵴来源干细胞标志物Sox10及神经元标志物β-Ⅲ Tubulin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HIF-2α、Oct4、Nanog、Lin28、Sox2、KLF4、Nestin、Sox10、Slug以及PAX3在hfNCS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Oct4、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1)CCK-8结果显示,培养第10天时,中度低氧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1.868±0.147),其与低氧组(1.580±0.107)和常氧组(1.451±0.03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第13天时,仍以中度低氧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5.322±1.111),其与低氧组(4.117±0.6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而与常氧组(1.535±0.1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下,Nestin、Sox10、β-Ⅲ Tubulin均有表达,Nestin、β-Ⅲ Tubulin均定位于细胞质,Sox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ct4、Nanog、Lin28、HIF-2α、Sox10、Slug、PAX3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estin、Sox2、KLF4在低氧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ct4、Sox2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低氧有利于提高hfNCSC的增殖能力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其中3%的氧气浓度更适合hfNCSC的增殖以及未分化状态的维持。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4753-3p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胃癌细胞株(HS-746T、SGC7901、BGC823、MGC803)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4753-3p的表达。选择miR-4753-3p表达最低的胃癌细胞株,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转染miR-NC(对照组)和miR-4753-3p mimics(试验组)。分别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miR-4753-3p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miR-4753-3p可能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miR-4753-3p的靶基因。结果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株(HS-746T、SGC7901、BGC823、MGC803)中miR-4753-3p的表达分别为(1.00±0.03)、(0.56±0.03)、(0.77±0.05)、(0.31±0.03)和(0.65±0.04)。与GES-1细胞相比,miR-4753-3p在胃癌细胞株中呈低表达(均P<0.01),miR-4753-3p表达最低的胃癌细胞株是BGC823细胞(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4753-3p后BGC82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其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可能是miR-4753-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4753-3p可与IGFBP2信使RNA(mRNA)3’UTR互补结合(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表达miR-4753-3p后BGC823细胞中IGFBP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miR-4753-3p在胃癌细胞株中低表达,miR-4753-3p可能靶向负调控IGFBP2表达降低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 标签: 胃癌 miR-4753-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为探索阿魏酸钠能否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胶质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观察了阿魏酸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胶质细胞PI3K、p-PI3K、AKT、p-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抑制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综上所述,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与迁移。

  • 标签: 阿魏酸钠 胶质瘤 磷酸肌醇3-激酶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气浓度对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明确适宜hfNCSC增殖、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氧气条件。方法显微解剖分离SD大鼠触须部的毛囊Bugle区组织,在1%(低氧组)、3%(中度低氧组)、20%(常氧组)3种氧气浓度下进行hfNCSC的原代培养,培养第10、13天时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性;培养第13天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嵴来源干细胞标志物Sox10及神经元标志物β-Ⅲ Tubulin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HIF-2α、Oct4、Nanog、Lin28、Sox2、KLF4、Nestin、Sox10、Slug以及PAX3在hfNCS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第13天时Oct4、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1)CCK-8结果显示,培养第10天时,中度低氧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1.868±0.147),其与低氧组(1.580±0.107)和常氧组(1.451±0.03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第13天时,仍以中度低氧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相对吸光度值为5.322±1.111),其与低氧组(4.117±0.6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而与常氧组(1.535±0.1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下,Nestin、Sox10、β-Ⅲ Tubulin均有表达,Nestin、β-Ⅲ Tubulin均定位于细胞质,Sox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ct4、Nanog、Lin28、HIF-2α、Sox10、Slug、PAX3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estin、Sox2、KLF4在低氧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ct4、Sox2在中度低氧组的表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低氧有利于提高hfNCSC的增殖能力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其中3%的氧气浓度更适合hfNCSC的增殖以及未分化状态的维持。