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为脑血栓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治疗的12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嘧达莫治疗的实验组以及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0例。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经计算,P<0.05。结论相对于单一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血栓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嘧达莫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双嘧达莫 不良反应 脑血栓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钳道胃镜内镜粘膜下剥离(ESD)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患者经钳道电子胃镜行ESD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0例病例均完整剥离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1.5±0.5cm,手术平均时间为70±35min。中出现1例穿孔,穿孔率为3.33%,术后出血2例,出血率6.66%,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月~12月,手术创面均完整愈合,未见病灶残留及复发。结论经钳道电子胃镜操作可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粘膜下肿瘤 双钳道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盒隔鲜姜片灸中脘、足三里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盒隔鲜姜片灸中脘、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盒隔鲜姜片针灸中脘、足三里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疼痛的缓解,促进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灸 胃脘痛 足三里 中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5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一般护理,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之间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各项血气指标明显优于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COPD并发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急性肠炎中使用蒙脱石散联合连蒲清片应用方案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到我院的治疗急性肠炎患者60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观察组使用蒙脱石散联合连蒲清片治疗急性肠炎。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率,病情反复率以及缓解、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反复率以及缓解、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急性肠炎中使用蒙脱石散联合连蒲清片应用方案的价值大,治疗急性肠炎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快,病情反复现象少,患者缓解病情、恢复时间较快。在治疗急性肠炎的治疗方式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蒙脱石散 连蒲双清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醇片与肌苷片联合治疗对老年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将13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分为试验组66例和参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肌苷片,试验组另给予环醇片。对比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三酰甘油(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45%远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试验组TG、AST和ALT含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环醇片和肌苷片联合治疗对老年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调节血脂,并可显著改善肝功能。

  • 标签: 双环醇片 肌苷片 老年人 脂肪肝 血脂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坦度螺酮配合药物治疗,探讨抗焦虑药物对氯芬酸钠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增效作用。方法对照组30例仅用氯芬酸钠,实验组30例加用坦度螺酮,统计实验组坦度螺酮配合氯芬酸钠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结果。结果9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后头部疼痛指数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45例加坦度螺酮后效果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统计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变化比较,证实了坦度螺酮的增效作用。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双氯芬酸钠 坦度螺酮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和传统的疝修补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年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及开腹胃癌根治用于胃癌病人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治疗的4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根治(微创组)及开腹根治(常规组),比较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且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将其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治疗 开腹治疗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内镜下食管套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中配合及护理。方法抽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予以内镜下食管套扎治疗的6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治疗(n=38)组与对照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内镜下食管套扎与综合护理干预结合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 标签: 内镜 食管套扎术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颞肌脑表面贴附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存活率为77.78%,对照组为44.4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去骨瓣减压治疗同时,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概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颞肌脑表面贴附术 去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36例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常规胆囊切除治疗的另36例为常规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 急性胆囊炎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方深度、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并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Soave与经肛门改良Soave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22例行腹腔镜辅助Soave,作为腹腔镜组;另外20例行经肛门改良Soave,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腹腔镜辅助Soave以及经肛门改良Soave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情况,故而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辅助Soave术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分期、同期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3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做全膝关节置换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10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甲组53例,乙组52例。本次甲组是同期手术,乙组是分期手术,总结治疗指标、疗效指标、并发症。结果甲组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VAS评分、HSS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中出血量、膝关节活动度都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同期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有效改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的风险低。

  • 标签: 双膝骨性关节炎 老年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分期 同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术后不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单孔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传统置管患者比较不置管患者护理特点及护理中的配合。结果全组患者单孔胸腔镜术后不置胸管,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2小时发现胸腔积液增多,行闭式引流后排除进行性血胸,全组病例无二次手术止血,均快速康复出院。结论单孔胸腔镜术后不置管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早、康复更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等优点,同时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团队严密精心中的护理配合为单孔胸腔镜术后不置管的实施增加了安全的医疗保障。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胸腔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鼻胆引流管的套取技巧以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40例ERCP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护理及准备、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的经验。结果140例ERCP手术病人中,男性84例,女性56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6.2岁。患者入院时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胆总管结石92例、化脓梗阻性胆管炎24例,胆源性胰腺炎16例,胆管狭窄8例,均属于ERCP的适应证,常规行ENBD,平均住院7~14天。结论ERCP作为一种胰胆管疾病微创的诊断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娴熟的操作配合、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是确保鼻胆管引流效果、ERCP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鼻胆引流管 口鼻转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腹膜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70例腹膜感染的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2.4%,51株微生物包括12种细菌和1种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3.5%,革兰氏阴性菌占84.6%,白色链珠菌占1.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占30.7%,肺炎克雷伯菌占25.2%,铜绿假单胞菌占11.5%,阴沟肠杆菌占5.7%;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占9.7%,肠球菌占3.8%。革兰氏阴性菌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青霉素类赖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耐药性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主要地位,并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合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我科用此方法治疗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对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均较低。结论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CT定位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比组(25例)和探究组(25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疗法,探究组采取改良VSD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比组为76.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VSD技术,效果确切,可促进伤口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 慢性伤口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