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CenterforSoutheastAsianStudies,KyotoUniversity)位于日本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京都市的中心地带,由北向南贯穿整个京都市的鸭川河就从东南亚研究所旁边流过。该所是日本从事东南亚学术研究历史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拥有一座2层楼的图书馆,详细地址为京都市左京区吉田下阿达町46号。

  • 标签: 南亚研究所 图书馆馆藏 京都大学 日本国 东南亚 简介
  • 简介:新中国建立后不仅国家的对外工作开始关注东南亚问题,而且与东南亚相关的髙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髙度重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先后成立,开启了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建设的先河.尽管“文革”初期各研究机构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挫折,但在1972年后各项复建工作又先后开展.1978年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正式成立.1984年暨南大学、厦门大学获批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培养国内首批东南亚史和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人才,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再次进入发展时期.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的创设和发展,推动了国内东南亚和华侨问题研究,为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国别和侨务问题研究培养了研究队伍,为国内东南亚研究的多学科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 区域研究
  • 简介:冷战结束以后,西方的东南亚研究曾一度走向衰退.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亚洲人,特别是东南亚人的移民浪潮冲击着美国这个"民族熔炉",使其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美国西海岸成了亚裔和东南亚裔美国人聚居的地区.因此,加利福尼亚大学成为研究亚裔美国人的中心.这一系列的变化也为西方的亚洲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 标签: 亚洲移民 全球化 东南亚研究 加利福尼亚
  • 简介:长期以来,分离主义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事关一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分离运动不同的起因与分离运动内在的异质性、弱势性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异质性视为东南亚分离运动产生的逻辑起点。分离运动内在的弱势性又决定了其斗争进程的非对称性,由此弱势性成为理解分离运动发展路径与现实走向的重要起点。基于此,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主要发展路径分为“国内-国际”与“国内-国际-国内”两种。东南亚地区的分离运动之所以从“国内”开始,是因为分离运动首先是国内问题。此后,在持续的发展进程中,基于最终目标实现与否、是否愿意调整最终诉求等原因,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现实走向主要分为独立、自治与极端化3种。当然,分离主义的产生并非源自单一因素,其最终走向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需要学界长期的关注与研究

  • 标签: 分离运动 东帝汶 印尼亚齐 泰南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会不断增多且更加复杂化。因此,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做透彻的法律分析,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标签: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东南亚是海外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全球80%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因此,东南亚华人研究从来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真正有所成就,作者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该项目涉及的问题复杂,难度颇大.庄国土等著的,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福建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第一期)的成果,这是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创建、有特色、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它的主要价值和特色是:

  • 标签: 东南亚 华侨华人 庄国土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李其荣
  • 简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校友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族群关系 区域比较 研讨会综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华人
  • 简介:<正>昔人有言:“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去年荣获泰皇普密蓬·阿杜德陛下颁赐玛希隆哇拉努颂荣誉纪念盾和最佳社会福利家光荣称号的谢慧如先生,就是当代一位具有非常之事和非常之功之非常者,一位名倾泰国朝野、誉满中华乡邦的泰籍华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 标签: 社会活动家 东南亚研究 慈善家 祖籍 社会福利 大企业家
  • 简介:2015年7月11-12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和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和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承办的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80多家单位的19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复旦大学倪世雄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张贤明教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陈岳教授发表致辞。

  • 标签: 国际政治研究 理论与实践 年会综述 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 高校
  • 简介:王军(中央民族大学)、刘雪莲(吉林大学)、孙学峰(清华大学)、曲博(外交学院)、李晨阳(云南大学)、昝涛(北京大学)、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徐弃郁(国防大学)、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樊吉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魏玲(外交学院)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关系研究 评审委员会 优秀论文 笔画 姓氏
  • 简介:1992年8月15日至20日,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发起,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国内第一次“东南亚国家法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47名代表分别来自京、津、沪三市及粤、桂、滇、闽等15个省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出版机构,全国知名的外国法制史专家全部与会。与会代表共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内容遍涉东南亚诸国的法律制度。代表们就下述问题进行了认真而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一、东南亚国家现行法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会代表认为,对东南亚诸国,由于

  • 标签: 东南亚诸国 东南亚国家 法律研究 外国法制史 学术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
  • 简介:2006年在广西南宁参加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有幸结识了在广西民族大学任教的郑一省博士,承蒙厚爱,郑先生惠赠他精心撰写的著作《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版),让我受宠若惊。虽然我与郑一省博士谋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对他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成绩早已了然于心。

  • 标签: 闽粤侨乡 华侨华人 多重视角 海外 网络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简介: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 标签: 族性 族际政治 民族国家建构 尼日利亚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与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且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对'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中'灰区'的解决。

  • 标签: 海域边界争端 孟加拉湾北部 200海里外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灰区
  • 简介:19世纪孟加拉地区毗湿奴教派女修士文化活动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印度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明显变化.毗湿奴教派女修士的文艺表演虽多以宗教为题材,却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虽歌颂宗教神祗和英雄,却借此表达妇女的痛苦,虽有宗教外衣,却不乏叛逆色彩.其文学创作、表演内容、社会含义,远远超过了宗教的意义.

  • 标签: 19世纪 孟加拉地区 毗湿奴教派 女修士 印度教 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