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血管刺激性试验、膀胱黏膜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评价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无明显血管和膀胱黏膜刺激性,无过敏反应,有溶血反应。结论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临床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溶血现象,建议稀释后使用。

  • 标签: 表柔比星 血管刺激性 膀胱黏膜刺激性 溶血性 主动全身过敏
  • 简介:非那雄胺(finasteride)是一种四氮杂甾体化合物,具有竞争性和选择性抑制5d还原酶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mstatichypertrophy,BPH),可作为中度增大无并发症BPH病人的首选治疗药物。特别是前列腺较大(〉40mL)的病人更适合。最近小剂量非那雄胺还被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药物 非那雄胺 安全性 甾体化合物 选择性抑制
  • 简介:目的了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为开展上市后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TAT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关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目前TAT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破伤风被动免疫和破伤风治疗;大量安全性研究显示,其皮试阳性率较高,主要与患者体质、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及其他原因造成假阳性过高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结论TAT仍是国内为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的首选注射药物,建议在缶床应用中应重视过敏,注意观察,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的破伤风预防指南和规范,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盆腔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全宣教对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8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7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癫痫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安全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FM评分、BI指数;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评分、BI指数分别为:(104.16±12.17)分、(54.54±8.6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70.20±10.24)分、(48.20±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12.13±1.41)分、(12.26±1.2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34.56±2.81)分、(37.44±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9.65±9.79)分、(91.34±6.79)分、(90.67±5.05)分、(88.32±7.6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71.46±8.46)分、(67.89±5.35)分、(70.82±4.13)分、(68.47±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癫痫患者通过安全宣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运动功能、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宣教 外伤性癫痫 护理效果
  • 简介:近年来计算机化系统在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报告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但目前计算机化系统在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中应用尚未普及,或仅使用了计算机化系统部分模块功能。基于计算机化系统在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机构的应用现状,简要介绍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GLP法规要求、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流程、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状态的保持、计算机化系统运行需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等内容,以期为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并加快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与国际接轨。

  • 标签: 药物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计算机化系统 验证
  • 简介:摘要: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物,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学药品等。高危药品使用不当,会有生理依赖性、致命危险,引起出血、水中毒、低血糖等并发症。心内科常使用心脏血管用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丁胺、胺碘酮、米力农、硝酸甘油、硝普钠、心得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使用不当可立即产生致命危险。此外,垂体后叶素、血管加压素等血管升压药物,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水中毒及低钠血症等。可见高危药品管理是临床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从用药差错、药品不良事件、药品质量等多个环节考虑,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分析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护士的配合技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中,细节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还能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抽取在本院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5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出现护理安全事件的 5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间段尚未出现护理安全的 5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急诊科的 15名护理人员也列入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并调查和分析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来深入的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合并基础疾病、就诊时间、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这些内容是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当然其影响因素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心理压力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关系。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与患者自身以及护理人员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就需要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

  • 标签: 急诊危重症患者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新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HepZJ进行安全性研究。方法获取HepZJ培养上清液,通过PCR联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支原体检测,通过显色基质法进行内毒素检测;将HepZJ细胞悬液经尾iv进入SD大鼠后观察其生存情况并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剖检,通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析该细胞系的生物分布;将HepZJ细胞悬液sc进入BALB/c-nu裸鼠后分析其致瘤性。结果HepZJ支原体检测电泳图未见阳性条带;内毒素检测浓度〈2EU/mL;SD大鼠尾ivHepZJ后生存情况良好,血液、肺脏、脾脏在不同时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GAPDH-Human和TERT-Human基因表达,血液中12h后、肺脏和脾脏中1周后基本被清除,剖检过程中未见肿块形成;裸鼠scHepZJ后无硬性肿物形成。结论新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HepZJ无支原体、细菌污染,进入体内后无明显副反应及致瘤性,具备应用安全性。

  • 标签: 新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 安全性 支原体 内毒素 生物分布 致瘤性
  • 简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已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并在逐步完善中。本文介绍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中关于个例安全性报告规范的主要特点及现状,以期该规范能帮助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
  • 简介:目的: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构建医院药品信息化平台、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溯源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实现库存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药品库存管理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药库全部药品的平均周转天数从9.27天降为6.95天,平均周转次数由3.23次加快成4.46次,高值品种的相符率从78.66%上升至100%,全品种的相符率从74.66%上升至90.17%。结论:我院药学部药品库存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之后,管理模式更加科学、规范、准确和精细。PDCA方法的运用,对于实现库存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药品库存管理 物流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出现的高危药品管理不当事件34例,分析其原因,进一步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探讨提高用药安全性的方法。结果:在34例高危药品管理不当事件中,药品存放不当15例,占44.12%、药品标志牌内容不全12例,占35.29%、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7例,占20.59%;与实施管理措施前相比,实施管理措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不良事件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200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输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0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研究组采用实验室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细致管理,比较分析两组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10例,总发生率为1.67%;研究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1例,总发生率为0.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血型实验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护理的100例住院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对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患之间缺乏沟通、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基础设备不齐全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结论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个人素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此能够明显改善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路径,以期保障重要方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进我国医学健康事业的进步。方法:选择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中药方剂管理方式的差异,将200例患者平均分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中药方剂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组科学构建质量控制指标后,进行用药安全管理,观察两组中药方剂安全性管理质量评分和质量控制指标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中药方剂安全性管理质量评分和质量控制指标评分更高,P

  • 标签: []中药方剂 质量控制指标 安全性监测 安全管理
  • 简介:专利信息往往受到公众所关注,当中药发明专利申请中含有毒性药物时,其应用可能危害公众健康。梳理了中药毒性药物的主要品种,结合具体的复审案例分析了毒性药物的审查思路,从专利这个层面为食品、药品的安全把关,将所授权的专利可能引起的风险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使中药专利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中药 专利 毒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究制定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4例产妇,对354例产妇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深度解析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隐患,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结果:通过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产妇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高达10.73%。结论:经过对354例产科产妇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产科护理过程中应全方位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能,要对产科环境进行改善,并且不断的完善产科的规章制度以及维系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提升产科护理的综合水平。

  • 标签: 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调查研究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的主要隐患及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妇科护理的隐患,提出改进措施,比较改善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在护理措施改进前的护理满意度为85,护理满意度提高至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妇科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