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空中交通管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航空器和航空器之间、航空器和障碍物之间发生相撞;并加速和维持有秩序的空中交通流动。现阶段,空中交通管制的手段可分为三种,一种是雷达管制,第二种是程序管制,第三种是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其中程序管制是非雷达管制的一种方式,也是空中交通管制的传统方式。国外空中交通管制发达的国家已经全面实现了雷达管制,而中国民航正逐步在主干航路实现雷达管制。除了这些主干航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的是程序管制或是雷达监测下的程序管制。

  • 标签: 程序管制 空管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及非药物镇痛心理支持护理方案,观察了118例癌症疼痛患者,结果显示有效缓解了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及重视了癌症病人的人文关怀。

  • 标签: 癌症 疼痛 护理程序 心理支持
  • 简介:生物体是自调节、自适应系统,任何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稳定的功能,任何偏离目标值都会自我恢复到稳定状态,生物具有很强的目的。生物目的程序目的,是借助于程序的控制作用实现的,是基于自然选择的机制形成的。程序具有信息和控制。在漫长进化的历史过程中,生命有选择的记录和编码了生命自我保存模式,基因型实质上是信息控制系统。生命实现生存目的的系统结构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

  • 标签: 程序 目的性 信息 负反馈
  • 简介:是否需用脑死亡取代传统死亡标准的问题,其实最终不是事实认定的科学问题,而是是否有收益或收益大小的价值问题.经分析,用脑死亡作标准的死亡判定方案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有弊的一面.虽然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脑死亡的判定方案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但也不等于它就是我们应当选取的最好的死亡判定方案.最好的死亡判定方案其实是心死亡死亡标准与脑死亡死亡标准并用,以脑死亡判定标准作传统死亡标准的必要补充.

  • 标签: 脑死亡 心死亡 死亡标准 死亡判定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肿瘤病人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按年龄,部位,期别,生存期等分别归纳统计。结果(1)肿瘤病人死亡年龄偏大(2)死亡排列前三位肺、肝、胃(3)生存期两年内死亡占本文死亡总数82.4%。(4)分期首次就诊中晚期占80.2%(5)死亡主要因素转移占82.1%。结论积极干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死亡 生存期 相关因素
  • 简介:海明威作为当代的西西弗斯,地直面荒廖和死亡死亡是他作品的唯一主题,勇气,则是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中去挖掘其死亡意识的独立特性,肉而揭示其内在的审美特点及哲学内涵。

  • 标签: 死亡意识 海明威 审美特征 哲学内涵 美国 存在主义
  • 简介:程序的正当对于判决的正当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适用过程离不开价值判断,总有一些法律的适用是依赖于执法者或司法者的价值判断

