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雌激素水平以及保胎成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但地屈孕酮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总结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情况和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效果。结果满意度由2015年的95.05%上升到2017年的99,97%,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临床提供安全的、优质的、多层次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临床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人文关怀,分析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显著多于对照组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合格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儿科护理 人文关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期间在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无胸痛症状AMI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室和后壁导联,每位患者3小时做1次心电图,共做3次。结果100例患者中具有典型AMI改变63例,改变不典型的37例,Q波异常40例,ST-T改变67例,T波改变56例,R波异常34例。100例患者中有24例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前侧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18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7例心内膜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对无胸痛症状的AMI患者必须及时做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无胸痛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随机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将80例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护理前后手卫生质量。结果应用前,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知识知晓率仅为70.00%,明显低于管理后知晓率97.5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66.25%,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具有鲜明性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卫生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智障儿童父母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方法选取全省78例智障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TheCopingHealthInventoryforParents,CHIP)中文版对家长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以揭示智障儿童父母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分析应对方式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之间患儿年龄,目前病情,与患者关系,父母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差异,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因素都是影响父母应对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务工作者应教会患儿家长有效的缓解家庭压力的方式,鼓励他们运用减压等方法,选择有效的应对方式。

  • 标签: 智障儿童 父母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对两组都应用常规护理流程,甲组加用急诊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出院时的存活情况,比较呼吸机维持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出院时存活率达到90.0%,比乙组的7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呼吸机维持时间和住ICU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预后,缩短呼吸机维持时间,促进病情缓解。

  • 标签: 急诊护理 存活率 心肺复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两年内我院皮肤科门诊的104例甲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甲脱落患儿和1例甲脱落成年患者发病前2~12周有手足口病史。结论手足口病可引起儿童及成人甲脱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孕妇 甲脱落 柯萨奇病毒16型 肠道病毒71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的相关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控制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老年科长期住院治疗并发生院感的8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原因、发生部位以及相应的病原菌检查结果等。结果87例病人中,呼吸系统发生院感的比率最高,达到了59.5%,其次为泌尿系统,占比为23.8%;病原菌学检查阳性率达到67.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比率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高龄、行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是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老年病人尤其是高齡病人,需加强基础护理,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严格控制相关抗生素的使用,以减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老年病人 院内感染 护理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恙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普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52例恙虫病并血小板减少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2名恙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比对照组减低,易并发肝损害,经1-2周治疗后51名恙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保肝治疗后均痊愈。其中1例死于肾衰竭。结论恙虫病患者易并发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属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输血小板治疗。经过积极的原发病治疗,血小板基本可以恢复正常。同时,恙虫病并发肝损害,多为一过性病变,病变较轻,预后好。并发肾功能损害较少见,但病情较重。

  • 标签: 恙虫病 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B两组,每组各有30例。A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B组实行常规急诊护理。分析两组的急诊抢救情况,比较接诊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确诊时间和接诊时间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为(4.23±0.79)分,比对照组的(9.52±1.93)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B组的26.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缩短其接诊以及明确的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建议采纳。

  • 标签: 急诊抢救 神经功能 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喉癌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6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本文对68例喉癌患者进行3年随访收集患者生存和治疗效果信息,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的68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3年,3年生存率为70.6%,有58例患者的气管套管进行拔除处理,拔除率为85.3%,仅有10例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的情况,疾病复发率为14.7%。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经口进食,并且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结论手术治疗喉癌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喉癌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喉癌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我院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受创护理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应激障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和PCL-C评分进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减少不良情况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伤口换药的90例患者,等分为A、B两组,对患者伤口分别给于常规干预与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愈合率。结果B组伤口愈合率为97.8%,较高于A组75.6%(P<0.01);B组伤口愈合时间也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期间加强临床护理,有助于优化伤口愈合效果,促进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外科 伤口换药 护理干预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常见类型及发病率等。方法选择各个单位的1023名已婚妇女作为普查对象,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果1023名普查对象中有794名妇女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7.61%;排在患病率前三位的妇科疾病为宫颈糜烂374人(36.49%),阴道炎192人(18.77%),附件炎79人(7.72%)。结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共同努力,加强妇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关注已婚妇女妇科健康情况。

  • 标签: 已婚妇女 妇科普查 妇女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VP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盂肾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普通培养、L型培养。结果60例标本,培养检出细菌阳性率为78.33%,其中L型占43.33%,伴L型18.33%,细菌型占17.9%。结论慢性肾盂肾炎感染中主要为细菌L型,加作L型培养,可以对临床诊断阳性的检出率得以提高。

  • 标签: 慢性病 肾盂肾炎 微生物学 细菌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行病案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两年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患者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2016年病案管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后,对2017年的病案实行规范化管理,统计分析两组病案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相应的医患人员的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实行规范化病案管理的观察组病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10/500),而对照组病例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16%(80/500),且实行规范化病案管理的观察组中的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规范化的病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相应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提高医患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病案管理 规范化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苏州地区2016年—2017年确诊的1000例手足口病的各项临床资料数据,从而得出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会持续较长的发热症状,以呼吸道、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多种实验室指标发生了改变。

  • 标签: 苏州 重症 手足口病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