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KLF1基因对α-地中海贫血的遗传修饰作用。方法通过筛查大样本的α-地中海贫血人群的KLF1基因突变,通过比较携带具有功能影响的KLF1突变个体与KLF1野生型个体之间血液学指标和临床表型差异,观察KLF1基因是否对α-地中海贫血具有遗传修饰作用。结果HBA基因型、HBB基因型以及性别和HbH病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关联,其中,HBA基因型对HbH病严重程度作用最强,其次是HBB基因型,第三是性别。而KLF1基因和HbH病严重程度没有显著关联。结论KLF1基因突变和α-地中海贫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助于辅助α-地中海贫血进行临床诊断,同时也阐明了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表型多样性和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特殊的血液学表型出现的原因。

  • 标签: KLF1基因 &alpha -地中海贫血 突变 遗传修饰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癌基因N33在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56只,将右颈总静脉端-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术后随机分别于6h、24h、3d、7d、14d、28d、42d相应时间点切取移植静脉,同时取自身对侧正常颈静脉作为对照。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相应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静脉内膜和中膜均很薄,由数层细胞排列而成,且未检测到N33的蛋白表达;静脉移植术后3d、7d、14d,内膜增生逐渐明显,原癌基因N33蛋白表达呈明显增强趋势,至术后14d达高峰,此三时相与正常静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后增生内膜厚度及面积趋向减轻,原癌基因N33相应蛋白表达也开始降低,42d后增生内膜厚度和面积较28d进一步减轻,相应蛋白表达强度更低,二者与术后2w比较差异显著(P分别为<0.05和<0.01);将各时间点中实验的阳性表达细胞与对照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移植静脉内膜早期增生与原癌基因N33的激活表达关系密切,原癌基因N33可能为防治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狭窄及闭塞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 标签: 癌基因 N33 移植静脉 内膜增生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特点、分级与转归 ,加强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降低并且控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程度 ,对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的分级及其临床特征和护理过程,分析护理干预对口腔黏膜炎的干预效果。结果 本中心79例患者中共有12例出现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5.2%,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以及对症处理,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均得到了治愈。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需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遗传基因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1-2022年1-1月期间采集的400名孕妇作为样本,对全部孕妇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查,并于产后48小时后进行听力筛查,并进行检测和筛查。结果:400名孕妇中,2.50%的孕妇通过遗传性听力障碍基因检测,检出率为2.50%;新生儿400例,包括1.50%(6例)未通过的新生儿,包括1.00%(4例)和0.25%(1例)新生儿,GJB2299-300de1AT突变,0.25%(1例)新生儿GJB2299-300de1AT突变、SLC26A4919-2A> G突变的0.25%(1例)新生儿。结论:采用听力筛查与遗传耳聋基因联合进行新生儿筛查,可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弥补了单纯应用听力筛查的缺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听力筛查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新生儿筛查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德两家医院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安置技术的不同,以采用更有益的技术指导治疗。方法中德两家医院行起搏器安置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①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导线固定方法;②皮肤切口的缝合和止血方式;③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结果两家医院各入选20例病例,基本临床资料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城采用被动固定导线、结扎压迫式止血、拆线式皮外缝合;德国采用主动固定导线、囊袋和切口电凝止血、非拆线式皮内缝合,其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围术期适应性方面明显优于盐城。结论老年患者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时,采用主动固定导线、对囊袋和切口电凝止血、非拆线式皮内缝合等技术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起搏器安置术的依从性和适应性。

