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防治对策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患者4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相关资料。所有患者中共22例接受保守治疗,视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治疗效果、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22/22),高于观察组84.00%(21/2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2.73%(5/22),明显少于观察组57.14%(1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和病变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生存率为72.73%(16/22)少于观察组100%(21/2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防治对策因根据具体诊断结果进行选择,力求在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上减少患者痛苦及隐患,彻底治愈患者。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消化道再出血 防治对策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8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对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177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结果手术因素、精神因素、膀胱冲洗液因素、气囊过大、频繁翻身是诱发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5.5%,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通过分析诱发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大大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发热的原因,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感染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值变化及碘化油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与碘化油用量具有密切关系。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治疗药物剂量大小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发热情况,需做好方法和应对措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发热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NKI、CBM、VIP、万方及美国PubMed数据库,收集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患者累计573例。分析结果显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相关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P<0.01),但对用力肺活量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而两药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P<0.01)。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总体有效。

  • 标签: 多索茶碱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 Meta分析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经PICC输入脂肪乳剂导致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经PICC输入脂肪乳剂的患儿30例,综合分析患儿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0例患儿中有6例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1例经尿激酶再通获得成功,5例在导管堵塞后拔管。结论合理配置药物,积极采取正确的封管以及冲管方法,对置管技术进行规范,充分了解导管维持的相关知识,可显著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确保患儿生命健康。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护理对策 PICC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1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将分为甲组(发生相关性肺炎)和乙组(未发生相关性肺炎),甲组26例,乙组8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抑酸剂使用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应加强对其病房管理、气道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干预,以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1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将分为甲组(发生相关性肺炎)和乙组(未发生相关性肺炎),甲组26例,乙组8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抑酸剂使用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应加强对其病房管理、气道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干预,以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管理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中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采集范围狭窄、利用率低下、数据分析难以满足管理需求等问题。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优化我国的医院信息管理中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制度,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综合性人才培养等。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医改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探讨其应对对策。方法在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医务人员15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本次研究,让医务人员填写本院专业人员设计的积极性调查问卷。结果结果表明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体现为薪酬福利、执业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职业发展前景这四个方面。结论针对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

  • 标签: 新医改 医务人员 积极性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并消化系统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比较护理前后效果。方法:于我科重症监护室诊治的 30名患者均出现谵妄并消化系统症状行为,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举措,对比其护理前后的效果(认知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干预前认知状况差异性不显著 (P> 0.05);在 MDAS以及 MMSE评分方面,患者经干预后明显比较干预前优秀 ,其差异性显著 (P< 0.05);而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差异性也较显著 (P< 0.05)。结论:老年病人在手术后出现谵妄并消化系统症状的概率较高,护理人员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举措,对于预后的改善以及疾病的恢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