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围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后生命质量变化。方法:选择围绝经有明显症状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病人80例,采取HRT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选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理、心理、环境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社会功能方面并无明显改善(P>0.5),总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HRT能安全、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高。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生命质量
  • 简介: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是一种机械一大疱性皮肤病,特征皮肤创伤后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中出现表皮内水疱。作为DNA诊断计划一部分,作者实验室分析初始参考诊断EBS57例患者。结果发现在这些患者中,18例有角蛋白5或角蛋白14基因(KRT5KRT14)隐匿性杂合突变;14例患者发病与网格蛋白双等位基因突变有关。在角蛋白突变中,12个已知突变,6个新突变。大部分病例没有家族性大疱性皮肤病病史。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等位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表型/基因型 4基因 单纯性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骨质丢失以及性生活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中卵巢保留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骨质丢失情况、性生活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97.0±16.1)pmol/L、(8.3±0.9)IU/L、(7.1±0.7)IU/L,对照组分别为(34.7±5.2)pmol/L、(86.3±7.2)IU/L、(51.1±3.0)I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114.2±20.2)pmol/L、(9.3±0.6)IU/L、(8.5±0.2)IU/L,对照组分别为(41.3±3.9)pmol/L、(76.5±8.0)IU/L、(46.7±2.5)I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质丢失率0.46%、0.72%,对照组分别为4.08%、5.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分别为16.67%、38.89%,对照组分别为2.78%、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抑郁量表总分分别为(49.5±13.9)、(39.2±15.5),对照组分别为(57.4±15.4)、(51.4±1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避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防止骨质丢失以及性激素缺乏。此外,还能够改善患者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卵巢 宫颈鳞癌 雌激素 骨质丢失 性生活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婚恋观关系,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感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婚恋观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婚恋观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环境分布情况,及其表型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CACA培养基培养1372份来自中国大部分地区私人和公共养鸽场所鸽粪标本,分离出新生隐球菌,并对其表型基因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0株新生隐球菌,分离阳性率约为5.5%,所有菌株37℃生长良好,有完整荚膜,尿素酶试验阳性。ITS序列分析证实分离出新生隐球菌均属于血清型A。M13-PCR显示,其基因型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特征性VNIC型,显示与临床株高度一致性。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与环境株显示高度同源性,提示对于易感人群,阻断与相应环境接触可有效预防新生隐球菌感染。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表型 基因型 环境分离 鸽粪
  • 简介: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雄激素性秃发对有无头发脱落男性影响,并描述该类秃发引起患者应激状态程度。方法:252名年龄在16~72岁之间男性(175名有脱发,77名无脱发)参与本次研究。用脱发表格(5个关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问题,8个关于皮肤病学特征问题,8个关于心理学评估问题)应急生活事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有或无雄激素性秃发者对治疗渴望明显不同(AGA;χ^2=5.877,d.f.=1,P=0.015)。不考虑雄激素性秃发(AGA)存在与否,参与者中61.4%认为AGA是一种自然状态,但需要寻找解决方法,38.5%认为AGA是关注增加一个原因,56.2%认为AGA对心理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参与者中,认为AGA对家庭其他成员、异性关系职业/学院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分别占37.1%、43.0%36.3%。有或无雄激素性秃发者心理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雄激素性秃发 心理学评估 社会人口统计学 显著性差异 头发脱落 应激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参精固本丸在治疗男性不育患者中对男性精子数量动力影响.方法:通过应用参精固本丸治疗150例不育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精子计数、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经服用参精固本丸治疗后,上述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参精固本丸有助于提高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数量动力.

  • 标签: 男性不育 参精固本丸 精子数量和动力 中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茶多酚、芦荟甙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皮肤损伤保护机理.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VB辐射角质形成细胞(HaCaT)引起TNF-α及IL-1β分泌量变化;RT-PCR法检测TNF-α及IL-1βmRNA表达.结果UVB辐射后,HaCaT细胞分泌TNF-α及IL-1β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而应用茶多酚、芦荟甙后,分泌量则均明显降低.TNF-α及IL-1βmRNA表达在UVB照射后明显增加;应用茶多酚、芦荟甙处理后,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茶多酚、芦荟甙可以通过降低UVB引起TNF-αIL-1β分泌及其mRNA表达减轻紫外线辐射引起皮肤损伤.

  • 标签: 皮肤老化 光老化预防 护肤 茶多酚 芦荟甙 UVB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雾霾天气对荨麻疹发病、病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122天时间作为观察窗口,记录每日空气质量情况及荨麻疹就诊例数占皮肤科门诊量构成比,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空气质量情况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分为优良(0-100)、轻中度污染(101-200)、重度污染(大于200),分别将于上述期间就诊急性荨麻疹患者分为非雾霾组、轻中重度污染组及重度污染组,比较三组患者平均就诊量,并对非雾霾组与重度污染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呼吸道伴发症状、情绪状态评价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荨麻疹就诊量构成比与空气质量指数、PM_(2.5)、PM_(10)、NO_2、SO_2日均浓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631、0.632、0.511、0.376,P值均小于0.01)。非雾霾日、轻中度污染日、重度污染日,急性荨麻疹日均就诊量构成比分别为(7.71±1.97)%、(9.78±1.77)%、(11.55±1.59)%,三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重度污染组196例与非雾霾组392例平均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3.60±1.34、3.34±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02),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0.10%(59/196)、14.29%(56/3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8,P〈0.01)。重度污染组患者抑郁或()焦虑发病率41.38%,显著高于非雾霾组22.11%(x~2=8.82,P=0.003)。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显示重度污染组尘螨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雾霾组(x~2=4.46,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就诊量与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随着空气污染加重而增加,推测雾霾天气会促发急性荨麻疹发病,并可能加重病情;重度雾霾天就诊荨麻疹患者呼吸道症状伴发率增加,抑郁焦虑伴发率也显著增加,推想重度雾霾天气对患者呼吸系统、�

  • 标签: 雾霾天气 空气污染 荨麻疹 抑郁和焦虑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影响。方法选择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96例,首次斑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弱阳性(+),75例强阳性(++),2例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弱阳性(+),39例强阳性(++),10例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弱阳性(+),12例强阳性(++),36例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临床疗效。

  • 标签: 皮炎 变应性 接触性 复方甘草酸苷 斑贴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增殖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影响,探讨该复方治疗银屑病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药物有效浓度;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处理前后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比率。结果凉血活血复方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aCaT细胞增殖,作用24、48、72h其IC50分别为155.83mg/mL、71.57mg/mL,41.27mg/mL。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药物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阻皆滞于G2/M期。结论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而治疗银屑痛。

  • 标签: 凉血活血复方 银屑病 HACAT细胞 增值 凋亡
  • 简介: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瘙痒感,而且皮损往往伴有渗出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篇关于AD流行病学报道显示,AD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婴幼儿儿童,给家庭、社会带来重大负担。因此AD防治已经成了我们不可忽视问题。然而,目前AD发病因素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免疫失衡可能导致AD发病。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AD发病率不同突出了环境因素在AD发病中重要作用,包括气候、微生物、空气污染吸烟、水质、饮食、维生素D含量、接触动物、压力均是引起AD发病危险因素,本文就AD发病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气候 微生物 污染 饮食
  • 简介:神经系统病变可以影响多种皮肤病进展。作者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中19例患者(包括9例湿疹,8例银屑病,2例硬皮病,1例玫瑰痤疮,1例接触性皮炎,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复发性疱疹样皮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后,皮肤表现分布会发生改变——部分皮损减轻甚至完全消退。

  • 标签: 皮肤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病变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