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海之腧取穴结合头针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3月的中风恢复期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四海之腧取穴结合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四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四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的结果远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差异性, P

  • 标签: 四海之腧取穴法 头针 中风
  • 简介: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与大脑皮层功能连接的特征,并探讨益肾逐瘀对纹状体-皮层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使用益肾逐瘀法治疗PD患者,疗程4周,对PD患者和健康对照各9例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在每个半球中以基于皮层的功能分区与4个纹状体亚区的偏相关系数为脑网络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套索算法(LASSO)挑选出最优特征,将PD患者和对照组,以及P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分类,并对PD患者病程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进行线性回归。结果PD患者的纹状体与运动感觉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度减弱,病程和UPDRSⅢ均与壳核后部-默认网络的连接呈正相关,UPDRSⅢ与尾状核-视觉网络、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呈负相关。经治疗后,PD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主要体现在非运动症状的改善,尤以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夜尿频,刺痛、痛有定处最为显著。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连接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强。结论PD患者运动、感觉及认知网络与纹状体的连接较健康对照均有改变,并与病程延长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益肾逐瘀对PD有一定治疗作用,以改善非运动症状为主,对重建PD患者伏隔核(奖赏环路中的关键区域)与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益肾逐瘀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LASSO算法
  • 简介:目的研究钙剂联合阿骨化醇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骨密度的疗效.方法: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维D钙咀嚼片1次,每次2片.治疗组除服维D钙咀嚼片外,加服阿骨化醇,每次0.5μg,每日1次,服用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腰椎L2-L4侧位以及左股骨颈骨密度测量.结果:治疗组患者L2-L4椎骨及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剂联合阿骨化醇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骨密度,能预防骨质疏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钙剂 阿法骨化醇 老年 子宫内膜癌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Cajal间质细胞(ICC)及NO、NOS的影响,探究脏腑图点穴影响胃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点穴组、药物组。除空白组外,均用多因素联合造模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予相应干预,持续14天。测量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并取胃窦组织检测c-kit受体表达、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脏腑图点穴可以降低FD大鼠胃内残留率(P〈0.05);提高c-kit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酶诱导型NOS(iNOS)活性(P〈0.05)。组织总NOS(tNOS)活性及NO含量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脏腑图点穴可调节FD大鼠胃肠动力,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变抑制性神经元上NOS活性及NO释放,进而促使ICC修复有关。

  • 标签: 脏腑图点穴法 胃肠动力障碍 CAJAL间质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HederaODS-2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为35℃.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0.0768-1.92μg,0.02004~0.501μg,0.021~0.52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98.1%、97.9%,RSD分别为1.4%、1.8%、1.3%.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以用来同时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 标签: 护肝颗粒 HPLC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制剂后药物体内药动学过程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流动相: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40:60);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波长:λEx=310nm,λEm=360nm。动物实验:给予6只wistar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片,尾静脉取血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药动学软件包处理,计算药物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藤素线性回归方程为:C=6.1050A×10-4+7.3×10-3(r=0.9997),盐酸黄藤素血清浓度在0.04mg/L-0.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3个浓度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稳定性良好(RSD=1.77%)。盐酸黄藤素在大鼠体内表现为两室模型药动学过程。按30mg/kg剂量灌胃给药,测得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0.30±0.04)h,血药峰浓度为15.27μg/L,消除速率常数为0.2031(1/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适用于盐酸黄藤素新制剂大鼠体内过程实验的血清药物浓度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盐酸黄藤素 血清浓度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抗癌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配对研究的方法,治疗组口服刘嘉湘教授扶正抗癌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平消片,21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评价生存期、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4.03个月,对照组为18.97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5.06个月;QLQ-30比较显示,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疼痛、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疲倦、失眠等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扶正抗癌能提高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缓解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扶正抗癌 结直肠癌 生存期 生存质量 名医经验
  • 简介:为观察化湿利水泄浊(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27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B)、化湿利水泄浊组(C)、依那普利组(D),另选同周龄大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灌胃给药8周.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壁厚度/管外径(WT/LD)、管壁面积/管面积(MA/WA)、管腔面积/管面积(LA/WA),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收缩压B组明显升高,C组明显下降;B组ET浓度升高,C组下降;B组主动脉超微结构见中膜纤维化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C、D组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较轻;B组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C、D组降低.提示化湿利水泄浊能部分逆转SHR主动脉的超微结构改变,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自发性高血压 化湿利水泄浊法 中医药疗法 主动脉 血管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的量化方法。方法:提出一种评价近似周期信号相似度的新方法,从周期相似度和波形相似度两个方面对近似周期信号相似性进行定量评估。利用该方法对中医垂直作用力信号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近似周期信号相似度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各信号的特征。6位推拿专家的周期相似度均在96%以上,波形相似度均在94%以上,总体相似度均在95.4%以上。结论:这种近似周期信号相似度的方法可作为评判推拿手法均匀性的定量指标。

  • 标签: 近似周期信号 相似度 推拿手法 法 均匀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