  • 标签: 老年人 起搏器安置术 电极导线固定方法 皮肤切口的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快切片免疫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5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图片检测、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 P< 0.05),而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结果( P< 0.05)。结论:胸腔积液经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快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涉及诸多基因、蛋白以及多种耐盐机制的协调作用。植物对盐逆境的耐(抗)性机制是基于与盐逆境有关基因的激活与调控,这些基因和蛋白涵盖于整个盐胁迫应答过程中。以下就近年来植物耐盐性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入住我院进行临床送检的139例胸腹水标本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常规细胞涂片疑似恶性胸腹腔积液标本22例制作细胞沉渣切片,行HE常规染色和免疫化染色。结果22例疑为恶性胸腹水标本进行离心沉渣包埋及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2例,恶性间皮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反应性间皮细胞2例。细胞块切片HE染色细胞丰富密集,染色分明,结构清晰,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信号定位准确,对比度好,背景干净。结论细胞沉渣石蜡切片及免疫技术与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胸腹水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提高肿瘤细胞诊断的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腹水 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快切片免疫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5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图片检测、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5),而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结果(P<0.05)。结论胸腔积液经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检测,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快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 作者: 阿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四川省得荣县中藏医院  四川甘孜 627950)   【摘  要】目的:观察二十五味鬼臼丸、查西多吉帕郎等藏药组成的一组处方治疗“查操”病(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急性盆腔炎患者30例,诊断符合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有关“查操”病诊断标准。用二十五味鬼臼丸、查西多吉帕郎等组方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下腹疼痛度、阴道分泌物量、月经量、经期等变化,进行病情轻重程度评分。结果:本观察组30例经4周治疗,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初步研究,用二十五味鬼臼丸、查西多吉帕郎等组方治疗“查操”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
  • 简介:5月17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勤忠率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在市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和市中区副区长田静的陪同下对市中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 标签: 疾控中心 手足口病 市中区 专家组 防控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青年和老年胃癌的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20例中晚期胃癌(包括45例青年人胃癌和275例老年人胃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部位比较,青年以胃窦部居多,老年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胃癌以弥漫型多见,病理分型多为差低分化型,恶性程度高。青年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老年,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晚期青年胃癌以高度恶性弥漫型为主,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加强对青年胃癌的认识及警惕。

  • 标签: 青年人胃癌老年人胃癌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
  • 简介:摘要为了更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残疾行动计划目标》及省、市降低出生缺陷实施“削峰工程”方案和实施细则。努力将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降低30%以上,重大体表畸形出生降低70%以上,使我市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工作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经过10多年的监测、干预,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

  • 标签: 出生缺陷 神经管畸形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中度哮喘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每组47例。对照患儿采用内科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研究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儿治疗后FEV1、PEF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治疗后比较,研究患儿治疗后FEV1、PEF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可以显著改善小儿中度哮喘的肺功能,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中度哮喘 小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螺旋CT检查与超声诊断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者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统计学手段记录116例同期接受螺旋CT和超声两种检查技术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结肠癌患者病症。结果本实验统计数据显示螺旋CT定性诊断结肠癌99例,可疑性结肠癌15例,假阴性2例(手术证明为结肠炎);超声诊断确诊结肠癌96例,可疑性结肠癌17例,假阴性3例(手术证明为结肠炎)。结论在临床诊断结肠癌中螺旋CT和超声都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方法,结合螺旋CT与超声诊断共同应用于结肠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超声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术、保守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10例,微创穿刺20例,小骨窗开颅20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发症、GOS预后分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结果小骨窗开颅、微创穿刺的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3.7±0.8)、(3.1±0.6)d,小骨窗开颅、微创穿刺、保守治疗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1)、(15.1±4.3)、(16.8±4.9)d。小骨窗开颅、微创穿刺的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治疗(P<0.05);微创穿刺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小骨窗开颅(P<0.05)。微创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小骨窗开颅(P<0.05)。微创穿刺中GOS预后分级为4、5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保守治疗(P<0.05)。微创穿刺中ADL评定为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保守治疗(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最为理想。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穿刺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探讨鼻胆管的固定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鼻胆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和B各28例。A采用传统蝶形交叉法,B采用Y形双螺旋固定法。对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采用Y形双螺旋固定法,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的同时,病人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鼻胆管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不同送管方式穿刺成功率比较。方法在儿科输液患者采用BD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观察120例次,按双手法送管和单手法送管两种不同方法随机分为A和B,各60例。A60例次见回血后不再进入血管,松开左手,用左手拇指、示指夹持Y型软管跟部,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的同时右手拇指、示指退针芯,边送软管边退针芯,至完全退出针芯后固定;B60例次见回血后压低穿刺针与皮肤角度10-15°,顺血管方向在将穿刺针推入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将针芯全部撤出,固定。结果显示2成功率分别为83.3%、95.0%,B穿刺成功率更高,即单手法送管明显高于双手送管法(P<0.05)。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送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方法选择地卡因涂摸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设立对照比较其效果。结果两镇痛与对照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明显优于地卡因,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1)术中出血量三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 标签: 人工流产 镇痛 人工流产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