  • 标签: 判决正当性 正当性判决 程序正当性
  • 简介:摘要口面部疼痛常为困扰患者的一大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但口面部疼痛发生的机制仍在探索之中。三叉神经是口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随着瞬时受体电压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ankyrin 1, TRPA1)在三叉神经及其下级神经元中的发现,近些年TRPA1在口面部疼痛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了解TRPA1在疼痛中的作用及调控对于了解疼痛机制以及未来治疗疼痛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TRPA1在口面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TRPA1 口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 疼痛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α1肾上腺素受体1AR)阻滞剂能否降低和拮抗α1AR激活导致的大鼠门静脉高压,为临床治疗门静脉高压提供新思路。方法α1AR激动剂选用去氧肾上腺素,α1AR阻滞剂选用阿呋唑嗪,采用门静脉穿刺注射给药并测量门静脉压力。将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所有大鼠均在给药前测量基础门静脉压力;对照组大鼠按体重经门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L/g),门静脉高压模型组大鼠经门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1.5 μg/g),以上两组在给药5和10 min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阿呋唑嗪治疗组大鼠经门静脉予去氧肾上腺素(1.5 μg/g)5 min后测压,再予阿呋唑嗪(0.9 μg/g),在5 min后再次测压;阿呋唑嗪预防组大鼠经门静脉给予阿呋唑嗪(0.9 μg/g)预处理1 min后测压,再予去氧肾上腺素(1.5 μg/g),在1、5和10 min后测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门静脉高压模型组、阿呋唑嗪治疗组和阿呋唑嗪预防组分别有4、6、8、5只大鼠门静脉穿刺成功。门静脉高压模型组大鼠给药5和10 min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18.045±7.636)、(15.515±5.440) mmHg(1 mmHg=0.133 kPa) ,均高于给药前[(8.452±2.830)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2.82,均P<0.05)。阿呋唑嗪治疗组大鼠在注射阿呋唑嗪5 min后,门静脉压力为(10.088±3.743) mmHg,低于本组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 min后[(16.146±4.324) mmHg ]和门静脉高压模型组注射去氧肾上腺素10 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2.22,均P<0.05)。阿呋唑嗪预防组大鼠给药前,注射阿呋唑嗪后,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后各时间点的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α1AR是参与门静脉压力调节的重要因素,其阻滞剂能降低和拮抗α1AR激活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对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α1肾上腺素受体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且治疗时间窗口窄,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来减少IS后的脑损伤。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 Sig-1R)是一种特异性分子伴侣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表达,参与神经元可塑性调节。文章通过对Sig-1R结构、分布、相关通路及配体的阐述,针对Sig-1R在I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索Sig-1R相关配体发展为抗IS候选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Sigma-1受体 缺血性脑卒中 配体
  • 简介:高血壓的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社會健康問題。高血壓無症狀期時間長,不易引起注意,而早期有效的治療可减少并發症的發生。近年來認識到高血壓的治療目標不僅要降低血壓,减輕症狀,更重要的是預防或緩解左心室重塑、緩解動脉粥樣硬化的發展,保護腎臟功能,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發生,從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 标签: Β1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治疗 优势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TNFR1在3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及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NFR1在36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中均有强表达,定位于胞膜和胞质,而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甚至没有表达,TNFR1在胆脂瘤上皮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脂瘤上皮中TNFR1表达较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肿瘤坏死因子可能通过与TNFR1相结合而导致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凋亡。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LN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别收集本院36名健康对照、32例LN患者的血清后,ELISA法检测AT1-AA,分析并比较2组间AT1-AA分子表达的吸光度(A)值,并进行血糖、血脂、血清肌酐、CRP的检测;进一步对LN患者血清胱抑素C、ESR以及补体C3、C4、ANA及抗dsDNA抗体等检测,通过肾穿刺活检苏木精-伊红(HE)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肾小球的结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与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N组血清肌酐和CRP[(103±37) μmol/L、(21±8) mg/L]较健康对照组[(72±22) μmol/L、(7±3) mg/L]明显升高,AT1-AA表达的平均A值在LN组(0.33±0.04)较对照组(0.25±0.06)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显示AT1-AA的表达与CRP(Beta=0.364,P=0.037)及尿蛋白量(Beta=0.497,P=0.004)呈正相关,与补体C3的水平呈负相关(Beta=-0.276,P=0.05)。同时AT1-AA高表达组肾小球病理结果显示系膜及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肾小球硬化更显著。结论LN患者中AT1-AA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与CRP、尿蛋白量及补体C3呈一定的相关,表明该自身抗体可能参与LN的发病及促进疾病的进展。

  • 标签: 狼疮肾炎 自身抗体 AT1受体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的患者有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有70例。结果甲状腺激素受体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10例(14.25%),癌旁组织TR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65例(92.85%),乳头状增生TR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18例(90.0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滤泡癌TRβ1阳性表达率为10%,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从TR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表达中,可以分析出疾病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激素受体&beta 1 甲状腺癌 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玄参小、大剂量组、卡托普利组AT1AmRNA含量显著降低(P<,与模型组比较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ngⅡ的含量显著降低(P<,观察玄参对心室重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受体基因表达(AT1AmRNA)的影响

  • 标签: 受体基因表达 型受体 基因表达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1(ERβ1)被阻断后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针对人ERβl基因的siRNA转染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分别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ERβ1被干扰前后细胞中ERβ1、Bcl-2、Bax等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细胞增殖曲线观察ERβ1基因被干扰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的改变。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NA干扰技术阻断乳腺癌MDA—MB-231细胞ERβ1基因的表达后,ERβ1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的Bax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Bcl-2基因的表达未发生变化,Bcl-2/Bax比值明显上升;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少(t=6.22,P=0.00)。结论ERβ1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而促进细胞的凋亡,是ERβ1抑制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 标签: 乳腺肿瘤 RNA干扰 雌激素受体β1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炎症的过程,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样如此,目前已形成糖尿病的炎症发病学说。炎症激活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生成大量细胞因子[主要是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这些细胞因子除作用于肝脏产生急性期蛋白外,还通过其他途径导致β细胞凋亡和胰岛素抵抗,免疫机制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受体拮抗剂(IL-1Ra)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IL-1Β IL-1RA
  • 简介:目的:采用Clontech公司第3套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甲状旁腺素1受体(PTH1R)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将全长P册JR基因克隆到载体pGBKT7作为诱饵,用LiAc介导将诱饵蛋白质粒pGBKT7-PTHIR和人肾cDNA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检测Mell报告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测序和相互作用验证结果表明SNAPIN在酵母系统中能特异地与PTH1R相互作用;根据对SNAPIN基因的功能分析,其可能与细胞内钙稳态的调控有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PTH1R促进骨肉瘤进展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 标签: 甲状旁腺素l型受体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SNA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