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大众传播研究历史为线,就拉斯韦尔、赫斯克以及麦奎尔的研究模式为主要对象,揭示了研究者探寻大众媒介社会位置的历史发展轨迹——个体中介——媒介组织——社会关系的联结者,并由此带来的研究框架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及学术背景,指出了它们的合理之处及其缺陷,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即以社会体系、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三个层次为总体研究框架

  • 标签: 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研究 媒介组织 社会定位 研究框架 大众传播学
  • 简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污染地图数据库一定程度上坚持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环境信息全面性不足、公众参与缺失、外部规范层面不足等局限。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科学传播的一部分,有效传播需要以满足科学信息的内部信任为基础,通过科学体验、科学对话、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科学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达成受众对科学信息的外部信任。文化、社会规范、控制系统等外部因素也逐步影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这些发现都是在新的科学传播效果模型框架下得出的结论。

  • 标签: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数据库
  • 简介: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的"新国十条"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节目主题、采访对象及方式、关键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描述《经济半小时》房地产报道的框架

  • 标签: 经济半小时 房地产报道 框架分析 媒体框架
  • 简介:<正>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32年提出并经过16年修正、补充而成的5W传播模式,在传播学界已是有口皆碑了。这个5W传播模式影响之大,以至在传统学领域形成了相应的5项专门研究,即“传者研究”、“信息或传播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者研究”和“效果研究”。拉斯韦尔的功绩在于他通过这个5W传播模式正确地指明了传播学研究战略的主攻方向,帮助我们免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传播的枝节甚至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使传播学界的主力军在近半个世纪里,把主要精力用在考察、研究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整个传播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实在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 标签: 传播学 理论框架 传播模式 社会需要 传播效果 传播学研究
  • 简介:<正>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美)麦克卢汉历史上,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新突破,都随之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古腾堡的印刷术,使知识为社会大众共同享用成为现实,从而触发了民主与自由的意识;莫尔斯的电报为定期地联合地采集新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从而使报纸由个人的记事工具和政党的战斗喉舌转而成为以向大众报道新闻事实为首要任务的信息传播者;而无线电广播则使通讯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把外部世界带进了每一个家庭;电视的发明比以往的各种传媒技术更为先进,使信息内容更生动、更逼真、更接近于客观世界的原型,使人类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梦想,甚至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方式。

  • 标签: “信息高速公路” 大众传媒 受众 信息符号 公路网络 信息传播
  • 简介: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分别在中、美、英三国具有权威性的符号意义,三张报纸的新闻选择与组合(特别是头版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三国媒体之间的框架差异。本研究采用框架理论来对三家报纸头版报道进行考察。

  • 标签: 报纸新闻 头版新闻 人民日报 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 符号意义
  • 简介:本文基于2016年我国传媒经济研究领域论文,从传媒经济本体研究、媒介融合模式变革、媒介产业、媒介消费与媒介期制五个方面梳理了2016年传媒经济研究领域的关注要点、演变动态与趋势突破。

  • 标签: 传媒经济学 媒介融合 媒介产业 媒介消费 媒介规制
  • 简介: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目光聚焦北京。以框架理论视阈为视角,从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等框架列表来比较《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异同,并分析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中关政治倾向的差别。

  • 标签: 框架理论 《人民日报》 《亚洲华尔街日报》 政治倾向
  • 简介:本文选取我国三家主流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石油大连新港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就这一与央企有关的典型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作具体分析,包括框架内容和形成过程。

  • 标签: 财经报纸 公共事件 新闻框架
  • 简介:基于对1988—2011年间中国大陆产出的516篇新闻学博士论文的分析,本文尝试对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研究状况作出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大陆新闻学博士论文以基础研究和本土议题为主、重思辨,少有量化研究;但比较注意与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同时,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及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细分学科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且在中国新闻史、大陆新闻改革、中美新闻事业比较等专题上有较为丰硕的成果,选题已不局限于传统“报学”范围,对各类媒介均有所关注。本文认为,大陆新闻学研究在研究议题的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当进步,但是,新闻学博士论文在数量繁荣的表象背后仍潜藏诸多问题。

  • 标签: 新闻学 博士论文 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