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8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24例神经内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4例神经内科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均明显更高(P>0.05)。而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物质生活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新理念后的工作质量及医务人员满意度与实施前的情况比较。结果护理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护理新理念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对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新理念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指按压法对静脉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静脉采血选择最佳的按压方式。方法将在本院体检科进行征兵体检需行静脉采血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0),对照组在静脉采血后取伸肘拇指棉签垂直按压法,观察组取伸肘三指输液胶贴垂直按压法,2组按压时间相同,比较2组患者出血、淤血、血肿及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出血(χ2=24.09,P<0.01)、淤血(χ2=14.42,P<0.01)、血肿(χ2=6.98,P<0.01)、疼痛(χ2=6.06,P<0.05)等方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指按压法按压可减少静脉采血后出血、淤血、血肿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三指按压法 静脉采血 止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下再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遵医行为、母乳喂养、产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在遵医行为、产妇母乳喂养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方面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产程时间方面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妊娠伴乙肝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安全度过住院分娩期,而且能够使临床护理过程更加完善,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 标签: 妊娠伴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循证护理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制作的脂肪、骨、胆、胃肠石蜡切片900例进行染色,观察其中450例切片标本的细胞学,根据染色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分析HE染色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改进HE染色技术后,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石蜡切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中,HE染色质量均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组织特点选择适合的制片、HE染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制片质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参考,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25例,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慢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4,予以优质护理),比较2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规律生活方式、注意经期卫生、坚持规范治疗、按时复查等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盆腔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盆腔炎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培训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8名内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前后风险意识的变化。结果经风险管理培训,在风险因素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倾向等指标上的评分,较培训前都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到内科护理当中,有利于完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内容的认知、改善工作态度,并提高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风险管理 培训 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以及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采用中医对肿瘤病症进行治疗,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医与放射治疗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防治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使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肿瘤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6月对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与2015年2月~2015年5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对两组前后的临床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从而总结优质护理措施。结果通过3个月的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5.43%,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70.13%,通过两组人员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后,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优质服务,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16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干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广泛开展。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标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标示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为7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示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示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适合腹泻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以11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其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患儿的患病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腹泻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0例偏头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护理,患者出院后经过1年的随访,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等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缓解患者偏头痛发作的时间和发作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纳布啡在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3例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术后给予纳布啡镇痛,B组术后给予吗啡镇痛。对比镇痛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疼痛评分与镇静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科患者给予纳布啡术后镇痛的效果较佳,具有较稳定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纳布啡 产科 术后镇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NCU治疗的脑梗塞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各项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NCU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输液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输液室患者90例(2017年4月—2018年5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诊输液室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输液室 临床效果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ICU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均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采取仰卧位,观察组采取俯卧位,对比两组患者通气12h和24h的PaCO2与PaO2与通气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气24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18.69±2.11,94.88±2.31)明显高于对照组(12.45±2.12,72.98±1.67),且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并发症5例,占10.87%;通气24h与通气12h相比,两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更优,且这两个时段观察组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具有更好效果,帮助患者早日脱机。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骨刀与传统骨刀在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融合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因腰椎管狭窄于我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病人75例,其中超声骨刀组33例,传统骨刀组42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出血量、手术时间、硬脊膜损伤、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术后1个月腰椎JOA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出血量上,超声骨刀组少于传统骨刀组,差异显著(P<0.05);硬膜损伤及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手术中超声骨刀可安全有效的完成手术并在减少术中出血上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超声骨刀 腰椎管狭窄 全椎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