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图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38.46%异常,出波率减少;MCV出现65.38%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图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神经电图 检查 脊髓灰质炎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在锁骨下动脉盗血合症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WLX4型经颅多普勒检测仪,分别对6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未端,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5例左椎动脉狭窄,1例右椎动脉狭窄,2例左颈内动脉末端,左大脑前动脉狭窄,1例右颈内动脉未端,右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右锁骨下动脉狭窄,结论:经颅多普勒是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敏感指标。

  • 标签: 经颅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超声波诊断
  •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传统医学就把北美鬼臼(PodophyllumPeltalum)提取物用作导泻催吐驱虫。其有效成份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与三尖杉碱作用机理相似,是一个有裂分裂抑制剂,它们竞争性地与微管旦白结合,干拢微管聚合,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鬼臼毒素毒性较大,限制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山道士公司开发了以Vp16—213(Teniposi-

  • 标签: 合成植物 新的合成 植物抗癌药
  • 简介:本文通过135例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患者脑电图及临床分析,发现其异常脑波多为尖波,尖一慢综合波及阵发性高波幅慢波(主要是4—7次/秒θ节律),少见棘波发放。对于轻、中型患者,仅用谷氨酸,维生素E,谷维素(部分加用654—2)促进大脑发育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对重型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同时加用抗痫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及异常脑电改善均较快。这提示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

  • 标签: 儿童 植物神经性癫痫 脑电图
  • 简介:坐骨神经损伤在临床各种神经损伤中很多见。近年来我肌电室检诊379例病人中坐骨神经损伤有109例,占34.7%。现将其肌电图及运动传导结果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坐骨神经损伤 肌电图 运动传导
  • 简介:医患沟通教育是当代医学生必修课,良好医患沟通是降低医患纠纷重要手段。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具有良好沟通能力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根本目标。本文阐述医学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重要性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建议,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医学教学 医患沟通 沟通能力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α-防御素对小鼠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模型动物保护作用.方法:①用克雷伯肺炎杆菌临床分离株K4与不同浓度α-防御素在37℃孵育两小时,平板培养菌落计数法计数活细菌数.②用K4α-防御素混合经肺部感染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率.结果:①K4与α-防御素共孵育菌落数PB?对照组菌落数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②肺部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混合α-防御素组小鼠死亡率低于单纯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照组,且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α-防御素可以保护小鼠抵抗细菌性肺炎,保护机制可能不是α-防御素直接杀菌,而可能是通过增强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功能.

  • 标签: 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部感染 Α-防御素
  • 简介: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发病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选取50岁以上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病例组,同期本科室住院50岁以上非脑梗死患者60例对照组。于入院时检测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异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组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将入院时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7分NIHSS评分≥7两组,两组IBIL、LDL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IBIL水平增高;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DL、IBIL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间接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死 发病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T环改变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人进行心电向量T环改变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在QRS/T值、QRS—T夹角、T环L/W比值、T环角度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T环转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向量环改变对冠心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向量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1.在P100波峰处可显示双侧枕部出现对称性正相电位升高;2.空间电位分布特点:内枕区向前电位下降,极性由正相转为负相,由中线向外侧电位下降;3.在极少数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形成枕区正相高电位改变,可以前移至Pz(顶区),而在枕区正相高电位改变消失。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正常人 电位下降 高电位 空间电位 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探究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50例成人颞叶癫痫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有16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4%;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60%,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80%)(P〈0.05)。结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成人 颞叶癫痫 术后 奥卡西平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 标签: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目的: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开展肿瘤相关性抑郁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47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自行设计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34份,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47.0%。其中伴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症状分别为52.9%、30.0%、16.6%。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慢性疼痛、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化疗方案种类、治疗相关副作用、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费用支付方式、知情情况相关(P〈0.05),但是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肿瘤患病部位、家族史、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提高警惕,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及早防治。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同时应给予积极心理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相关性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用脑电图(EEG),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大脑结构特征与规律进一步认识。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进行EEG常规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描记时间20~30分钟,86例患者中52例作脑CT扫描。结果:本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EEG检查结果24例异常,异常率28.6%,均为轻度异常。86例中52例作脑CT检查,检查结果13例异常,异常率2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少部分有一定程度大脑功能障碍与脑结构改变表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CT
  • 简介:目的:构建NOx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探讨NOX4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方法:以细胞基因组DNA模板作,采用PCR扩增NOX4基因上游调控序列(533bp),插入质粒D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L3-NOX4,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将pGL3-NOX4转染A549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刺激观察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NOX4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转染报告基因A549细胞以细胞因子刺激,结果显示NOx4表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NOX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进一步研究NOX4基因表达规律及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NOX4 报告基因 表达调控
  • 简介:文献指出,海马癫痫发作阈值非常低,这可能是其比其它某些脑部结构易于点燃原因之一。为了比较海马大脑皮层癫痫发作阈值,我们用马桑内酯海马点燃效应模型进行了本研究。取体重1.7~2.4kg日本大耳白兔17只,随机分成非点燃组(5只)、点燃组(6只)苯巴比妥钠(PBNa)组(6只)。点燃组及PBNa组点燃动物,点燃前,从其耳缘静脉恒速

  • 标签: 日本大耳白兔 效应模型 耳缘静脉 癫痛 给药途径 皮层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58名正常人(NC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一种补充手段,MMN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儿茶酚胺类物质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神经介质,具体种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丁羟色胺、5羟色胺及其衍生物。儿茶酚胺类物质在体内调节基本生理功能,传递生理信号,是正常生理过程中重要信号介质,同时在病理过程中也出现其含量相应变化。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血浆及组织间液中含量非常微少,同时各类生物样品中存在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相似的代谢物/或内源性带有相关基团干扰物,导致精确测定儿茶酚胺含量困难,而临床实践中选择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测定儿茶酚胺类浓度方法,不但有着重要临床意义,也是当前研究难点。本文在此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检测儿茶酚胺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质谱分析做一重点介绍。

  • 标签: 儿茶酚胺 分析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