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在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等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两组患儿均口服酪酸梭菌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进行治疗,具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患儿耐受效果较好,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8年在本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选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建议。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420mg/次,3次/d,温水口服)联合西沙比利(5mg/次,3次/d,餐前口服)治疗,而对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沙比利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约为77.8%,而观察组临床疗效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9%,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内对照组复发率为30.6%,而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对降低患者复发率也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西沙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菌片进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单纯运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运用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菌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14d的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运用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菌片进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时,其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曲美布汀 双岐四联活菌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96例抗菌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参照组(48例,予以双岐杆菌四联菌片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参苓白术散联合双岐杆菌四联菌片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65%(44/46),明显比参照组78.28%(36/46)低,(P<0.05);研究组止泻时长(2.6±0.5)d,明显短于参照组(5.8±0.6)d,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展开专业治疗时,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菌片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性得以提升,建议推荐。

  • 标签: 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 参苓白术散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葡萄糖酸锌,两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均连续治疗7d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大便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腹泻频率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腹泻症状改善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67%)(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葡萄糖酸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双岐杆菌乳酸杆菌三联菌片联合风芍六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的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谷维素、匹维溴胺药物治疗,而给予观察组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片联合风芍六君子汤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接受了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片联合风芍六君子汤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整体治疗有效率达到,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片联合风芍六君子汤治疗IBS,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因而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双岐杆菌 乳酸杆菌 风芍六君子汤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照射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行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且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有利于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缓和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克霉唑联合乳杆菌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联合乳杆菌菌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乳杆菌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阴道假丝酵母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 乳杆菌活菌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中重度U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以及CD4+/CD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的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升高与降低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UC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英夫利昔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随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颗粒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颗粒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赖氨葡锌颗粒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颗粒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改变。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对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女各49例)分成无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A组)、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B组),同时设对照组。分别观测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浆PT、APT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降低更为显著(P<0.01);FIB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浆PT、APTT、FIB水平明显的异常,且以有慢性血管病变者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儿,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减轻病毒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病毒性腹泻 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