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六五”期间,南海县委、县政府在平洲区搞“间隔式”试点。经过五年摸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达到“既要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要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安定团结”的目的。去年五月,王伟同志来广东视察时,鼓励他们继续摸索,做出新成绩。一、“间隔式”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平洲是个大区,20个乡,人口近十万。从一九六五年起就一直是县推行计划生育的“点”。从七五年开始,执行间隔四年、普遍生育二孩的政策,群众够间隔才生第二孩渐

  • 标签: 间隔式 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工作 初步成果 控制人口 南海
  • 简介:目的分析继发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7年在云南省多个介入中心行介入封堵治疗的继发型房间隔缺损患者1214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接触组(n=1030例)、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未接触组(n=184例)。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接触组又依据接触是否成角及封堵器有无相对活动分为相应亚组。结果全组共发生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6例(0.5%),其中封堵器脱落5例,主动脉右心房瘘1例;当封堵器与大动脉呈切线位接触且无相对活动时,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减少。结论建议根据不同的房间隔缺损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前应关注封堵器是否与大动脉接触成角以及有相对运动。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心律失常患儿8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全程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93.18%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心律失常实施全程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一定的质量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小儿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在34mm至40mm的区间范围内,12例患者出现房间隔膨出瘤合并多空所致的房间隔缺损。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的应用,同时选择封堵器对患者房间隔缺损出进行封堵。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封堵的患者人数为35例,准确率为83.33%。封堵失败的患者人数共有7例,封堵器在拉扯的过程中出现滑落的患者人数为3例,其余4例患者均是因为封堵器受到挤压,并在左心房出现膨胀,造成封堵器型号的不合适。结论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技术,能够有效进行封堵器的选择,保障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数值,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标签: 经食道超声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应用
  • 简介:'间隔排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探索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到观察、比较、归纳等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获得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探索规律教学的目标定位,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遵循学生的认

  • 标签:
  • 简介:采用两步间隔输精法,输精时先用1~2滴精液滴于母猪鼻端,然后把输精管插入生殖道尽量深处来回抽动数次。再将1头份精液分作两步输入.第一次输入授精量的一半,间隔20-40min后,再输入剩余精液。结果表明(1)间隔输精比常规和今明二次输精,精液倒流明显减少13,68和14.7个百分点(P〈0.01);(2)受胎率和产仔数间隔输精与今明二次输精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比一次输精相应提高12,10、13,48个百分点和1.34、1.17头,差异明显(P〈0.01)。间隔输精可明显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产仔数,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 标签: 母猪 精液滴鼻 间隔输精
  • 简介:摘要对心脏右室间隔部进行起搏,能够获得接近于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左、右双心室之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与收缩的同步性,并有效避免起搏对于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消极影响,从而明显改善心脏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了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部位的选择,并展望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心脏右室 间隔部起搏 临床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在心内科临床中,左侧旁道的常规经典消融途径主要由两种,经动脉逆性途径在二尖瓣环心室侧或心房侧标测消融和穿房间隔途径,为了评价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但两者孰优孰劣,国内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在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生发生率上对两种消融途径行对比研究,目的在统计学基础上给予结论。

  • 标签: 穿刺房间隔途径 经动脉途径 消融 左侧旁道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合理翻身时间间隔对于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期间翻身时间间隔的不同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每隔2h进行1次翻身,B组每隔3h进行1次翻身,C组每隔4h进行1次翻身,统计对比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几率。结果C组相比于A与B组,压疮的发生机率显著提高(P<0.05),而A、B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基本上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为脑卒中患者进行合理时长间隔的翻身,能够对其压疮发生几率有效控制,不仅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是人性化护理的完善体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合理翻身时间间隔 临床护理 脑卒中 压疮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间隔(IPI)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4个省区市共21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查阅病历收集2011—2018年间两次妊娠均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经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IPI、既往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资料。根据不同IPI分为4组:<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根据WHO的推荐,以24~59个月组作为参照,比较各组经产妇的妊娠结局。进一步根据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巨大儿分娩史和早产史进行分层分析,探讨不同特征经产妇中IPI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经产妇8 026例,其中<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别为423、623、5 512和1 468例。(1)<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的妊娠年龄、本次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剖宫产史比例、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均逐渐增加,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经产妇相比,≥60个月组经产妇的早产、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2%(OR=1.42, 95%CI为1.07~1.88, P=0.015)、46%(OR=1.46, 95%CI为1.13~1.88, P=0.004)和64%(OR=1.64, 95%CI为1.13~2.38, P=0.009),其他组均未见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P均>0.05)。(3)根据妊娠年龄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高龄经产妇≥60个月组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2.87, 95%CI为1.41~5.83, P=0.004);非高龄经产妇<18个月组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1.59, 95%CI为1.04~2.43, P=0.032),≥60个月组胎膜早破(OR=1.58, 95%CI为1.18~2.13, P=0.002)和早产(OR=1.52, 95%CI为1.07~2.17, P=0.020)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根据有无GDM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有GDM史经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OR=5.34, 95%CI为1.45~19.70, P=0.012),无GDM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44, 95%CI为1.10~1.90, P=0.009)。根据有无巨大儿分娩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有巨大儿分娩史经产妇剖宫产术分娩的比例显著增加(OR=4.11, 95%CI为1.18~14.27, P=0.026),无巨大儿分娩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46, 95%CI为1.12~1.89, P=0.005)。根据有无早产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无早产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47, 95%CI为1.13~1.92, P=0.004)。结论IPI≥60个月或<18个月均会造成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应通过对育龄期妇女孕前咨询和产后保健的健康教育,指导育龄期妇女再次妊娠时保持适宜的IPI,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生育间隔 妊娠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25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接受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手术情况。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92.45±28.63)min,术后引流量为(51.26±18.33)ml,住院时间为(6.78±1.80)d。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血栓、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仅一例患儿体温升高,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恢复,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效果满意,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和术后康复。

