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并针对性提出减压对策。方法:采用压力源调查量表,将NICU组护理人员与非NICU组护理人员的压力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NICU组护理人员压力高于非NICU组。②NICU组中,护龄、年龄与压力分数值存在高度负相关。③与NICU岗位技能相关的患者护理压力分数最高。结论:①NICU中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压力较大。②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实行人性化管理、增进沟通是NICU护理人员减压的必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压力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8~83min,平均46min。术后住院2~4d,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腹腔镜手术 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性,研究染色体多态性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1626例具有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单胎孕妇,超声引导下取绒毛、羊水或脐血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绒毛标本216例,羊水标本974例,脐带血标本436例。结果绒毛穿刺成功率100%(216/216)、培养成功率99.07%(214/216);羊水及脐带血穿刺、培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妊娠丢失率0.18%(3/1626)。培养成功的1624例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90例,检出率为5.54%(90/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最高,占14.85%(30/202),其后为胎儿结构异常组8.54%(41/480)、高龄孕妇组3.23%(4/124)、双亲染色体异常组3.23%(1/31)、超声软标记物组2.93%(6/205)、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1.86%(8/430),其他组无异常核型检出。异常核型中,21-三体检出率最高,占1.66%(27/1624),其次为18-三体,占0.68%(11/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与胎儿结构异常组异常核型以21-三体、18-三体等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两组非整倍体检出率占全部非整倍体总数的89.47%(51/57)。高龄孕妇、双亲染色体异常、超声软标记物及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主要以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主。早孕期联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组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两组间21-三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P=0.000)。检出染色体多态核型180例,占11.08%(180/1624),其中Yqh+74例,inv(9)37例,1qh+23例,Yqh-16例,其他多态核型30例。180例多态核型中发现15例较严重胎儿畸形,多态核型胎儿畸形发病率为8.33%(15/180),畸形胎儿的核型主要为46,XYqh+、46,XN,inv(9)、46,XN,1qh+、46,XYqh-。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进行产前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

  • 标签: 产前诊断指征 侵入性产前诊断 核型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无明显表型异常成年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进行的,无明显表型异常成人外周血CMA病例,共计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结果33例因产前诊断胎儿CMA阳性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10例,占总病例的30.3%,占家庭数的52.6%;76例因不良生育史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9例,占总病例的11.8%,占家庭数的16%;25例因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3例,占总病例的12%;2例因特殊家族史进行外周血CMA检测的,外周血CMA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无明显表型异常的成年群体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CMA检测,可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从而提供更全面详细的细胞遗传学信息及遗传咨询。

  • 标签: 无表型异常成年人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CDB)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资料,探讨阴道镜活检后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645例CDB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病变(CIN2+)患者行子宫颈锥切术,对比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及14例遗漏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年龄、筛查结果、阴道镜诊断、病变范围及是否向颈管内延伸等临床资料。结果CDB病理诊断CIN2+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46.2%,子宫颈锥切术前后CIN2/3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71.4%(450/630),宫颈浸润癌遗漏率为2.2%(14/630)。14例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4±8.7)岁,其中10例筛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11例HPV高危亚型感染(10例为HPV16),12例阴道镜诊断为HSIL+,9例病变范围超过子宫颈面积的50%,13例CDB病理结果为CIN3,10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缘不净。结论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是诊断CIN2/3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可遗漏少部分子宫颈浸润癌。对于病理诊断CIN2/3者建议行子宫颈锥切术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子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指引下活检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血糖异常点的数量与孕妇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GDM孕妇150例,依据75gOGTT异常点数量分组,1项时点异常为GDMA,2项时点异常为GDMB,3项时点均异常为GDMC。对三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GDMC孕前BMI和肥胖率高于GDMB和GDMA(P〈0.05);②GDMC胰岛素使用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GDMB组和GDMA组(P〈0.05);③GDMC巨大儿发生率高于GDMB和GDMA(P〈0.05)。结论OGTT异常点数量多的孕妇孕前BMI高或肥胖、胰岛素使用率高、胰岛素抵抗强、巨大儿发生率高,且异常点越多,以上情况越显著。此类GDM孕妇需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干预。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异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中探讨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及制片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就诊174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应用新鲜细胞直接涂片(60例)、生理盐水制片(31例),TCT剩余液体直接制片(37例)、TCT盐水制片(30例)和TCT低渗制片(16例)五种取材制片方法;并应用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TERC基因表达率,对比取材制片的最佳方法。结果在直接涂片法、盐水制片法、TCT制片法、TCT盐水制片法和TCT低渗法五种制片过程中,TERC基因的杂交成功率分别是55.0%、61.3%、37.8%、53.3%和81.3%,其中TCT低渗法杂交成功率与TCT制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种制片方法的玻片背景清晰比例分别为38.3%、54.8%、35.1%、60%和75%,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5组的无/少信号比例分别为18.3%、16.1%、37.8%、23.3%和18.8%,其中新鲜制片的直接涂片法和盐水制片法与TCT直接制片法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双色间期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时,以TCT低渗制片和新鲜细胞盐水制片操作方法简单快速,杂交成功率最高。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脱落细胞 实体肿瘤 TERC基因
  • 简介:高龄妇女(≥35岁)的生育力下降,卵母细胞和胚胎的非整倍体发生率高,流产风险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一直是生殖领域的难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PGS)是指在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过程中,对卵母细胞的第一、第二极体及早期胚胎行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检测,选择染色体整倍体的胚胎移植入宫腔,以期改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新的活检方法及遗传学分析技术不断出现,如囊胚期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微阵列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使得胚胎植入前PGS的诊断效率和精确度不断提高。本文就胚胎植入前PGS在高龄妇女助孕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改善高龄妇女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高龄 非整倍体 嵌合体 囊胚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VCI-C技术检测胎儿小脑蚓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VolusonE8三维超声诊断仪,应用VCI-C技术来获得胎儿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测量。结果按照Malinger等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Dandy-Walker畸形(DWM)3例,小脑蚓部发育不全(VA)5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VH)2例,Blake陷窝囊肿(BPC)4例,颅后窝池蛛网膜囊肿(PFAC)5例,颅后窝池扩张(MCM)4例。2例经尸解证实,5例产后经颅脑MRI证实。结论经腹VCI-C技术可以简便、有效地获得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可以较客观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畸形。

