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切开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切开挂线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32.76%),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的8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实施的是切开挂线手术和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4%,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7.3%,对比后,治疗组的效果突出。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术后24h和术后72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疼痛感,缩短愈合时间,值得实施和推广。

  • 标签: 内口切除开放 浮线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82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胸液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入选的患者均是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胆囊切除引流组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和表现。结果在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人数方面的对比,常规组优于引流组(P<0.05)。但引流组在胆囊炎相关死亡、住院总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常规胆囊切除限制较大,不符合患者病情。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能够有效控制急性感染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高危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放置J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且需出院后留置J管的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J管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 双J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析疗效情况与观察结果。结果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的93.1%,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9.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常规治疗方案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改善病情方面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急性心绞痛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观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弓丝结扎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弓丝结扎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伤牙松动度、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外伤牙松动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伤牙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弓丝结扎可有效改善外伤牙松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在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 外伤性牙脱位 松动度 牙冠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采取额大骨瓣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4例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取双盲法实施分组,参照组(n=27)行保守降颅压治疗,实验组(n=27)行额大骨瓣减压治疗,关注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参照组比对,P<0.05,数据指标之间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额大骨瓣减压治疗使用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展现效果作用。

  • 标签: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脑外伤 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中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8年4月中的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后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0.85±0.62)次、(3.44±1.06)分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1.27±0.65)次、(5.63±1.57)分钟,P<0.05。结论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挂实线与瘘管部分切开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瘘管部分切开,研究组采用挂实线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0d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及对照组患(P<0.05)。结论挂实线与瘘管部分切开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挂实线术 瘘管部分切开术 肛周脓肿并肛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心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双心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黏膜切除与黏膜剥离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黏膜切除(EMR)治疗,观察组给予黏膜剥离(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时,为保证成功需要按照病灶大小与来源,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切除术 黏膜剥离术 早期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输红细胞悬液量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红细胞悬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腔积血等并发症状。结论运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现象,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出血 子宫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2018年10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0例AGC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5例。A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LRG)治疗,B组给予单纯的LRG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术后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B组为22.22%,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AGC患者行新辅助化疗+LRG治疗可改善其术后指标,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胃癌根治术 进展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5月到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瑞格列奈)与观察组52例(二甲胍),比较两组血糖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血糖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胍方法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 老年糖尿病 二甲双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差异分组A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B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对比A组明显低于B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术后2年Harris评分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宜身体基础条件差、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后者的手术创伤大,但远期疗效好,适宜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中。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区腺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观察组选择分区腺剜除,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选择分区腺剜除可以显著地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分区腺剜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