  • 标签: 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护理措施
  • 简介:地铁交通快捷特征的指标——发车间隔和旅行速度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地面交通快速化之后能否保持优势值得关注。它们受到信号闭塞关系的制约,还涉及车辆、线路、供电和运营等专业,影响各有不同。通过两项指标的计算数值,说明系统设计和运营操作中提升指标的落脚点.

  • 标签: 地铁 发车间隔 旅行速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septalrupture,VSR)是一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常发生在AMI后的1周内[1]。由于突发的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往往迅速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极高、预后差。近年来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边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SD患儿66例,根据边缘不足与否分为2组,即边缘不足组(试验组)和非边缘不足组(对照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结果共66例患儿,男17例(25.8%),女49例(74.2%),中位年龄4岁2个月(2岁1个月~16岁),中位体质量15.0 kg(9.0~60.0 kg)。试验组23例(34.8%),对照组43例(65.1%),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ASD大小、曝光剂量、心电图、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95.4%(63/6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1.3%(21/23例)比97.6%(42/43例)]、残余分流发生率[30.4%(7/23例)比16.2%(7/43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随访节点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随访期间无心律失常发生,对照组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至发稿时持续存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节点恢复正常。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及娴熟的导管技术下,儿童边缘不足的ASD介入治疗可行性好。

  • 标签: 边缘不足 房间隔缺损 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支撑间隔棒是高压输电线路中必不可少的金具,用来支撑与隔离引流线,避免延长拉杆与引流线踫撞和摩擦,传统的延长拉杆与引流线之间使用的支撑间隔棒为刚性连接,使用中受风摆动导致耐张线夹引流巴掌疲劳断裂。我局所辖输电线路曾改用弹性可调的弹簧间隔棒替代刚性支撑间隔棒,但在使用中出现了弹簧间隔棒失效的问题。本文就弹簧间隔棒失效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了间隔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弹簧 支撑间隔棒 耐张线夹引流巴掌 弹性可调
  • 简介: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5例ASD适合介入封堵的病人,术中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ASD最大直径,与测量球囊测量ASD直径比较,指导封堵器封堵、释放等过程,并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是否影响周围结构功能。结果25例患者ASD直径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为(20.52±1.53)mm,球囊导管测量值为(21.41±1.5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全部一次堵闭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各瓣膜无病理性返流或原有返流加重,上、下腔静脉回流正常。结论床边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中能准确估测ASD直径,指导封堵过程,监测有无并发症发生,在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床边超声心动图 房间膈缺损 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时间内对5300名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通过多个切面对胎儿心脏进行系统扫查。结果发现胎儿房室间隔缺损者10例,均经尸检证实。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超声 胎儿 房室间隔缺损
  • 简介:总结了5例室间隔缺损部分修补的大动脉调转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洗手护士熟悉手术方法及步骤,充分准备所需器械和缝线,熟练配合;巡回护士注意手术进展,按要求配置心血管活性药物,正确使用降温厦复温辅助设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才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大动脉调转术 室间隔缺损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继电保护装置在安装竣工后,必须经过验收才能投入运行,这里给大家介绍220kV进出线间隔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验收的项目、步骤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220kV进出线 继电保护 测控装置 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