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和后N末端脑钠肤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来探讨心肌缺血与(NT-proBN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9月于我院循环科住院的1-3d以上无心绞痛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适宜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6-24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术后72-76h复查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单纯冠脉造影(CAG组)3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37例,CAG组术前和术后16-24h的(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P>0.05);PC1组术后16-24h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术前(P<0.05),LVEF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76h血浆(NT-proBNP)浓度与术前基本相当(P<0.05)。结论在心功能正常(LVEF')正常的情况下,(UAP)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BNP)浓度暂时升高,可能与术中球囊扩张导玫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有关。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极半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同时分析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安5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一组患者为内固定组,患者例数为44例,另一组患者为双极半关节置换组,患者例数为44例。前者使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者使用双极半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9%,双极半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内固定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双极半关节置换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使用内固定手术比较双极半关节置换手术具有更明显的安全性,效果更加的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 标签: 双极半关节置换 内固定 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肝解酒方灌胃给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效学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养肝解酒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连续给药6W。结果表明养肝解酒方(1.4、2.8g/kg)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以及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5),可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血清中AST、ALP、ALP以及GGT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显著降低血清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增强血清、肝组织中SOD活力(P<0.01);减轻由于长期高脂饮食对肝脏的继发性病理损害,脂肪肝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养肝解酒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能抗氧化损伤、降血脂以及保肝降酶作用密切相关。

  • 标签: 养肝解酒方 高脂饮食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米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诊疗,观察组则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米司酮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米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也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B-lynch缝合术 米非司酮 凶险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全麻腹腔胃肠道手术前实施胃肠道护理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腹腔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用胃肠道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与腹胀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10%,对照组为72.41%,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全麻腹腔肠道手术患者,术前采取肠道护理措施,可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肠道护理 老年 全麻腹腔非肠道手术 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独用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米司酮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米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月经期、经血量、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月经期、经血量、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减小,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期、经血量、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减小,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缩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是保守治疗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宫瘤消胶囊 子宫肌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收治的10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两组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健康知识了解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UEX事件的发生率从18%下降至5%,患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从76%增涨至96%,护理满意度也从之前的78%提高至98%,前后两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显著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UEX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米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司酮+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β-hCG水平值下降时间、盆腔积液吸收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结论:将宫外孕Ⅱ号方加减与米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中,能够达到快速杀灭妊娠组织并促进其吸收的目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喋呤 宫外孕Ⅱ号方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食管癌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计划性拔管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其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在本科实施食管癌手术并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患者,记录其一般资料和置管记录。结果共收集80例有效病例,其中发生计划性拔管18例,占22.50%;重新置管率为77.78%。结论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可以通过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的,护理人员应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减少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十二指肠营养管 非计划性拔管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脱垂子宫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病例49例为阴式组,并与常规开腹子宫全切术病例50例为腹式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与腹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轻,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腹式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肠道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发热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心绞疼的治疗中丹红注射液与氯吡格雷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心绞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血脂浓度以及血小板板聚集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3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疼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在医学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氯吡格雷 不稳定心绞疼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氟烷与丙泊酚应用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麻醉中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8例进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术中分别采用异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麻醉清醒指标和MMSE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苏醒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小时的MMSE评分为(27.68±3.47)分;术后7小时的MMSE评分为(30.71±0.78)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异氟烷应用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麻醉中能够使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异氟烷 丙泊酚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N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2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NP方案及恩度治疗,共2周期。治疗组在采用NP方案及恩度治疗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每天5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后静滴。观察参附注射液对NP方案及恩度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所致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比较治疗组(NP+恩度+参附)与对照组(NP+恩度)两个周期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及心电图指标的改变,P值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对N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小细胞肺癌所致的心脏毒性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 标签: NP方案 恩度 非小细胞肺癌 参附注射液 心肌保护
  • 简介:目的对比疤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与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疤痕子宫分娩产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100例疤痕子宫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原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剖宫产原因以社会因素为主(70.0%vs40.0%)。两组手术时间[(63.2±17.8)vs(45.8±12.3)]min、术中出血量[(425.1±310.2)vs(350.9±205.8)]mL、产后出血量[(252.0±198.5)vs(186.1±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产后出血、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9.0%、48.0%,与对照组的2.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疤痕子宫剖宫产,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具有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特点,需严格根据剖宫产指征操作。

  • 标签: 疤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非瘢痕子宫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方法:收集绝经后妇女取器150例相关资料,分成3组。A组:术前3天早、晚各口服米司酮25mg,2次间隔12小时,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总量150mg,手术当日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B组: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C组:术前一周口服尼尔雌醇,每日顿服4mg,共服7天。观察比较3组取器效果。结果:A组宫颈软化程度最好,均顺利取器,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B组效果次之,部分取器困难,两组宫口扩张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成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副反应少,可作为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器的术前用药。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宫内节育器取出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评价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Ⅳ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124例在我科收治的NSCLC患者给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同时联合化疗。结果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较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明显改善。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对Ⅳ期NSCLC安全可靠,疗效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分割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本课题以目前临床常见的抑郁症性功能障碍为立足点,建立抑郁雄性大鼠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西地那和中药联合用药对抑郁症性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抑郁症性功能障碍 温肾胶囊 西地那非 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