  • 标签: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 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 小脑蚓部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ap-PCR、PCR+导流杂交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检测143例产前标本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不一致时采用DNA测序确认。结果143例产前标本中检出重症地贫27例,包括20例重型α-地贫和7例重型β-地贫。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中符合率100%。PCR+导流杂交技术检测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与其他2种方法各有1例结果不符,经DNA测序分析是由于PCR+导流杂交技术灵敏度高,因存在低比例的母体细胞污染所致。结论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技术,可用于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最好采用2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方法独立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STR技术检测母体细胞污染的低灵敏度需要警惕。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荧光PCR熔解曲线
  • 作者: 杨海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止血效果,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治疗前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可以获得更为显著效果,使得患者获得更为良好止血效果,使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向正常值恢复,有效促进预后,在临床治疗之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炔诺酮;黄体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效果
  • 作者: 徐光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重庆长寿401223
  • 简介:目的:研究黄体酮联合益宫颗粒对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院内收治的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联合益宫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通过黄体酮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控制阴道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黄体酮;益宫颗粒;药物流产;阴道出血;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的临床不良结局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相关筛查、诊断及干预,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199例孕妇,其中102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97例非PCOS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并将两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OS组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P〈0.05)。结论PCOS增加GDM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患病风险,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情况,对相关影响因素(年龄、孕次、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行单因素分析,并行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病变残留3例(5%);复发6例(10%)。单因素分析显示,CIN患者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与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因素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孕次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均不属于CIN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出现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因素多样,临床可行针对性干预,降低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促使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大学生对捐精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其精液质量状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供精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提供初步参考依据。方法对不同年龄大学生发放《捐精行为调查问卷》并作精液质量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67份,采集精液样本82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低于22岁,尤其是20~21岁组对捐精行为及精子库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与〉122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精液质量分析表明20—21岁与≥22岁组的精液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当前国内精源短缺的困难,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适当放宽对捐精者年龄的限制。

  • 标签: 年龄 捐精 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 精液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手术方式,以提高母儿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个月术前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共3例,结合文献探讨如何选择制定术前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手术方案。结果近6个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118例,经过B超或/及MRI检查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共3例,手术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有2例。其孕周分别为32^+6、32及35周,其中2例有剖宫产史及2次以上宫腔手术操作史,此2例均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均为胎盘植入在原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其中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并浸润至膀胱,另1例胎盘植入已达子宫浆膜层,但尚未穿透,与泌尿外科等多科室协作完成子宫切除术。另1例为第1次宫内妊娠,突发腹腔内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及胎死宫内。术中见胎盘附着并全部植入于子宫右角,突破宫底后壁浆膜层,直径3cm破口,有活动性出血,尽量保留子宫肌层组织并切除植入胎盘。结论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在原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者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术前应多科室协作共同讨论,充分术前准备并制订手术预案;出血凶猛采取止血措施无效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重视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穿透性胎盘植入 治疗方法 手术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无创,且痛苦小、副作用少的死胎引产方法。方法:应用米非司酮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进行药物引产。结果: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产后大出血、感染及其他情况,副作用少。结论:本方法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产效果肯定。避免了以往引产方法给病人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及后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 标签: 中期妊娠 死胎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引产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0例妊娠期及产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意识障碍,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7例患者出现抽搐及视物模糊。10例患者的血乳酸脱氢酶(LDH)及尿酸(U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例病情最严重患者LDH高达1361U/L及2058U/L。10例患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后部(双顶枕叶)低密度灶,8例患者提示脑沟回饱满,脑室系统缩小,1例重症患者大部分脑组织受累,并以脑白质密度减低为主。结论妊娠期和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于妊娠期及产后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者应尽早做CT或MRI检查,可以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妊娠 意识障碍 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