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舞蹈交响诗《游戏》是德彪西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亦是其毕生所追求的“一种灵活的几乎无法写下来”之音乐创作观念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游戏》中音高、音色、织体等诸多音乐元素的剖析,试图总结《游戏》的创作观念与技法,并及结构观念产生的根源与创作技法的演变,进而探究德彪西艺术风格之演变。

  • 标签: 《游戏》 德彪西艺术风格 创作观念 演变
  • 简介:音乐分析的目的何在?埃格布雷希特从德国解释学哲学、美学传统出发,把音乐分析的目的重构为“音乐的理解”、阐述音乐的意义和内容。这一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从基于海德格尔“前理解”概念的音乐术语学研究,到他后来音乐史研究项目中基于伽达默尔“游戏”概念的音乐分析。为了准确地理解埃格布雷希特的学术思想,有必要先对其音乐分析解释学的哲学、美学含义系统地予以论述。

  • 标签: 解释学 前理解 音乐术语学 游戏 音乐分析 音乐的理解
  • 简介:文章围绕武汉音乐学院黄汛舫教授的无伴奏女声合唱《工尺谱游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求说明作品中的引子在音乐发展中具有的“资源库”意义及其相应作品整体布局的“微缩图”特点。

  • 标签: 合唱 《工尺谱游戏》 引子 微缩图 资源库
  • 简介:“不收我们任何参赛费用,以琴会友,还能搬台钢琴回去,我很开心!我一定好好练琴,明年第一个报名参赛!”来自上海的专业少儿组冠军吴钧雷站在领奖台上兴奋地说道。这是星夜钢琴刚和上海公爵钢琴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星夜钢琴网“公爵杯”网络钢琴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上的一幕。

  • 标签: 钢琴比赛 网络 思维 行业 颁奖典礼 总决赛
  • 简介:视听欣赏既是高校音乐学院的专业特色,又是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视听设备及资源载体大致经历了四代的转换,其服务模式亦跟随转换。网络环境下,视听欣赏服务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型趋势,传统服务不再是读者唯一的选择,视听欣赏由静态向动态转换。技术创新是模式转换的动因,服务创新是模式转换的动力。

  • 标签: 高校 音乐图书馆 网络环境 视听欣赏 服务模式 转换实践
  • 简介:2016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海宁市文联承办的第七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典礼暨“网络时代的戏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海宁举行。

  • 标签: 戏曲发展 网络时代 王国维 研讨会综述 论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