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节实验教学为例,尝试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整合,挖掘实验教学课堂的创新。该教学模式的每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强调学习的过程,突出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能促进科学教育的变革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 标签: “5E”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色素提取和分离
  • 简介:研究了用桑色素的氧化来显色测定Co2++H2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的方法,提出Co2++H2O2桑色素分析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OH)的测定.本方法利用Co2+与H2O2反应,类似Fenton试剂产生羟自由基(·OH),所产生的羟自由基与桑色素作用后使其吸光度降低,利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所产生的羟自由基,确定了体系最佳实验条件.同时测定抗氧化剂清除羟自由基的实验,证明该体系可作为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桑色素 羟自由基 H2O2/CO^2+ 抗氧化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蛋白5(MDA5)抗体在幼年皮肌炎(JDM)间质性肺病(ILD)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风湿免疫科确诊的JDM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JDM患者共101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12例,抗MDA5抗体阴性89例。按照与阳性组年龄接近匹配原则随机抽取20例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ILD的发生率、肺功能结果、呼吸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阳性组患者中ILD发生率为11/12,阴性组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完善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中(年龄>3岁),阳性组一口气呼吸法的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异常率为6/8,高于阴性组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阳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2/12,阴性组无呼吸衰竭病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阳性组死亡率为1/12,阴性组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结论抗 MDA5 抗体阳性的JDM患者更易合并ILD,肺功能弥散功能受损明显,对药物治疗反应差。

  • 标签: 皮肌炎 儿童 间质性肺病 抗MDA5抗体 预后
  • 简介:通过对高中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例片段的分析,从如何更好地贴近学生水平进行预设,如何引导学生使生成更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解答能力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核心概念 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
  • 简介: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铜蓝蛋白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跑台作为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营养干预,对其血清、组织中的铜蓝蛋白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营养补剂的干预显著降低了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提高了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表明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营养补充 血色素 运动性 铁代谢 血清铁 大鼠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教学实验对于培育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有着重大的价值与影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云教学、微平台等互联网信息化形式,增加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本章根据课前教学设计和筹备、创建智慧课堂、实施科研总结和评价、课程反思多个领域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应用情况作出了介绍,以供参考。

  • 标签: 互联网+教育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是很常见很普遍的,它与高中教学的融合一定会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学面对信息技术,是必须且必要的尝试,如果还是仅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讲课,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面是不广的,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不高的。所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要让学生所学与社会时代接轨,与信息技术与时俱进。本文将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来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此实践探讨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相融合的教学实践。

  • 标签:  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实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简介:摘要:“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里的一个重要实验,高考经常考,同时也是一个验证性试验。按照教材中方法与步骤操作,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一些实验试剂有一定的毒性,对师生的健康有影响。依据新课程标准,经过多次实践探究,将原实验从操作方法和实验仪器等方面做了改进和创新,更加符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增加了实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解决了实际问题。

  • 标签: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