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盆底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底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盆底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训练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6例,A组实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B组予以针灸推拿,采用SS-QOL量表及Fugl-Meyer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B组治疗后SS-QOL量表及Fugl-Meyer评分明显提升,与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期正念训练对社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PCI)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P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社区健康教育,病例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短期正念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正念训练可改善社区PCI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 标签: 正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和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风险防范过程中应用早期系统训练干预的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8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将常规训练方法和早期系统训练干预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七天后患肢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及皮温情况均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早期系统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及疼痛情况,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系统训练干预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康复训练模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工娱疗,研究组给予结构式团体康复训练,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尊量表(SE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IPROS、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式团体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有显著改善作用,能提高患者自尊心,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结构式团体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术后3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总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及栓塞后综合征。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对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着显著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髋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作用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具有肩手综合征的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施以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的综合疗法,对比分析2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 标签: 中药针灸 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 肩手综合征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强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与感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致不全瘫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社会适应能力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SDSS因子职业工作、婚姻职能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家庭内、外活动情况、对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的评分差异显著(P<0.05),社会性退缩、父母职能、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的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NOSIE各因子评分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心理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技能训练 慢性病 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髋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 标签: 持续性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老年髋骨骨折术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与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兴趣小组模式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兴趣小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其家庭关怀度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阶段施行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轻精神残疾,有效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精神残疾 家庭关系 社交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3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管 肩手综合征 中药 针灸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徒手平地步行训练在脑卒后偏瘫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徒手辅助平地步行训练,观察组采取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徒手平地步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与步行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测评量表(下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而10m步行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徒手平地步行训练,可有效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步行的速度与耐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下肢康复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切除的患者之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手术前的眼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使用自体结膜移植术来治疗翼状胬肉切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术前眼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心理变化的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心理的变化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明显要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也明显要好(P<0.05)。结论在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切除的患者之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手术前的眼位训练的护理效果较好,对于降低心理的顾虑以及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推在临床之上值得推荐广泛使用。

  • 标签: 术前眼位训练 心理护理 自体结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联合盆底肌肉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训练进行治疗。术后三个月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DF-Q)、盆底功能障碍评分(PFDI)以及盆底肌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其PDF-Q分度、PFDI评分以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疗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中对平衡与行走功能的提高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与行走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平衡与行走功能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中对平衡及行走功能的提升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躯干核心肌群训练 脑卒中偏瘫急性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后在康复治疗效果和远期复发率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在2016年10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人。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和远期复发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较高(P<0.05);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34.88%)相比,观察组复发率(20.93%)较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后,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降低远期复发率,应当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效果 远期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浊通督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规定要求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辨证取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化浊通督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严格监测并记录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患者Fugl-Meyer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化浊通督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优于常规辨证取穴联合康复训练,在提高患者Fugl-Meyer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化浊通督针法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肌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恢复过程中,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00例本院接诊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泡洗与针灸推拿,实验量表采用SS-QOL、NRS及简式Fugl-meyer进行评估,分别从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上肢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与上肢功能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恢复过程中,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比单纯行康复训练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药泡洗 针灸推拿 康复训练 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