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a_circ_0000231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舌癌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6~84岁),唾液标本来自同时期的10例舌癌患者,以及10名健康志愿者(男5名,女5名,年龄40~75岁),3株舌癌细胞为TSCC常用工具细胞(CAL-27、Tca-8113、HN-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60对新鲜配对TSCC组织、10对唾液标本及3株TSCC细胞系中的hsa_circ_0000231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hsa_circ_000023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选择敲低效率最高的细胞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细胞计数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和划痕试验,研究TSC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能力;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TSCC细胞共培养,WB检测并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比较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hsa_circ_0000231在TSCC患者组织、唾液标本及细胞系CAL-27、Tca-8113和HN-4中高表达,配对癌旁组织、健康人唾液标本及正常人类口腔黏膜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中低表达(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级与TSCC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χ2=5.77,P=0.016)和T分级(χ2=5.27,P=0.029)是T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子。WB显示,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提高CAL-27和Tca-8113细胞中EMT相关蛋白即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降低Snail、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Bcl-2、MMP-9和CyclinD1的表达被抑制,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干扰组TSCC细胞共培养后,干扰组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趋势被逆转;细胞功能学证实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CAL-27和Tca-811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使用LiCl逆转了hsa_circ_0000231促进CAL-27和Tca-811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显示使用LiCl处理过的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明显大于hsa_circ_0000231敲低组。结论hsa_circ_0000231是TSCC的独立预后因子,hsa_circ_0000231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舌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舌肿瘤 环状RNA hsa_circ_0000231 非侵入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和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DM78、UM95和UM96)中的表达。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用EX527抑制SIRT1活性,以溶剂DMSO作为阴性对照组;用SIRT1小干扰RNA(siSIRT1)转染细胞抑制SIRT1表达,以无义小干扰RNA(NC)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实验(MTS)、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裸鼠眼内成瘤实验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眼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组间数据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相比,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SIRT1 mRNA(t=17.08,P<0.001;t=13.24,P<0.001)和蛋白(t=6.26,P=0.00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S结果显示,EX527抑制M23和SP6.5细胞活性,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细胞活性显著减弱(t=5.94,P<0.001;t=10.73,P<0.001)。与溶剂DMSO组相比,EX527处理组(t=5.10,P=0.047;t=7.57,P=0.002)和SIRT1 siRNA转染组(t=6.41,P=0.003;t=6.10,P=0.004)中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另外,M23和SP6.5细胞EX527处理组(t=5.04,P=0.001;t=5.93,P<0.001)和siSIRT1转染组(t=11.44,P<0.001;t=8.24,P<0.001)克隆形成数量显著降低。在裸鼠眼内成瘤实验中,与NC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眼内瘤体大小显著变小(t=5.50,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MSO处理组相比,EX527处理组中P21(t=4.63,P=0.010;t=7.90,P=0.001)表达升高,E2F1(t=12.10,P=0.003;t=5.96,P=0.004)、CYCLIND2(t=36.28,P<0.001;t=16.58,P<0.001)、p-RB(t=17.55,P<0.001;t=21.34,P<0.001)表达降低,p-AKT表达下调。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中,P21(t=5.88,P=0.004;t=10.51,P<0.001)表达升高,E2F1(t=4.60,P=0.01;t=4.89,P=0.008)、CYCLIND2(t=5.13,P=0.007;t=5.63,P=0.005)、p-RB(t=4.45,P=0.011;t=6.53,P=0.003)表达水平降低,p-AKT(t=9.61,P<0.001;t=6.44,P=0.003)表达下调。结论:抑制SIRT1活性或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提示SIRT1可以作为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个新靶标。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EX527 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e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与蛋白分泌的影响,以及对Wnt/β-连接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高糖诱导CFs增殖模型,经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e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CFs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TGF-β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e各剂量组吸光度值降低(P<0.01),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S+G2+M期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TGF-β1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中剂量组Ⅲ型胶原[(6.566±1.620)ng/ml、(7.170±0.470)ng/ml比(11.241±2.234)ng/ml]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中剂量组β-catenin[(0.281±0.016)、(0.301±0.021)比(0.409±0.037)]表达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p-GSK-3β[(0.369±0.049)比(0.268±0.048)]表达升高(P<0.01)。结论人参皂苷Re可调控Wnt/β-catenin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表达,有效抑制CFs增殖,减少高糖条件下CFs胶原和TGF-β1合成,具有延缓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人参皂苷Re Wnt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